【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组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通常包括过充电导致电池电压过高、过放电导致电池电压过低、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电流过大等,因此,为了保护锂电池在使用中能够安全工作,需要设计出能够保护锂电池安全工作的锂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能够在锂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保护锂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组、电池保护模块和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热敏电阻、电池内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电池保护芯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锂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负载输入端、负载输出端以及温度检测端;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输入端连接;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组、电池保护模块和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热敏电阻、电池内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电池保护芯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锂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负载输入端、负载输出端以及温度检测端;其中,/n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n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输入端、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组、电池保护模块和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热敏电阻、电池内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电池保护芯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锂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负载输入端、负载输出端以及温度检测端;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九电阻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九电阻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电池保护芯片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五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四电容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锂电池组的负极、所述电池内阻的输出端;所述电池内阻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出端、所述负载输出端连接;
所述热敏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刚,许家强,陈卫,苏勇升,许全,许添,周德亮,林燕婷,全业荣,许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强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