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电动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能力是两个很重要的指标,这就对电池的输出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池本身具有一定的内阻,在大功率使用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导出,将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电池热失控事件。电池工作时的功率比较大,需要设置相关的热管理组件对电池进行散热。在现有技术下,一般通过外部设置热管理组件,通常为在电池模组外部设置相关的冷却板。在该技术中,电池单体的散热路径为:电池单体到模组内部导热胶到冷却板到外部导热胶,最后到外部热管理组,该技术下,不仅散热路径较长,热阻较大,而且零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且方便安装的电池模组。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单元、散热底板和模组罩体;所述模组罩体连接在所述散热底板上,并与所述散热底板围成了一个容纳腔;所述电池单元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散热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1)、散热底板(2)和模组罩体(3);/n所述模组罩体(3)连接在所述散热底板(2)上,并与所述散热底板(2)围成了一个容纳腔;/n所述电池单元(1)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散热底板(2)接触;/n所述散热底板(2)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腔(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1)、散热底板(2)和模组罩体(3);
所述模组罩体(3)连接在所述散热底板(2)上,并与所述散热底板(2)围成了一个容纳腔;
所述电池单元(1)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散热底板(2)接触;
所述散热底板(2)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板(2)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底板延展部(24);
所述模组罩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底板延展部(24)的罩体卡槽(311);
所述底板延展部(2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罩体卡槽(3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延展部(24)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液接头(26);
所述冷却液接头(26)与所述冷却液流通腔(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板(2)包括有外水冷板(21)和与所述电池单元(1)接触的内水冷板(22);
所述内水冷板(22)连接在所述外水冷板(21)的上方;
所述内水冷板(22)与所述外水冷板(21)之间形成了所述冷却液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逸,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