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器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69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器及电池。该电池包括该电池控制器。该电池控制器包括电路板和内电极。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焊装有电路元器件。内电极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内电极固定于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内电极和电路板之间形成有布设电路元器件的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控制器及电池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控制器及电池。
技术介绍
GB/T8897.2(IEC60086-2)标准化的圆柱形的一次电池,例如5号电池、7号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手持或便携式电子、电器产品领域。由于一次电池不可重复使用,且存在电池使用成本高、废弃电池污染环境等问题,消费市场对可替代GB/T8897.2(IEC60086-2)已标准化一次电池的二次电池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在兼容GB/T8897.2(IEC60086-2)已标准化一次电池的可充电电池产品领域,已先后诞生了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产品,但这些可充电电池产品在放电电压兼容性、记忆效应、充电速率、滥用耐受性、循环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无法令消费者满意的技术问题。锂离子电池在比能量、充放电记忆效应、充电速率、滥用耐受性、循环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性能,均大幅优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二次电池,已逐步在消费类例如电子电器电源、储能电源、动力电源等产品领域替代了其它二次电池。但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电压不兼容GB/T8897.2(IEC60086-2)标准定义的一次电池标称电压,且必须在充放电控制管理电路控制下充放电使用,无法直接在这一领域替代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二次电池。随着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采取将充电和/或放电控制电路、DC-DC换能电路与锂离子电池封装为一体,由充电和/或放电控制电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再由DC-DC换能电路将锂离子电池电压变换为需要的电压稳压放电的方法,构成兼容GB/T8897.2(IEC60086-2)已标准化一次电池的可充电电池,可在标称电压兼容性、放电电压稳定性、充电速率、重量和体积比能量、充放电记忆效应、滥用保护及耐受性、循环使用寿命等方面优于现有的单纯电化学可充电电池,可在兼容GB/T8897.2(IEC60086-2)已标准化一次电池的可充电电池产品领域取代其它电化学可充电电池。传统上,对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控制器与锂离子电芯的连接可以通过电极连接片连接,通常电极连接片为弹片状,其需通过电极支架进行结构限位支撑后,再与电路板连接,此种电极连接片与电路板通过电极支架连接的方式结构复杂、物料及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路板与内电极连接方式结构复杂、工艺和物料成本高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器及电池。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器,该电池控制器包括: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焊装有电路元器件;及内电极,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电极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布设电路元器件的容纳空间。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圆筒状的电池外壳体、装设在所述电池外壳体中的锂离子电芯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体一端的电极帽,所述电池还包括上述电池控制器,所述电池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电池外壳体相对所述电极帽的另一端,所述电池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器外壳体,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外壳体内,所述电池外壳体与所述电池控制器的控制器外壳体电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器的内电极与所述锂离子电芯的其中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极帽与所述锂离子电芯的另一电极电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公开电池控制器的内电极直接固定于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并与电路板电连接,与传统电路板与电极连接片相连接的方式相比,本公开简化了电路板与内电极的连接方式,简化了工艺,降低了工艺和物料成本。并且,内电极与电路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可容纳电路元器件,如此,能够充分利用电路板上有限的空间,有利于电池控制器的小型化。本公开的电池通过采用上述电池控制器,简化了电池结构,简化了工艺,降低了工艺和物料成本。此外,内电极与电路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可容纳电路元器件,如此,能够充分利用电路板上有限的空间,有利于电池控制器的小型化,进而使电池内部留出更大的空间装配锂电池电芯,提高蓄电能量,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正电极一端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负电极一端的外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的软包锂离子电芯的正电极焊接延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的软包锂离子电芯的正负电极折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的软包锂离子电芯装壳及正电极与电池外壳体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的可充电电池的软包锂离子电芯的负电极与控制器内电极焊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可充电电池正电极一端外形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负电极一端外形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的铝壳锂离子电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的铝壳锂离子电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的铝壳锂离子电芯与绝缘层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的控制器与绝缘层的分解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2的可充电电池的内电极与铝壳锂离子电芯的负电极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3的可充电电池正电极一端外形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3的可充电电池负电极一端外形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3的可充电电池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1为实施例3的可充电电池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2为实施例3的可充电电池的直封锂离子电芯的负电极与控制器的内电极焊接示意图;图23为实施例3的可充电电池化成和检测的电芯测试点的示意图;图24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内电极与电路板进行焊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内电极与电路板焊装完成后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负电极端盖与电路板进行焊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负电极端盖与电路板焊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控制电路组件与控制器外壳体进行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控制电路组件与控制器外壳体装配完成后的控制器外壳体的剖视图;图32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导热胶注胶孔与排气溢流孔的示意图;图33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导热胶灌注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的控制器盖板与控制器进行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装配完成后的剖视示意图;图36为实施例1的电池控制器装配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焊装有电路元器件;及/n内电极,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电极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布设电路元器件的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2 CN 2019107416716;20190812 CN 2019107416701.一种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焊装有电路元器件;及
内电极,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电极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布设电路元器件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包括用以连接锂离子电芯的内电极接触台以及与所述内电极接触台相连的内电极焊装定位脚,所述内电极焊装定位脚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内电极接触台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有布设电路元器件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具有两个所述内电极焊装定位脚,两所述内电极焊装定位脚连接在所述内电极接触台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焊装定位脚包括:与所述内电极接触台相连的定位脚基部和形成在所述定位脚基部一端的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焊接连接的定位脚焊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脚焊装部包括:可插入并焊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两插针脚以及平贴于所述电路板表面的平焊脚,所述平焊脚位于两所述插针脚之间,所述平焊脚的边缘开设有开口槽,并在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形成两导电凸缘,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分别供各所述插针脚插入的定位孔以及供所述平焊脚平贴于其上并与其相焊接的内电极焊盘,所述内电极焊盘覆盖所述定位孔周缘,所述插针脚和所述平焊脚共用同一焊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脚基部均由所述内电极接触台一体弯折延伸而成,所述定位脚基部呈台阶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接触台的周缘一体成型设有垂直于内电极接触台的凸沿,所述内电极焊装定位脚通过所述凸沿间接连接于所述内电极接触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体航陈凯扬姚茂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格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