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交通警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警示三角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底座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一磁吸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一磁吸部之间还设有第一反光条;第一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部,第一支架背离底座的一面设有第二反光条,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的一端,并且底座和第二支架分别连接第一支架相互背离的两面;第二支架背离第一支架的一面设有第三反光条,其另一端设有第二磁吸部;当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磁吸固定时,第一反光条、第二反光条和第三反光条形成警示三角架的三角反射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用户可以进行单手展开或者折叠,以便用户快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警示三角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交通警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警示三角架。
技术介绍
驾驶员在路上遇到突发故障进行停车检修或者发生意外事故时,通常在在距离车身后部放置警示三角架,用于提醒后来车辆,避免发生二次交通事故。目前,市面上的警示三角架大多数都是无法收纳折叠,在不使用时,其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而于市面上可折叠的警示三角架,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双手操作将三角架的位于支撑座底部两侧的连杆的顶部通过双手进行拼接扣合固定,以形成三角警示牌,该种方式,操作比较困难,不利于用户在紧急状况下快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示三角架,使用户可以进行单手展开或者折叠,以便用户快速使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警示三角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底座同一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一吸合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一吸合部之间还设有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第二反光条,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相背离的两面;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面设有第三反光条,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吸合部磁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当所述第二吸合部与所述第一吸合部磁吸连接时,所述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二反光条和所述第三反光条形成所述警示三角架的三角反射区。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合部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吸合部内设有第二磁吸件,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通过磁吸感应使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相互吸引固定。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为磁铁,或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中,其中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铁磁金属件。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合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吸合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可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或所述第一吸合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吸合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可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周壁设有弹性卡脚,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周壁设有用于所述弹性卡脚相卡接的限位槽。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反光条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警示三角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钉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钉相适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内壁抵靠,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后,通过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螺钉相螺接,并且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螺钉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外,并且与所述第二反光条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面相抵靠。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另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反光条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吸合部的另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反光条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警示三角架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插转动连接于所第四通孔内。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钉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钉相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第二反光条的一面相抵靠,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后,通过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螺钉螺接,并且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螺钉的头部与所述第三反光条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面相抵靠。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警示三角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底部的两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依次转动连接,第一支架通过相对底座转动进行展开或折叠,第二支架通过相对第一支架转动进行展开或折叠,使用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向外旋转展开,将第二支架的第二磁吸部固定于底座的第一磁吸部,使得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中空的三角架结构,由于第一转动部、第一磁吸部和第一反光条均位于底座的同一侧,而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转动部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架通过第一磁吸部和第一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位于底座设有第一反光条的同一侧,又因为底座和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不同的两侧面,第二反光条位于第一支架背离底座的一面,第三反光条位于第二支架背离第二支架的一面,使得第一反光条、第二反光条和第三反光条均位于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中空的三角架结构同一侧,从而使第一反光条和第二反光条和第三反光条形成的警示三角架的三角反射区;在不使用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旋转折叠,可以收纳于底座一侧。通过简单的转动就可以进行展开和折叠,并且展开后磁吸连接的方式便于自动连接固定形成三角架结构,使得用户通过单手就可以进行警示三角架的展开和折叠,使用方便,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快速将警示三角架展开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警示三角架在展开过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警示三角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警示三角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警示三角架的一视角的爆炸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警示三角架另一视角的局部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一转动部11,第一吸合部12,第一反光条13,第二反光条21,第三反光条31,第二吸合部32,第一凸起121,第一凹槽321,弹性卡脚1211,限位卡槽3211,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孔22,第一连接组件4,第一螺钉41,第一转轴42,第一挡块421,第三连接孔23,第四连接孔33,第二连接组件5,第二螺钉51,第二转轴52,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n所述底座同一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一吸合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一吸合部之间还设有第一反光条;/n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第二反光条,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相背离的两面;/n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面设有第三反光条,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吸合部磁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n当所述第二吸合部与所述第一吸合部磁吸连接时,所述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二反光条和所述第三反光条形成所述警示三角架的三角反射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底座同一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一吸合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一吸合部之间还设有第一反光条;
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第二反光条,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相背离的两面;
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面设有第三反光条,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吸合部磁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
当所述第二吸合部与所述第一吸合部磁吸连接时,所述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二反光条和所述第三反光条形成所述警示三角架的三角反射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合部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吸合部内设有第二磁吸件,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通过磁吸感应使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相互吸引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为磁铁,或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中,其中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铁磁金属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合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吸合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可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或
所述第一吸合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吸合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可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周壁设有弹性卡脚,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周壁设有用于所述弹性卡脚相卡接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反光条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警示三角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卓,张历卓,
申请(专利权)人:博识峰云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