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21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体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第一角锥棱镜和第二角锥棱镜,所述第一角锥棱镜在透光板体的一侧阵列排列,所述第二角锥棱镜分布在第一角锥棱镜的阵列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造方便,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装置
,尤其是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警告三角标志牌各边正面具有塑料光学全反射片,一般称为反射器,利用光学全反射原理,当后续车或逆向行进车在汽车前光灯灯光照射到反射器面上时,反射器将按原光路射来的光,反射回驾驶者视线,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根据三角警告牌的国家标准《GB19151-2003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技术要求,警告牌应是中空的,外侧为红色的回复反射区,内侧邻接的为红色荧光区,均为同心的等边三角形;标准中注明回复反射区对于一定的观察角(观看角)α和照射角(照耀角)β,反射器的发光强度系数有一定的规定,在大照耀角,小观看角和低照度的条件下,警告牌的形状应清晰可见;回复反射区通常是由三块具有回复反射功能的透明塑料板(面板)制成。现有面板的结构是在回复反射区的圆形活动的镶件透光层形成多条一定角度的凸棱,光线通过带一定角度的凸棱的折射使回复反射器达到观察角为1.5度的反光要求;国内外传统的做法是在模腔的表面压出凹凸棱,这样注塑后的回复反射面板的透光层便形成凹凸棱,通过凹凸棱的对光线的折射来实现观察角为1.5度的反光读数要求;因为照射角度较大,此种做法有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在回复反射器透光层形成凹凸棱后,凹凸棱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有一定的方向要求,这样三块面板在安装时,凸棱安装方位有严格的角度要求,这样折射后的光线在1.5度角度观察角才能达到标准要求,且这三片回复反射面板不能共用,需要分开生产及摆放。综上所述,现有的三角警告牌用的反光面板在制造时需要在制造模腔表面压凹棱,加工较为麻烦,且模具容易受损,在安装时有严格的角度要求,安装较为麻烦,同时现有的反光面板在安装时需要通过螺栓或者销轴固定,安装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体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第一角锥棱镜和第二角锥棱镜,所述第一角锥棱镜在透光板体的一侧阵列排列,所述第二角锥棱镜分布在第一角锥棱镜的阵列中。优选为:所述第二角锥棱镜使进入透光板体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二角锥棱镜折射后从透光板体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5度。优选为:所述第一角锥棱镜使进入透光板体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一角锥棱镜折射后从透光板体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0.2度。优选为:所述第一角锥棱镜使进入透光板体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一角锥棱镜折射后从透光板体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0.333度。优选为:所述第二角锥棱镜为两条且分别位于透光板体的上下两端,两条第二角锥棱镜相互平行设置。优选为:所述透光板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等腰梯形状,该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纤维面和刺毛面,所述连接板上还粘接有反光带。优选为:所述透光板体的一端嵌设有第一磁块,该透光板体的另一端嵌设有与第一磁块相互吸附的第二磁块。优选为:所述透光板体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为多块且围绕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均匀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不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光线通过该反光面板折射出来的光线在观察角为0.2度和1.5度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发光强度系数;本技术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方便,模具加工简单,不用在模具上开设凹棱,模具不易损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同一个反光面板中设置有两种不同规格角锥棱镜,解决了一直以来在同一个回复反射器中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不同观察角的角锥棱镜问题,保证反射效果,且无特别的安装要求,安装方便,便于生产储存管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后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橡胶垫的分布示意图;图中示例为:1、透光板体,2、第一角锥棱镜,3、第二角锥棱镜,4、连接板,5、魔术贴,6、第一磁块,7、第二磁块,8、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透光板体1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第一角锥棱镜2和第二角锥棱镜3,所述第一角锥棱镜2在透光板体1的一侧阵列排列,所述第二角锥棱镜3分布在第一角锥棱镜2的阵列中,所述第二角锥棱镜为4~20个且其组成条状结构设置在透光板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锥棱镜为20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锥棱镜3使进入透光板体1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二角锥棱镜3折射后从透光板体1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5度;所述第一角锥棱镜2使进入透光板体1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一角锥棱镜2折射后从透光板体1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0.2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锥棱镜3为两条且分别位于透光板体1的上下两端,两条第二角锥棱镜3相互平行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不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光线通过该反光面板折射出来的光线在观察角为0.2度和1.5度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发光强度系数;本技术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方便,模具加工简单,不用在模具上开设凹棱,模具不易损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同一个反光面板中设置有两种不同规格角锥棱镜,解决了一直以来在同一个回复反射器中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不同观察角的角锥棱镜问题,保证反射效果,且无特别的安装要求,安装方便,便于生产储存管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为等腰梯形状,该连接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魔术贴5的纤维面和刺毛面,在反光面板安装时,需要将三块反光面板拼接成三角形进行固定,连接时将一连接板4的限位面与另一连接板4的刺毛面进行粘连,达到魔术贴5连接的目的,所述连接板4上还粘接有反光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的设置以及在连接板上设置魔术贴,通过不同放光面板之间魔术贴的纤维面和刺毛面的连接,达到反光面板之间的相互固定,不用穿孔加工,便于生产,不用利用另外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体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第一角锥棱镜和第二角锥棱镜,所述第一角锥棱镜在透光板体的一侧阵列排列,所述第二角锥棱镜分布在第一角锥棱镜的阵列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体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第一角锥棱镜和第二角锥棱镜,所述第一角锥棱镜在透光板体的一侧阵列排列,所述第二角锥棱镜分布在第一角锥棱镜的阵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锥棱镜使进入透光板体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二角锥棱镜折射后从透光板体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锥棱镜使进入透光板体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一角锥棱镜折射后从透光板体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0.2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用反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锥棱镜使进入透光板体前的入射光线与经第一角锥棱镜折射后从透光板体折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夹角为0.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飞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