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4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密封块、密封槽、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板,通过外力将第一固定板向外拉,这样即可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换热管取出,有效的实现了在外面进行清理,降低了清理的难度,加快的清理的速度;通过密封盖对第三密封圈挤压,从而完成初步密封,然后凸块插入到凹槽内部进行初步安装,然后第一安装块插入到安装槽内部加强连接,随后通过旋转紧固螺栓穿过螺纹孔,有效的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在旋转紧固螺栓使得第一安装块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挤压,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是一种热交换设备,主要用于低温热质交换过程,以其结构紧凑,单位容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传热管的热膨胀可自行补偿,容易实现大型化,可减少设备台数等优点成为天然气液化、低温空分、低温甲醇洗等低温净化、液化工艺中的重要设备。现有技术中的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在对换热管进行清理时,都是通过人工在主体内部进行清理,这样由于空间狭小,从而提高了清理的难度,同时大多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整体连接的较为单一,从而使得整体连接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有效的解决了由于空间狭小使得清理难度大与整体连接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主体外壳与密封盖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密封盖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密封盖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主体外壳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主体外壳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主体外壳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体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主体外壳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主体外壳内部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开设有与密封块相匹配的密封槽。优选的,所述密封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固定块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直径是上方通孔直径的十分之九。优选的,所述密封盖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第二安装块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块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开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密封块、密封槽、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板,通过外力将第一固定板向外拉,由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从而带动了密封块从密封槽内拔出,这样即可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换热管取出,有效的实现了在外面进行清理,降低了清理的难度,加快的清理的速度,清理完成后复位,使得密封块挤压第一密封圈,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了热料的泄漏;通过设置有凸块、凹槽、安装槽与螺纹孔,通过密封盖对第三密封圈挤压,从而完成初步密封,然后凸块插入到凹槽内部进行初步安装,然后第一安装块插入到安装槽内部加强连接,随后通过旋转紧固螺栓穿过螺纹孔,有效的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在旋转紧固螺栓使得第一安装块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挤压,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安装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体外壳;2、密封盖;3、进液口;4、第一安装块;5、第二安装块;6、出水口;7、进水口;8、出液口;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换热管;12、密封块;13、固定块;14、密封槽;15、挤压杆;16、凸块;17、安装槽;18、凹槽;19、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主体外壳1与密封盖2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密封盖2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密封盖2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4,主体外壳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5,主体外壳1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主体外壳1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7,主体外壳1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主体外壳1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换热管11,换热管11通过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固定连接。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块12,主体外壳1内部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顶部开设有与密封块12相匹配的密封槽14,通过密封块12与密封槽14相互配合,在完成换热管11安装的同时还起到了密封的效果。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密封槽14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固定块13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板10直径是上方通孔直径的十分之九,通过密封块12对第一密封圈进行挤压,有效的提高了密封效果。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密封盖2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挤压杆15,挤压杆15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通过挤压杆15底部的挤压块对第一固定板9进行挤压,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固定板9连接的稳定性。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第一安装块4底部固定安装有凸块16,第二安装块5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块4相匹配的安装槽17,安装槽17内部开设有与凸块16相匹配的凹槽18,安装槽17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通过将凸块16插入到凹槽18内部,然后将第一安装块4插入到安装槽17内部,从而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通过第一安装块4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挤压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安装槽17两侧与第一安装块4两侧开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孔19,螺纹孔19内部转动设置有紧固螺栓,通过将紧固螺栓穿过螺纹孔19,有效实现第一安装块4与第二安装块5的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热料通过进液口3进入到主体外壳1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固定板9进入到换热管11内部,然后通过出液口8排出完成换热,在需要清洗换热管11时,只需将密封盖2打开,通过外力将第一固定板9向外拉,由于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从而带动了密封块12从密封槽14内拔出,这样即可将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的换热管11取出,有效的实现了在外面进行清理,降低了清理的难度,加快的清理的速度,清理完成后复位,使得密封块12挤压第一密封圈,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了热料的泄漏,在拆装时,通过密封盖2对第三密封圈挤压,从而完成初步密封,然后凸块16插入到凹槽18内部进行初步安装,然后第一安装块4插入到安装槽17内部加强连接,随后通过旋转紧固螺栓穿过螺纹孔19,有效的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在旋转紧固螺栓使得第一安装块4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挤压,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通过设置有密封块12、密封槽14、固定块13与第一固定板9,通过外力将第一固定板9向外拉,由于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从而带动了密封块12从密封槽14内拔出,这样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主体外壳(1)与密封盖(2)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密封盖(2)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密封盖(2)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4),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5),所述主体外壳(1)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主体外壳(1)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主体外壳(1)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所述主体外壳(1)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通过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主体外壳(1)与密封盖(2)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密封盖(2)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密封盖(2)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4),所述主体外壳(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5),所述主体外壳(1)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主体外壳(1)另一侧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主体外壳(1)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所述主体外壳(1)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通过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块(12),所述主体外壳(1)内部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顶部开设有与密封块(12)相匹配的密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国华陈露芳顾丽雯秦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龙石化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