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14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行业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装置、换热装置和洗涤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尾气中的固体或/和液体,所述洗涤装置用于净化尾气,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外管以及穿设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外管内壁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和转动轴承,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转动轴承安装所述外管内壁上,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流体作用力带动搅拌叶搅动冷水,提升了冷水与热尾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使尾气的冷却更彻底,使水获得的热能更多,加热后的水可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以及各种设备的清洗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品生产余热回收
,特别是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制药生产过程中,药品之间的反应常常会产生较多的尾气,特别是酸性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高温气体的排放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升高,影响生产。现有技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高温尾气中热量进行收集,一方面避免高温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热能的回收利用,节约成本。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热量收集效率低下,存在热量收集不彻底的现象,另外单纯的热量收集也不能完全消除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传统余热回收装置效率低下,而且热量收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传统余热回收装置效率低下,而且热量收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冷水带动换热装置内的搅拌叶搅动冷水,提升了冷水与热尾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使尾气的冷却更彻底,使水获得的热能更多,加热后的水可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以及各种设备的清洗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装置、换热装置和洗涤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尾气中的固体或/和液体,所述洗涤装置用于净化尾气,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外管以及穿设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外管内壁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和转动轴承,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转动轴承安装所述外管内壁上,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本技术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制药反应产生的尾气首先通过分离装置,由分离装置将尾气中固体颗粒和液体除去,气体进入到换热装置中,在内管中流通,同时在外管中通过冷却水与内管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且在外管的内壁设置有搅拌装置,通入的冷水的流体力作用在搅拌装置的搅拌叶上,带动搅拌叶转动,从而起到了搅拌水的作用,提升了冷水与热尾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使尾气的冷却更彻底,而且使水获得的热能更多,加热后的水可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以及各种设备的清洗工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管设置为螺旋状。增加尾气在外管内通行的距离和时间,使热尾气与冷水的热量交换更加彻底。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可拆卸式连接。使内管的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内管和外管的检查、更换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管两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上设有与所述内管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内管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堵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堵头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外管内部的流体通道。通过在外管两端分别设置可拆卸的堵头,实现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堵头与所述外管,以及所述堵头与所述内管均为螺纹连接。在堵头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在外管两端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内管两端的外壁设置外螺纹,实现了内管与堵头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及实现了堵头与外管的可拆卸式连接,从而实现了内管与外管的可拆卸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输水箱和储水罐,所述外管一端连通所述输水箱,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通过旋风分离器可以滤除尾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有利于物料的回收利用,避免直接排除空气中。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静电除雾器,所述静电除雾器设置在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静电除雾器能够消除尾气中雾化的液体或固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洗涤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排气口和碱液入口,所述碱液入口上连有喷头。气体从塔底进入与上方喷出的液碱进行反应,消除尾气中有害气体,通过设置高效喷头使液碱喷洒而下,液碱与尾气的接触更加充分,尾气净化更彻底。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流体作用力带动搅拌叶搅动冷水,提升了冷水与热尾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使尾气的冷却更彻底,使水获得的热能更多,加热后的水可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以及各种设备的清洗工作;2、热尾气与冷水对向流动,提高了换热效率;3、通过旋风分离器和静电除雾器深度滤除尾气中固体和液体,净化尾气的同时有利于物料的回收利用;4、在洗涤装置中尾气至下而上,碱液通过喷头至上而下喷出,液碱与尾气的接触更加充分,尾气净化更彻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的洗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分离装置,11-旋风分离器,12-静电除雾器,2-换热装置,21-外管,22-内管,23-搅拌装置,231-搅拌轴,232-搅拌叶,233-转动轴承,24-堵头,241-安装孔,242-流体通道,3-洗涤装置,31-进气口,32-排气口,33-碱液入口,331-喷头,4-输水箱,5-储水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装置1、换热装置2和洗涤装置3,所述分离装置1用于分离尾气中的固体或/和液体,所述洗涤装置3用于净化尾气,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外管21以及穿设在所述外管21内部的内管22,所述外管21内壁上设有搅拌装置23,所述搅拌装置23包括搅拌轴231、搅拌叶232和转动轴承233,所述搅拌轴231通过所述转动轴承233安装所述外管21内壁上,所述搅拌叶23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231的侧壁上,还包括输水箱4和储水罐5,所述外管21一端连通所述输水箱4,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罐5,输水箱4为换热装置2提供冷水,在换热装置2中冷水与热尾气发生热量交换后排入到储水罐5中进行储存。换热装置2,所述外管21和所述内管22为同轴设置,内管22设置为外径均匀的螺旋状,并且内管22与外管21同轴设置,提高外管21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使冷水与热尾气的热量交换更充分;外管21与所述内管22可拆卸式连接,使内管22的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内管22和外管21的检查、更换和清洗,外管21两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设有堵头24,所述堵头24上设有与所述内管22适配的安装孔241,所述内管22通过所述安装孔241与所述堵头24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堵头24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外管21内部的流体通道242,实现了内管22与外管21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堵头24与所述外管21,以及所述堵头24与所述内管22均为螺纹连接,在堵头24的外壁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装置(1)、换热装置(2)和洗涤装置(3),所述分离装置(1)用于分离尾气中的固体或/和液体,所述洗涤装置(3)用于净化尾气,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外管(21)以及穿设在所述外管(21)内部的内管(22),所述外管(21)内壁上设有搅拌装置(23),所述搅拌装置(23)包括搅拌轴(231)、搅拌叶(232)和转动轴承(233),所述搅拌轴(231)通过所述转动轴承(233)安装所述外管(21)内壁上,所述搅拌叶(23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231)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装置(1)、换热装置(2)和洗涤装置(3),所述分离装置(1)用于分离尾气中的固体或/和液体,所述洗涤装置(3)用于净化尾气,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外管(21)以及穿设在所述外管(21)内部的内管(22),所述外管(21)内壁上设有搅拌装置(23),所述搅拌装置(23)包括搅拌轴(231)、搅拌叶(232)和转动轴承(233),所述搅拌轴(231)通过所述转动轴承(233)安装所述外管(21)内壁上,所述搅拌叶(23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23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2)设置为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与所述内管(22)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药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两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设有堵头(24),所述堵头(24)上设有与所述内管(22)适配的安装孔(241),所述内管(22)通过所述安装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阳吴成剑刘起军夏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