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13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属于饲料加工领域,其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冷却筒,冷却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却筒的下端设置有与冷却筒连通的收集仓,收集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冷却筒的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内设置有加料筒,支架上还设置有与加料筒驱动连接驱动装置;加料筒的底部与隔离板相抵且可滑动的配合,加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镂空槽,隔离板对应镂空槽设置有贯穿隔离板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相互垂直设置且交叉于隔离板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饲料颗粒冷却均匀且能提高饲料颗粒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饲料业是我国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纽带,在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颗粒料的冷却是制粒工段中不可缺少的工序,饲料生产过程中制粒后的料温很高,必须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冷却后的物料温度合格。逆流式冷却器能将从制粒机出来温度达70℃~90℃的颗粒料冷却到略高于室温3℃~5℃,并能降到安全水分(≤12.5%),这样便于颗粒料的运输、储藏和保管。现有的饲料冷却设备对于饲料颗粒的分散采用的是棱锥型散料架,由于菱锥形散料架的散料面积小,散料不均匀,容易导致饲料冷却设备的有效容积使用率过低,饲料颗粒冷却不均匀,因而导致饲料的冷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下侧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冷却筒的进风口,所述冷却筒的上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筒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冷却筒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筒连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却筒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加料筒,且所述加料筒与所述安装筒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加料筒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加料筒转动;所述加料筒的底部与所述隔离板相抵且可滑动的配合,所述加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镂空槽,所述隔离板对应所述镂空槽设置有贯穿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所述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相互垂直设置且交叉于所述隔离板的中心处。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打开抽风机,然后将需要冷却的饲料中倒入到加料筒中,然后启动驱动装置以驱动加料筒绕着其自身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转动,此时,加料筒上的镂空槽相对于隔离板上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转动,镂空槽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形成多个同时贯穿加料筒的底部和隔离板并绕着加料筒的中心线持续转动的通孔,加料筒中的饲料会经过这些通孔掉落到冷却筒中,并最终掉落到收集仓中。其中,抽风机能将冷却筒外的空气通过进风口抽入到冷却筒中,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空气流会与掉落的饲料接触,从而带走饲料中的热量和水分,达到冷却饲料颗粒的目的。本技术中,加料筒相对于安装筒转动时,加料筒上的镂空槽与隔离板上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形成的通孔会绕着加料筒的中心线转动,因此通过通孔往下掉落的饲料的掉落位置亦会绕着加料筒的中心线转动,因此在冷却筒中往下掉落的饲料的位置是相互分散且均布于冷却筒内的,因此本申请可以保证饲料被均匀冷却,且本技术能极大地增加冷却筒的空间的利用率以提高饲料的冷却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加料筒的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水平设置。加料筒通过安装在其侧壁上的滚轮与安装筒可转动地配合。其中,滚轮水平设置且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底部相抵,因此滚轮可以在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在水平方向上滚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和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所述安装筒的侧壁对应所述传动轮开设有开窗,所述传动轮延伸至所述开窗内与所述加料筒的内侧壁相抵;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其中,转轴与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转轴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安装筒转动。其中,传动轮的表面可以设置摩擦层,例如橡胶层,以增加传动轮和安装筒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加料筒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盖板固定设置在安装筒的顶部与安装筒密封配合设置,因此可以在加料筒转动时通过进料斗向加料筒中添加饲料,可以有效增加本技术的冷却效率。其中,加料筒的顶部与盖板之间的间隙用于保证加料筒能在安装筒中顺利转动,该间隙的高度可以设置为较小。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下端还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环绕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挡环向下延伸至所述加料筒内。其中,挡环延伸至加料筒内,用于防止在通过进料口对加料筒进行加料操作时饲料进入到安装筒与加料筒之间的间隙中。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网板。其中,网板为设置有若干网孔的板状结构,用以使得空气能通过进风口进入到冷却筒内的同时饲料颗粒无法从进风口离开冷却筒。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中,加料筒相对于安装筒转动时,加料筒上的镂空槽与隔离板上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形成的通孔会绕着加料筒的中心线转动,因此通过通孔往下掉落的饲料的掉落位置亦会绕着加料筒的中心线转动,因此在冷却筒中往下掉落的饲料的位置是相互分散且均布于冷却筒内的,因此本申请可以保证饲料被均匀冷却,且本技术能极大地增加冷却筒的空间的利用率以提高饲料的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加料筒的底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加隔离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加料筒的底部与隔离板叠层后通孔的分布位置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冷却筒,21-进风口,22-出风口,23-出风管,24-隔离板,241-第一过槽,242-第二过槽,25-安装筒,251-第一环形槽,252-第二环形槽,26-盖板,261-进料口,262-挡环,27-料斗,28-加料筒,281-滚轮,282-镂空槽,3-收集仓,31-出料管,41-驱动电机,42-皮带轮,43-传动皮带,44-转轴,45-传动轮,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一种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冷却筒2,所述冷却筒2的下侧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冷却筒2的进风口21,所述冷却筒2的上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筒2的出风口22,所述出风口22处设置有出风管23,所述出风管23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冷却筒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筒2连通的收集仓3,所述收集仓3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31,所述出料管31上设置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2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隔离板24,所述隔离板24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筒25,所述安装筒25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下侧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冷却筒的进风口,所述冷却筒的上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筒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冷却筒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筒连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加料筒,且所述加料筒与所述安装筒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加料筒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加料筒转动;所述加料筒的底部与所述隔离板相抵且可滑动的配合,所述加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镂空槽,所述隔离板对应所述镂空槽设置有贯穿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所述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相互垂直设置且交叉于所述隔离板的中心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下侧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冷却筒的进风口,所述冷却筒的上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筒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冷却筒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筒连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加料筒,且所述加料筒与所述安装筒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加料筒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加料筒转动;所述加料筒的底部与所述隔离板相抵且可滑动的配合,所述加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镂空槽,所述隔离板对应所述镂空槽设置有贯穿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所述第一过槽和第二过槽相互垂直设置且交叉于所述隔离板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加料筒的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恒罗希成吴仕林刘继明陈小明陈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正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