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织物墙壁外壳。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高 张力下在表面例如墙壁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甚至是容纳隔音板等 的更厚的组件。
技术介绍
通过钉或其它装置将由塑料管道形成的构架固定在覆有织物的内墙壁的边缘区域上是已知的。美国专利No.4,403,642和No.6,164,364中公开了具有两半轨道的轨道组件,每个具有一半的铰接件和搭扣夹 紧件,其与织物互锁并使两个轨道相互夹紧。这种组件通常适用于覆 有织物的内墙壁等。所述墙壁可以由未精加工的片石、石青、煤渣砖、混凝土或木材 形成,除了安装管道之外不需要任何预加工。施加在构架上的织物材 料首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准确尺寸,注意到织物片在构架上经受张力。 安装过程被设定为从上到下并从一侧到另 一侧拉伸织物,由此使织物 墙壁覆有自然光滑并张紧的精加工。优选地,织物尽可能地被张紧以 形成光滑和张紧的精加工。当织物部分相当大时,张紧对轨道构架施 加相当大的应力。然而,由专利642和364公开的轨道组件存在几个缺陷。 主要缺陷是由于较大张力从织物作用在上下轨道元件上,因此连接织 物与底部轨道元件的上轨道元件的闭合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以及上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并包括向下向底部轨道延伸的支柱;其中,在底部轨道固定在表面上之后,上轨道通过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和铰接件的第二半部的连接而能够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上并随后使上轨道向底部轨道偏转以促使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将织物固定在它们之间;以及将施加在上轨道上的高张力至少部分地从支柱传递到底部轨道和所述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10-11 60/617,977;US 2005-4-1 11/096,5601.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以及上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并包括向下向底部轨道延伸的支柱;其中,在底部轨道固定在表面上之后,上轨道通过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和铰接件的第二半部的连接而能够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上并随后使上轨道向底部轨道偏转以促使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将织物固定在它们之间;以及将施加在上轨道上的高张力至少部分地从支柱传递到底部轨道和所述表面。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柱因高张力而移动 到与底部轨道形成接触。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柱移动到与铰接件 的第一半部形成接触。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底部轨道包括张力耗 散器。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张力耗散器从铰接件 的第一半部延伸。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张力耗散器包括高出 底部轨道的底板的部分。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出部分形成大 体上的倒V形。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柱向下指向张力耗 散器。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包括从靠近搭扣夹紧件第二半部的 上板向上延伸的纵向突出部以防止产生阴影效应。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轨道的搭扣夹紧件第二半部包括钩,并且底部轨道的搭扣夹紧件第二半部包括锁扣, 所述钩和锁扣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并形成搭扣夹紧件。11. 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 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其中底部轨道包括从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延伸的张力耗散器;以 及上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 其中,在底部轨道固定在所述表面上之后,上轨道通过铰接件的 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连接而能够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以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