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的底部轨道。该底部轨道优选包括从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延伸的张力耗散器。上轨道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并与底部轨道枢转连接。上轨道限定了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用于可释放地接合织物。上轨道包括向下向底部轨道延伸的支柱,使得当因织物张紧产生的高张力施加在上轨道上时,支柱接触底部轨道并至少部分地将张力传递到所述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织物墙壁外壳。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高 张力下在表面例如墙壁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甚至是容纳隔音板等 的更厚的组件。
技术介绍
通过钉或其它装置将由塑料管道形成的构架固定在覆有织物的内墙壁的边缘区域上是已知的。美国专利No.4,403,642和No.6,164,364中公开了具有两半轨道的轨道组件,每个具有一半的铰接件和搭扣夹 紧件,其与织物互锁并使两个轨道相互夹紧。这种组件通常适用于覆 有织物的内墙壁等。所述墙壁可以由未精加工的片石、石青、煤渣砖、混凝土或木材 形成,除了安装管道之外不需要任何预加工。施加在构架上的织物材 料首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准确尺寸,注意到织物片在构架上经受张力。 安装过程被设定为从上到下并从一侧到另 一侧拉伸织物,由此使织物 墙壁覆有自然光滑并张紧的精加工。优选地,织物尽可能地被张紧以 形成光滑和张紧的精加工。当织物部分相当大时,张紧对轨道构架施 加相当大的应力。然而,由专利642和364公开的轨道组件存在几个缺陷。 主要缺陷是由于较大张力从织物作用在上下轨道元件上,因此连接织 物与底部轨道元件的上轨道元件的闭合和锁定非常困难。尽管搭扣夹 紧件的钩和锁扣在尺寸上仅为几分之一英寸,但它们移动这几分之一 英寸以使它们接合并相互锁定需要利用木锤等重击。专利642和364的轨道组件是半英寸系统。存在其它情况, 例如当在轨道周长内采用绝缘板或隔音板时,当需要更厚系统时。通常一英寸厚的刚性玻璃纤维板已经成为对商业结构进行绝缘和隔音处 理的标准。除了保存能量,玻璃纤维板提供隔音效果。这种板在关系 到音质的电影院和其它圆剧场普遍使用。声能冲击所述板并被转换成 热量。根据玻璃纤维的厚度和密度, 一定比例的声音被吸收并反射。当用作隔音精加工时,玻璃纤维板要求通常为织物或乙烯树脂的 装饰外壳施加在板上。在过去施加覆盖材料依靠粘结剂将材料粘结并 固定在板上。板边缘巻绕并又粘结在板的反向侧面上。由于材料的柔 软和多孔特性,边缘往往很柔软并容易因板的处理引起的凹陷而变得 不规则。当靠近其它板巻绕和安装时,边缘往往相互不一致并经常产 生难看的间隙。为解决该问题,精加工板的供应商通常利用虹吸到玻璃席内的无 粘性液态树脂处理柔软的板边缘。当固化时,树脂是固态并且可以得 到加工以获得多种形状的直永久边缘。这种应用获得高质量的边缘。然而,这些获益不是获得所需和规定的隔音目标必须具有的益处。 刚性玻璃纤维板的制造商使他们处于未加工状态的产品具有满足消费 者需要的隔音等级。然而,在制造商声称的隔音等级与对板进行精加差异。此外,可以通过在玻璃纤i:上喷洒:结剂以固i覆盖材料来 改变所述隔音等级。粘结剂可以作为传递声音的屏障并降低板的隔音 效能。另外,树脂是高度反射声音的固态物质。如上所述,该玻璃纤 维板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声音并将声反射降至最小。其它与现有玻璃纤维板有关的是它们是固定尺寸的板,不能覆盖 正方形墙壁之外的外壳。此外,如果消费者希望改变装饰,则必须以 较大的花费更换所有的隔音材料。不幸的是,专利642和364的轨道组件仅涉及半英寸系统 的产品。从几何形状以及材料的角度来说,这些设计不适用于尺寸为 一英寸的玻璃纤维板系统。距所述墙壁的双倍距离赋予所提出的产品, 因为新的轮廓(例如具有斜面、外圆角和正方形的轮廓)增加现有技 术不具有的对不同尺寸、几何形状以及材料反射率的考虑。还涉及的是顶支架实际上因张紧织物施加在轨道组件上的张力而与底支架脱开。整个轨道组件的几何形状是矩形的;当织物张紧时,施加在组件 上的作用力可以使矩形扭曲或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存在高张力, 织物可以从搭扣夹紧件上滑动或与搭扣夹紧件滑脱。这些装置的铰接 件也易于失效。这些问题在一英寸系统中尤其突出。因此, 一直需要提供一种安装织物的轨道组件,其被设计成使得 钩和锁扣元件更容易相互接合和锁定。还需要设计一种轨道组件,其 得到加强以阻止出现变形趋势。还一直需要提供一种织物安装组件, 其尤其被设计用于所述玻璃纤维隔音板。这种组件应该能够利用美观 舒适的织物覆盖玻璃纤维板而基本上不会改变板的隔音性能。而且, 这种组件经过一段时间应该能够得到更换以适应装饰的变化或为织物 后面的布线、装置或隔音材料提供通路,而无需更换绝缘或隔音材料 也无需更换轨道组件。本专利技术满足这些要求并提供其它相关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其克服了现 有技术的缺点和缺陷。该轨道组件大体上包括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 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上轨道限定了铰接件的 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通常,上轨道的第二半搭扣夹紧件包括钩,并且底部轨道的第二半搭扣夹紧件包括锁扣,它们被构 造成可释放地接合并形成搭扣夹紧件。在将底部轨道固定在表面例如墙壁上之后,上轨道可以通过铰接 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接合而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 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件的第二 半部上。上轨道向底部轨道的偏转促使搭扣夹紧件的第 一半部和第二 半部将织物固定在它们之间。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突出部从上轨道靠近搭扣夹紧件第二 半部的上板向上延伸。这样防止产生阴影效应,否则如果织物直接压 靠在上轨道上则会产生阴影效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轨道包括向下向底部轨道延伸的支柱。当 通常由织物张紧引起的高张力施加在上轨道上时,将这些作用力至少 部分地从支柱传递到底部轨道和所述表面。支柱因高张力作用而移动 到与底部轨道形成接触以将这些作用力传递到所述表面、传递到底部 轨道。通常,支柱移动到与底部轨道上的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形成接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除了在前描述的实施方式之外,底部轨 道包括张力耗散器。该张力耗散器通常从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延伸并包括底部轨道的底板的高出部分。高出部分通常形成倒v形。施加在上轨道上的高张力例如通过支柱至少部分地传递到张力耗散器以及墙壁 表面等上。张力的传递和耗散防止搭扣夹紧件脱开并防止织物松动。 从以下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中将会清楚地了解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 特征和优点,这些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图中图1是体现本专利技术并在其间支承织物的一对轨道组件的分段侧面 透视图;图2是与图l类似但示出了轨道组件之间的绝缘或隔音板的截面图;图3是固定在表面上的底部轨道和定位成与其相连的上轨道的透 视图;图4是大体沿图3所示的线4-4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与图4类似但示出了铰接件组件闭合以在其中固定织物的 截面图;图6是大体沿图1中的线6-6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处于闭合状 态并固定织物的轨道组件;图7是与图6类似但示出了斜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8是与图6类似但示出了外圆角构造的截面图; 图9是与图6类似但示出了半英寸系统的截面图IO是与图9类似但示出了外圆角构造的截面图; 图11是与图9类似但示出了斜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轨道组件的截面图,用于在两块织 物之间形成接缝;图13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轨道组件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轨道组件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另一轨道组件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以及 图1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以及上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并包括向下向底部轨道延伸的支柱;其中,在底部轨道固定在表面上之后,上轨道通过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和铰接件的第二半部的连接而能够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上并随后使上轨道向底部轨道偏转以促使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将织物固定在它们之间;以及将施加在上轨道上的高张力至少部分地从支柱传递到底部轨道和所述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10-11 60/617,977;US 2005-4-1 11/096,5601.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以及上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并包括向下向底部轨道延伸的支柱;其中,在底部轨道固定在表面上之后,上轨道通过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和铰接件的第二半部的连接而能够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上并随后使上轨道向底部轨道偏转以促使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将织物固定在它们之间;以及将施加在上轨道上的高张力至少部分地从支柱传递到底部轨道和所述表面。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柱因高张力而移动 到与底部轨道形成接触。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柱移动到与铰接件 的第一半部形成接触。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底部轨道包括张力耗 散器。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张力耗散器从铰接件 的第一半部延伸。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张力耗散器包括高出 底部轨道的底板的部分。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出部分形成大 体上的倒V形。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柱向下指向张力耗 散器。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包括从靠近搭扣夹紧件第二半部的 上板向上延伸的纵向突出部以防止产生阴影效应。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轨道的搭扣夹紧件第二半部包括钩,并且底部轨道的搭扣夹紧件第二半部包括锁扣, 所述钩和锁扣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并形成搭扣夹紧件。11. 一种用于在表面上支承织物的轨道组件,包括 底部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一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一半部,其中底部轨道包括从铰接件的第一半部延伸的张力耗散器;以 及上轨道,其限定了铰接件的第二半部以及搭扣夹紧件的第二半部; 其中,在底部轨道固定在所述表面上之后,上轨道通过铰接件的 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连接而能够铰接在底部轨道上,上轨道随后可以绕铰接件偏转远离所述表面,以便于将织物布置在搭扣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尔顿A莫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米尔顿A莫里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