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75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载板,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表面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柱,所述载板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一端贯穿于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柱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安装柱和安装块,安装块一端直接与载板表面贴合,同时卡在安装柱的安装槽内,从而实现对滑块和载板的快速组装,保证其组装过程中不会对载板造成挤压损坏,通过设计的连接杆,连接杆贯穿在两个安装块的侧部,对其实现连接,通过设计的弹簧,对安装块施加弹力推动其两者之间紧靠在一起,进而不易发生张口从安装柱上脱离,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载板
本技术属于板式PECVD镀膜设备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载板。
技术介绍
碳纤维载板安装在镀膜设备内部,通过导轨对其进行滑动,将其电池片置于载料格的凹槽处,进而带动电池片进入设备内部实现镀膜操作。现有的碳纤维载板在使用中,需要使用螺钉将其安装在导轨表面的滑块上,但是在安装中,由于载板为碳纤维材质,导致其强度较脆,进而使用螺钉紧固时,当其螺钉进行拧紧挤压时,容易导致载板安装孔位置发生断裂,进而导致该组件发生损坏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碳纤维载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载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载板,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表面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柱,所述载板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一端贯穿于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柱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一端侧壁插入安装槽内部与安装柱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载板表面开设有载料格,所述载料格端口处开设有沉槽。优选的,所述载板为碳纤维材质构件,载料格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安装块另一端表面与载板表面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侧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外壁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安装块侧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纵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安装块表面均固定有橡胶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安装柱和安装块,安装块一端直接与载板表面贴合,同时卡在安装柱的安装槽内,从而实现对滑块和载板的快速组装,保证其组装过程中不会对载板造成挤压损坏,通过设计的连接杆,连接杆贯穿在两个安装块的侧部,对其实现连接,通过设计的弹簧,对安装块施加弹力推动其两者之间紧靠在一起,进而不易发生张口从安装柱上脱离,增加本技术的安装稳定性。(2)通过设计的沉槽,在上镀膜工艺过程中,工艺腔体位于载板的上方,由于载板在腔体内处于运动状态,上镀膜工艺时上腔体的工艺气体会从中间向两边散布到载板边缘,造成载板边缘工艺气体沉积,导致电池片边缘处发蓝,造成镀膜的不均匀性,为此通过该沉槽可以对气流实现导流作用,使之工作区外边缘的面积,可以吸附更多的工艺气体,让其不在电池片边缘过渡沉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块与安装柱的组装顶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块与安装柱的组装正面剖视图;图中:1、载板;2、沉槽;3、载料格;4、橡胶条;5、安装柱;6、安装块;7、安装槽;8、弹簧;9、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载板,包括载板1,载板1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条,导轨条表面安装有滑块,滑块一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柱5,通过设计的安装柱5和安装块6,安装块6一端直接与载板1表面贴合,同时卡在安装柱5的安装槽7内,从而实现对滑块和载板1的快速组装,保证其组装过程中不会对载板1造成挤压损坏,载板1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柱5一端贯穿于安装孔,安装柱5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柱5侧壁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块6一端侧壁插入安装槽7内部与安装柱5相连接,安装块6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安装块6另一端表面与载板1表面相互贴合,安装块6侧部贯穿有连接杆9,通过设计的连接杆9,连接杆9贯穿在两个安装块6的侧部,对其实现连接,连接杆9两端外壁均套设有弹簧8,通过设计的弹簧8,对安装块6施加弹力推动其两者之间紧靠在一起,进而不易发生张口从安装柱5上脱离,增加本技术的安装稳定性,弹簧8位于安装块6侧部,连接杆9的纵截面为工字型结构,安装块6表面均固定有橡胶条4。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载板,包括载板1,载板1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条,导轨条表面安装有滑块,滑块一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柱5,通过设计的安装柱5和安装块6,安装块6一端直接与载板1表面贴合,同时卡在安装柱5的安装槽7内,从而实现对滑块和载板1的快速组装,保证其组装过程中不会对载板1造成挤压损坏,载板1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柱5一端贯穿于安装孔,安装柱5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柱5侧壁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块6一端侧壁插入安装槽7内部与安装柱5相连接,安装块6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安装块6另一端表面与载板1表面相互贴合,安装块6侧部贯穿有连接杆9,通过设计的连接杆9,连接杆9贯穿在两个安装块6的侧部,对其实现连接,连接杆9两端外壁均套设有弹簧8,通过设计的弹簧8,对安装块6施加弹力推动其两者之间紧靠在一起,进而不易发生张口从安装柱5上脱离,增加本技术的安装稳定性,弹簧8位于安装块6侧部,连接杆9的纵截面为工字型结构,安装块6表面均固定有橡胶条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载板1表面开设有载料格3,载料格3端口处开设有沉槽2,通过设计的沉槽2,在上镀膜工艺过程中,工艺腔体位于载板的上方,由于载板在腔体内处于运动状态,上镀膜工艺时上腔体的工艺气体会从中间向两边散布到载板边缘,造成载板边缘工艺气体沉积,导致电池片边缘处发蓝,造成镀膜的不均匀性,为此通过该沉槽2可以对气流实现导流作用,使之工作区外边缘的面积,可以吸附更多的工艺气体,让其不在电池片边缘过渡沉积,载板1为碳纤维材质构件,载料格3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组装到设备内导轨滑块上时,将其载板1的安装孔对准滑块端面的安装柱5,将其载板1按压到滑块表面,使其安装柱5贯穿于载板1的安装孔,此时组装人员将其两个安装块6相对拉动,使其内部间隙扩大,从而套在安装柱5的外侧,此时使安装块6一端对准安装柱5的安装槽7,进而向内挤压,使其安装块6端部卡入到安装柱5的安装槽7内部,进而实现快速固定,此时的安装块6另一端表面压在载板1上,对载板1实现固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载板,包括载板(1),所述载板(1)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表面安装有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柱(5),所述载板(1)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5)一端贯穿于安装孔,所述安装柱(5)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柱(5)侧壁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块(6)一端侧壁插入安装槽(7)内部与安装柱(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载板,包括载板(1),所述载板(1)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表面安装有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柱(5),所述载板(1)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5)一端贯穿于安装孔,所述安装柱(5)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柱(5)侧壁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块(6)一端侧壁插入安装槽(7)内部与安装柱(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表面开设有载料格(3),所述载料格(3)端口处开设有沉槽(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载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仁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