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839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且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底;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阴极层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形成有图案化结构;以及触控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上,所述触控层包括具有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网格结构在所述阴极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图案化结构重合或部分重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触控电极与阴极层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降低了电噪声,提高了信噪比,改善了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iginal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由于具备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画质均匀、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当OLED显示面板应用在触控装置中时,通常在OLED显示面板封装之后,再将触控层制备于OLED显示面板的封装结构之上。目前,在OLED显示面板中,触控层中的触控电极与阴极层具有叠加重合的部分,易产生相对电容或寄生电容,进而导致电噪声过大,影响OLED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和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与阴极层叠加重合,易产生相对电容或寄生电容,导致电噪声过大,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和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n基底;/n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阴极层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形成有图案化结构;以及/n触控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上,所述触控层包括具有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网格结构在所述阴极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图案化结构重合或部分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底;
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阴极层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形成有图案化结构;以及
触控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上,所述触控层包括具有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网格结构在所述阴极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图案化结构重合或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贯穿所述阴极层的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与所述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功能层,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像素区,所述网格结构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的投影围绕或部分围绕所述多个像素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阴极层上的封装层,所述触控层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上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且所述触控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多个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相邻两者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相邻两者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进行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相邻两者之间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相邻两者皆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