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839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电极层和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有机功能层和金属阴极层,透明电极层与有机功能层之间设有呈起伏状的透明电阻层,有机功能层表面呈起伏状设置于起伏状的透明电阻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透明电极层及有机功能层之间设置具有起伏结构的透明电阻层,同时伴随有机功能层及反射阴极层的起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阴极金属平整表面的等离子模式损失;通过设置合适的厚度、电阻值和透光率,使透明电阻层兼有防止屏体短路失效及提高光输出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OLED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OLED屏体以超薄、大面积均匀性高、散热性优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因为OLED器件的有机层总厚度在数十到数百纳米级别,所以OLED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距离特别小,而在OLED屏体制备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灰尘颗粒、毛刺、针孔、裂纹等缺陷点都不可避免地会附着在OLED各层中,缺陷点会导致阳极和阴极直接接触,发生短路,所有的电流都流经短路点,产生大量的热量以燃烧、烧蚀、破裂的方式导致OLED屏体失效。现有的防短路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增加有机层的厚度来覆盖缺陷点,但该种方式要求OLED器件采用更高的驱动电压从而导致器件的效率降低,并且该种方式并不能完全消除短路点,在加厚蒸镀过程中还会产生灰尘颗粒等,因为缺陷的尺寸在纳米到微米不等,该种方式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只能起到部分缺陷点覆盖的作用。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结构或者材料制作防短路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103330B中采用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一电极的载流单元或者辅助电极,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电极层(2)和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上的有机功能层(4)和金属阴极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与所述有机功能层(4)之间设有呈起伏状的透明电阻层(3),所述有机功能层(4)表面呈起伏状设置于起伏状的所述透明电阻层(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电极层(2)和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上的有机功能层(4)和金属阴极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与所述有机功能层(4)之间设有呈起伏状的透明电阻层(3),所述有机功能层(4)表面呈起伏状设置于起伏状的所述透明电阻层(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阻层(3)包括沉积在所述透明电极层(2)上的呈多孔状连续的第一电阻层(31)和沉积在所述第一电阻层(31)表面上呈连续起伏状设置的第二电阻层(32),所述有机功能层(4)沉积于所述第二电阻层(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层(31)为氧族元素金属化合物膜层或卤族元素金属化合物膜层,其厚度为50nm-300nm,所述第一电阻层(31)上形成有网格或多孔结构(a),所述网格或多孔结构(a)由若干个三角形孔、方形孔、圆形孔、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孔型的组合,所述网格或多孔结构(a)的开孔面积占整个所述第一电阻层(31)表面面积的30%-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层(32)为可导电类化合物,其厚度为50nm-300nm,其面电阻为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面电流流经所述透明电阻层时所产生的等效电阻值为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总体电阻值的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表面上形成网格或多孔结构(a),所述网格或多孔结构(a)由若干个三角形孔、方形孔、圆形孔、多边形孔中的一种孔型或多种孔型的组合,所述网格或多孔结构(a)的开孔面积占整个所述透明电极层(2)表面面积的30%-70%;所述透明电极层(2)上沉积有连续的第二电极层(5),所述透明电阻层(3)覆盖于所述第二电极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辉朱映光鲁天星董艳波胡永岚李栋栋苏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