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25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防溜车装置以及第二防溜车装置,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车轮的正前方,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座、停止架以及第一固定器,所述固定座固定至电瓶车底部,所述停止架垂直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上并由所述第一固定器固定,所述停止架设置于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的端部的近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销以及第二固定器,所述固定销滑动连接至固定筒中并由所述第二固定器固定至固定筒中;所述第一固定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器均电连接至电瓶车的控制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本装置不仅能够正向防溜车,还能够对轨道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隧道在设计阶段会根据车站所在位置及区间长度设置不同坡度的隧道轴线,在盾构施工中,管片、砂浆、渣土等需要借助电瓶车进行运输,电瓶车下坡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重载行车过程中,当电瓶车刹车失灵或刹车效果不佳时,会导致电瓶车的溜车,该现象极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现有的电瓶车防溜车系统只是在机头位置增加防溜车钩,防止电瓶车反向行驶溜车,但在电瓶车正向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正向的溜车现象,原有装置无法实现有效的刹车制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电瓶机车的防溜车装置加以补充改进,杜绝电瓶车正向下坡行驶过程中溜车现象的发生,提高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电瓶车在重载过程中无法防止整箱溜车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防溜车装置以及第二防溜车装置,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车轮的正前方,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座、停止架以及第一固定器,所述固定座固定至电瓶车底部,所述停止架垂直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上并由所述第一固定器固定,所述停止架设置于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的端部的近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销以及第二固定器,所述固定销滑动连接至固定筒中并由所述第二固定器固定至固定筒中;所述第一固定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器均电连接至电瓶车的控制室。通过本方案,当发生正向溜车时,首先控制第一防溜车装置将停止架释放,使电瓶车的车轮被停止架所阻挡,起到减速或停止的作用;若电瓶车在满负载状态下,单纯停止架有可能无法有效阻挡电瓶车的溜车,因此控制第二防溜车装置释放固定销,使固定销向下插入轨枕之间,起到第二重的防溜车保护,此时由于电瓶车在停止架的作用下已经减速,因此直接利用固定销进行阻挡不会对轨枕造成过大的损伤。本装置利用双重的防溜车操作,不仅能够提高正向防溜车的效果,还能够对轨道起到保护作用。优选地,所述停止架包括安装部、阻挡部以及水平部,所述停止架通过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水平部朝向车轮并平行于轨道布置,所述阻挡部固定至所述水平部的远离车轮的一端,所述阻挡部沿电瓶车前进方向倾斜向上布置。通过本方案,水平部沿轨道方向铺设至轨道上,使车轮滚动至水平部上后,由倾斜的阻挡部进行阻挡,该设置能够使电瓶车的重量压紧停止架至轨道上,提高摩擦力。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垂直布置的滑槽,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至所述滑槽中。通过本方案,提高停止架安装后的稳定性,并且滑槽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停止架能够垂直移动至轨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器为电磁铁,所述第一固定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中并伸至所述滑槽中。通过本方案,电磁铁不仅能够吸引固定停止架,还能够磁化停止架,使停止架带有磁性,方便吸附至轨道上。优选地,所述固定销顶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上贯穿所述固定筒并伸出所述固定筒外,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器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后插入所述固定孔中固定所述固定销;所述固定筒底部至轨枕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销的长度。通过本方案,利用气缸的缩回动作释放固定销。优选地,所述固定筒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对所述固定销施加向下的推力。通过本方案,弹簧能够推动固定销弹出固定筒,避免固定销卡至固定筒中,提高固定销的释放效果,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重载电瓶车的正向防溜车效果,还能够对轨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中第一防溜车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第一防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第一防溜车装置中固定座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中第二防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第二防溜车装置中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防溜车装置1100以及第二防溜车装置1200,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1100设置于电瓶车车轮2000的正前方,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1100包括固定座1110、停止架1120以及第一固定器1130,所述固定座1110固定至电瓶车底部,所述停止架1120垂直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1110上并由所述第一固定器1130固定,所述停止架1120设置于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1200设置于电瓶车的端部的近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防溜车1200装置包括固定筒1210、固定销1220以及第二固定器1230,所述固定销1220滑动连接至固定筒1210中并由所述第二固定器1230固定至固定筒1210中;所述第一固定器1130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器1230均电连接至电瓶车的控制室。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当发生正向溜车时,首先控制第一防溜车装置1100的第一固定器1130将停止架1120释放,使电瓶车的车轮2000被停止架1120所阻挡,起到减速或停止的作用;若电瓶车在满负载状态下,单纯停止架1120有可能无法有效阻挡电瓶车的溜车,因此控制第二防溜车装置1200的第二固定器1230释放固定销1220,使固定销1220向下插入轨枕之间,与固定筒1210共同作用起到第二重的防溜车保护,此时由于电瓶车在停止架1120的作用下已经减速,因此直接利用固定销1220进行阻挡不会对轨枕造成过大的损伤。本装置利用双重的防溜车操作,不仅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防溜车装置以及第二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车轮的正前方,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座、停止架以及第一固定器,所述固定座固定至电瓶车底部,所述停止架垂直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上并由所述第一固定器固定,所述停止架设置于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的端部的近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销以及第二固定器,所述固定销滑动连接至固定筒中并由所述第二固定器固定至固定筒中;所述第一固定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器均电连接至电瓶车的控制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包括第一防溜车装置以及第二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车轮的正前方,所述第一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座、停止架以及第一固定器,所述固定座固定至电瓶车底部,所述停止架垂直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上并由所述第一固定器固定,所述停止架设置于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设置于电瓶车的端部的近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防溜车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销以及第二固定器,所述固定销滑动连接至固定筒中并由所述第二固定器固定至固定筒中;所述第一固定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器均电连接至电瓶车的控制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有轨电瓶车双重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架包括安装部、阻挡部以及水平部,所述停止架通过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水平部朝向车轮并平行于轨道布置,所述阻挡部固定至所述水平部的远离车轮的一端,所述阻挡部沿电瓶车前进方向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震王新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