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8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包括载板、转盘、第一浇注机构和第二浇注机构,载板中部开设有圆孔,转盘容置于圆孔内转动,载板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转盘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固定;转盘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依次设有模脚和公模;第一浇注机构包括第一母模,第一母模置于一个公模上;第二浇注机构包括第二母模,第二母模置于另一个公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利用定位气缸和定位孔进行精确定位,修正转盘转向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以保证精准对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硅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消费品,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加速了物质消费品的需求量,而硅胶制品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硅胶制品大多数是由注塑模具所成型的,借助注塑模具能高效地成型出所需外形的塑胶制品,从而加速了注塑模具的发展步伐。其中,对于现有成型具有两种颜色的硅胶制品时,必须借助具有旋转功能的双色注塑机才能实现。但是目前的旋芯模具,其旋转角度均靠底部转动机构进行旋转调节,由于传动机构在驱使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其转向角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该误差极易导致公模的公模仁和母模的母模仁无法精准对位,影响产品精度;甚至无法保证公模和母模正常对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位精准的硅胶制品生产模具。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包括载板、转盘、第一浇注机构和第二浇注机构,所述载板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转盘容置于圆孔内转动,所述载板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所述转盘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固定;所述转盘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依次设有模脚和公模;所述第一浇注机构包括第一母模,所述第一母模置于一个公模上;所述第二浇注机构包括第二母模,所述第二母模置于另一个公模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浇注机构还包括第一上固定板,所述第一上固定板设于第一母模远离公模一端,所述第一上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一浇注口,所述第一浇注口穿过第一上固定板与第一母模的第一母模仁连通;所述第二浇注机构还包括第二上固定板,所述第二上固定板设于第二母模远离公模一端,所述第二上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二浇注口,所述第二浇注口穿过第二上固定板与第二母模的第二母模仁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靠近公模一端设有多根主导柱,所述公模开设有多个主导孔,所述主导柱插入主导孔内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公模远离模脚一端设有多根辅助导柱,所述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开设有多个辅助导孔,所述辅助导柱插入辅助导孔内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靠近公模一端设有多根斜导柱,所述公模开设有多个斜导孔,所述斜导柱插入斜导孔内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公模侧壁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母模侧壁和第二母模侧壁设有限位凹块,所述限位凸块卡入限位凹块内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固定板、第二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靠近转盘侧壁一端设有切角。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的有益效果是:载板中部开设有圆孔,转盘容置于圆孔内转动。载板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转盘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固定。转盘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依次设有模脚和公模。第一浇注机构包括第一母模,第一母模置于一个公模上。第二浇注机构包括第二母模,第二母模置于另一个公模上。当第一浇筑机构盖设于公模上执行完第一次浇筑操作后,将第一母模和公模分离,再转动转盘直至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时,使第二母模盖设于含有一种材料的公模上,再进行第二次浇筑。此过程中利用定位气缸和定位孔进行精确定位,可以有效避免转盘偏差问题,并辅助修正,因此可以保证精准对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第一母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第二母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A区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包括载板10、转盘20、第一浇注机构30和第二浇注机构40。请参考图2,载板10中部开设有圆孔,转盘20容置于圆孔内转动。载板10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11,定位气缸11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转盘20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21,定位气缸11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21内固定。转盘20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22,下固定板22上依次设有模脚23和公模24。第一浇注机构30包括第一母模31,第一母模31置于一个公模24上。第二浇注机构40包括第二母模41,第二母模41置于另一个公模24上。当第一浇筑机构盖设于公模24上执行完第一次浇筑操作后,将第一母模31和公模24分离,再转动转盘20直至定位气缸11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21内时,使第二母模41盖设于含有一种材料的公模24上,再进行第二次浇筑。此过程中利用定位气缸11和定位孔21进行精确定位,可以有效避免转盘20偏差问题,并辅助修正,因此可以保证精准对位。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浇注机构30还包括第一上固定板32,第一上固定板32设于第一母模31远离公模24一端,第一上固定板32中部设有第一浇注口33,第一浇注口33穿过第一上固定板32与第一母模31的第一母模仁311连通。第二浇注机构40还包括第二上固定板42,第二上固定板42设于第二母模41远离公模24一端,第二上固定板42中部设有第二浇注口43,第二浇注口43穿过第二上固定板42与第二母模41的第二母模仁411连通。请参考图5,第一母模31和第二母模41靠近公模24一端设有多根主导柱51,公模24开设有多个主导孔241,主导柱51插入主导孔241内固定。且公模24远离模脚23一端设有多根辅助导柱242,第一母模31和第二母模41开设有多个辅助导孔(图中未标识),辅助导柱242插入辅助导孔内固定。通过上下互相插接固定的方式,以辅助定位。较佳的,第一母模31和第二母模41靠近公模24一端设有多根斜导柱52,公模24开设有多个斜导孔243,斜导柱52插入斜导孔243内固定。再利用斜导柱52插接固定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本实施例中公模24侧壁设有限位凸块244,第一母模31侧壁和第二母模41侧壁设有限位凹块53,限位凸块244卡入限位凹块53内固定。实现第一母模31和第二母模41与两个公模24的固定连接。第一上固定板32、第二上固定板42和下固定板22靠近转盘20侧壁一端设有切角54。避免转动转盘20过程中尖锐的边角伤人。本技术提供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载板中部开设有圆孔,转盘容置于圆孔内转动。载板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转盘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固定。转盘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依次设有模脚和公模。第一浇注机构包括第一母模,第一母模置于一个公模上。第二浇注机构包括第二母模,第二母模置于另一个公模上。当第一浇筑机构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包括载板和转盘,所述载板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转盘容置于圆孔内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所述转盘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固定;所述转盘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依次设有模脚和公模;还包括第一浇注机构,所述第一浇注机构包括第一母模,所述第一母模置于一个公模上;/n第二浇注机构,所述第二浇注机构包括第二母模,所述第二母模置于另一个公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包括载板和转盘,所述载板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转盘容置于圆孔内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内部嵌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出圆孔侧壁,所述转盘侧壁开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插入定位孔内固定;所述转盘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依次设有模脚和公模;还包括第一浇注机构,所述第一浇注机构包括第一母模,所述第一母模置于一个公模上;
第二浇注机构,所述第二浇注机构包括第二母模,所述第二母模置于另一个公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制品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注机构还包括第一上固定板,所述第一上固定板设于第一母模远离公模一端,所述第一上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一浇注口,所述第一浇注口穿过第一上固定板与第一母模的第一母模仁连通;所述第二浇注机构还包括第二上固定板,所述第二上固定板设于第二母模远离公模一端,所述第二上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二浇注口,所述第二浇注口穿过第二上固定板与第二母模的第二母模仁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烔彬唐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粤东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