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88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有: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包含有带状模具、加热辊加热系统、冷却辊,压辊、加热板、模头、螺杆挤出机、剥离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左侧设置有所述剥离辊;所述带状模具首尾相接呈环状连接所述加热辊与冷却辊,并作顺时针运动,所述带状模具外表面侧设有有连续的微棱镜阵列,内表面贴合所述加热辊和冷却辊;所述螺杆挤出机输出端设有模头;所述模头下方设置有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带状模具外表面上方;所述加热辊与带状模具连接部外表面处,从上至右依次设置有压辊,加热系统及压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
技术介绍
具有微棱镜阵列的反光材料拥有其他类型反光材料无法媲美的反光性能,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标志牌,车辆安全设施,个人安全防护等领域。但现有以技术生产的产品仍有相当的问题存在,例如,公开号为CN106863678A名称为制作微棱镜型反光材料的设备及其方法,披露了一种UV光固化成型的微棱镜反光膜,主要方法为:在聚酯薄膜上涂一层光敏树脂,经微棱镜模具模压后通过UV灯固化,使固化后光敏树脂表面拥有微棱镜结构从而得到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反光膜。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制成的反光膜只能通过在做一层金属镀层,然后复合压敏胶后,从而成为最终可使用的反光材料,这种工艺制成的反光材料只能用于车辆安全防护或者个人防护,无法用于交通标志牌等领域。再比如公开号为CN102243326A,名称为:用环形带状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设备,披露了一种用热熔树脂的涂覆装置,在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模具表面,通过模压使热熔树脂填满微棱镜阵列凹凸缝隙。从模具表面剥离后得到所需的反光材料;该专利技术专利利用的是卧式装置,即加热辊和冷却辊是平行放置。利用这种设备生产反光材料热熔树脂在加热辊表面停留距离比较短,进入压辊之前无法自然贴到模具表面,热熔树脂无法迅速进入微棱镜阵列凹凸缝隙,从而导致生产速度较低,且膜内很有可能产生细小的气泡导致反光亮度较低,表观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通过本设备生产的反光材料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稳定,后续加工性能好,使用更广泛。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包含有带状模具、加热辊、第一加热系统、第二加热系统、冷却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加热板、模头、螺杆挤出机、剥离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左侧设置有所述剥离辊;所述带状模具首尾相接呈环状连接所述加热辊与冷却辊,并作顺时针运动,所述带状模具外表面侧设有有连续的微棱镜阵列,内表面贴合所述加热辊和冷却辊;所述螺杆挤出机输出端设有模头,通过模头控制挤出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薄膜的厚度;所述模头下方设置有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带状模具外表面上方,并对挤出的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进行保温并施加面向带状模具方向作用力;所述加热辊与带状模具连接部外表面处,从上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压辊,第二加热系统及第二压辊;所述带状模具和聚碳酸酯(PC)或者(PMMA)通过所述加热辊进行加热后经过所述第一压辊进行模压,使聚碳酸酯(PC)或者(PMMA)填满所述带状模具外表面微棱镜整列凹凸间隙,在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薄膜上形成可反光的微棱镜结构,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压辊二次模压使微棱镜结构更加完整,同时热帖聚脂薄膜形成共同的模压层,最后经过所述冷却辊,冷却处理后,形成具有微棱镜整列的反光膜。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加热辊中轴线左侧水平方向5cm处,底部距所述带状模具表面约5mm,与加所述加热辊切线呈(45°)夹角;所述加热板与自由移动升降系统直接连接,所述加热板内设有加热用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模头位于所述加热板上部,所述模头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螺杆挤出机左侧端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带状模具紧密贴合,用于输送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薄膜,所述帖附螺杆机挤出的聚碳酸酯(PC)或者(PMMA)经所述第一压辊模压后填满微棱镜阵列凹凸缝隙。进一步的,所述压辊和带状模具表面紧密贴合,用于输送聚脂薄膜,贴附于所述压辊输送的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薄膜表面,并对所有薄膜进行2次挤压,而后依次通过所述冷却辊、所述剥离辊后离开所述带状模具表面,即形成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反光膜。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辊位于所述冷却辊正上方,所述加热辊为钢制电磁加热辊,所述冷却辊为空心钢制辊芯,表面包裹有硅或者丁腈橡胶,内部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冷却辊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为空心钢制辊芯,表面包裹硅橡胶,内部通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压辊表面涂有离型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辊在所述加热辊正上方,并且连接有升降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压辊位于加热辊右侧垂直切点上方,并且接连接有升降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剥离辊位于所述冷却辊左侧垂直切点上方,所述剥离辊为空心钢制辊芯,表面包裹硅橡胶,内部通冷却介质,所剥离辊表面涂有离型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廉,生产的反光材料使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场合,限制较少,同时由于采用了立式生产方式,反光材料热熔树脂在加热辊表面停留距离较长,进入压辊之前能更好的贴合到模具表面,热熔树脂能更充分的进入微棱镜阵列凹凸缝隙,能极大减少生产所用时间,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同时减少膜内气泡数量,增加反光亮度,增加其在实际使用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主视图。其中,1-加热辊,2-加热板,3-模头,4-压辊,5-压辊,6-剥离辊,7-加热系统,8-冷却辊,9-带状模具,10-螺杆挤出机,11-加热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包含有带状模具9、加热辊1第一加热系统7、第二加热系统11、冷却辊8,第一压辊4、第二压辊5、加热板2、模头3、螺杆挤出机10、剥离辊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1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辊8;所述冷却辊8左侧设置有所述剥离辊6;所述带状模具9首尾相接呈环状连接所述加热辊1与冷却辊8,并作顺时针运动,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侧设有有连续的微棱镜阵列,内表面贴合所述加热辊1和冷却辊8;所述螺杆挤出机10输出端设有模头3,通过模头3控制挤出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薄膜的厚度;所述模头3下方设置有所述加热板2,所述加热板2位于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上方,并对挤出的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进行保温并施加面向带状模具9方向作用力;所述加热辊1与带状模具9连接部外表面处,从上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压辊4,第二加热系统11及第二压辊5;所述带状模具9和聚碳酸酯(PC)或者(PMMA)通过所述加热辊1进行加热后经过所述第一压辊4进行模压,使聚碳酸酯(PC)或者(PMMA)填满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微棱镜整列凹凸间隙,在聚碳酸酯(PC)或者(PMMA)薄膜上形成可反光的微棱镜结构,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压辊5二次模压使微棱镜结构更加完整,同时热帖聚脂薄膜形成共同的模压层,最后经过所述冷却辊8,冷却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包含有带状模具(9)、加热辊(1)、第一加热系统(7),第二加热系统(11)、冷却辊(8),第一压辊(4),第二压辊(5)、加热板(2)、模头(3)、螺杆挤出机(10)、剥离辊(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1)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辊(8);所述冷却辊(8)左侧设置有所述剥离辊(6);所述带状模具(9)首尾相接呈环状连接所述加热辊(1)与冷却辊(8),并作顺时针运动,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侧设有有连续的微棱镜阵列,内表面贴合所述加热辊(1)和冷却辊(8);所述螺杆挤出机(10)输出端设有模头(3);所述模头(3)下方设置有所述加热板(2),所述加热板(2)位于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上方;所述加热辊(1)与带状模具(9)连接部外表面处,从上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压辊(4),第二加热系统(11)及第二压辊(5);所述加热板(2)位于所述加热辊(1)中轴线左侧水平方向5cm处,底部距所述带状模具(9)表面约5mm,与加所述加热辊(1)切线呈45°夹角;所述加热板(2)与自由移动升降系统直接连接,所述加热板(2)内设有加热用电热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包含有带状模具(9)、加热辊(1)、第一加热系统(7),第二加热系统(11)、冷却辊(8),第一压辊(4),第二压辊(5)、加热板(2)、模头(3)、螺杆挤出机(10)、剥离辊(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1)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辊(8);所述冷却辊(8)左侧设置有所述剥离辊(6);所述带状模具(9)首尾相接呈环状连接所述加热辊(1)与冷却辊(8),并作顺时针运动,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侧设有有连续的微棱镜阵列,内表面贴合所述加热辊(1)和冷却辊(8);所述螺杆挤出机(10)输出端设有模头(3);所述模头(3)下方设置有所述加热板(2),所述加热板(2)位于所述带状模具(9)外表面上方;所述加热辊(1)与带状模具(9)连接部外表面处,从上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压辊(4),第二加热系统(11)及第二压辊(5);所述加热板(2)位于所述加热辊(1)中轴线左侧水平方向5cm处,底部距所述带状模具(9)表面约5mm,与加所述加热辊(1)切线呈45°夹角;所述加热板(2)与自由移动升降系统直接连接,所述加热板(2)内设有加热用电热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3)位于所述加热板(2)上部,所述模头(3)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螺杆挤出机(10)左侧端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带状模具生产微棱镜反光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建冉科陈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