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和车辆号牌技术_技高网

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和车辆号牌技术

技术编号:4136108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和车辆号牌。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植珠胶层、玻璃微珠层、聚焦层和反射层,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反射层的反光效果较好,能够使车辆号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识别;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的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能够避免对车辆号牌内的芯片造成信号屏蔽,有利于广泛应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上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制作方法以及包括上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车辆号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光膜,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和车辆号牌


技术介绍

1、车辆号牌,也指车牌,俗称牌照,是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铁皮、塑料或纸质,在上面刻印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相关信息。车辆号牌是对各车辆的编号与信息登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车辆号牌可以知道该车辆的所属地区,也可根据车辆号牌查到该车辆的主人以及该车辆的登记信息。

2、现有的车辆号牌一般不具有反光的功能,这样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摄像头拍摄车辆号牌时难以识别车辆号牌上的信息。同时,由于车辆号牌内部需要设置芯片,故将玻璃微珠型反光膜与现有的车辆号牌结合时,传统的玻璃微珠型反光膜上的金属镀层会对芯片造成一定的信号屏蔽,不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对芯片造成信号屏蔽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和车辆号牌。

2、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植珠胶层、玻璃微珠层、聚焦层和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

3、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反射层的反光效果较好,能够使车辆号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识别;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的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能够避免对车辆号牌内的芯片造成信号屏蔽,有利于广泛应用。

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层为单层,所述反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聚焦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铟合金、硫化锌或者二氧化钛,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5nm~200nm。

6、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个第一介质层和若干个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若干个所述第一介质层与若干个所述第二介质层交替叠加设置。

7、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8、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质为硫化锌或者二氧化钛,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5nm~80nm;

9、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质为氟化镁或者pmma,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150nm~600nm。

10、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玻璃微珠,若干个所述玻璃微珠分别嵌入所述植珠胶层与所述聚焦层中,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目~500目,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2.25。

11、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或者2.2。

12、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层的材质选自pet、pvc、pp、pc、pe与pmma中的一种,所述面层的厚度为30μm~100μm。

13、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植珠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植珠胶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1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焦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聚焦层的厚度为10μm~70μm。

1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焦层或者所述反射层内添加有掺入红外激光吸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

16、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激光吸收剂选自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金属络合物与金属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红外激光吸收剂的粒径为10nm~10μm;

17、所述金属粉末选自铜、铁、钛、锌、铝、镁、金与银中的至少一种;

18、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铁、氧化铜、三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锑、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镁与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19、所述金属络合物选自硫酸四氨合铜、二氯二氨合铂、三氯合铂酸钾、黄血盐、赤血盐、普鲁士蓝与金属羰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20、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掺入红外激光吸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占所述聚焦层或者所述反射层的质量分数为0.1%~10%。

21、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热塑性聚合物与热固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22、所述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丙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23、所述热固性聚合物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与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2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还包括图层,所述图层位于所述面层远离所述植珠胶层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面层与所述植珠胶层之间。

2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图层为油墨印刷层、烫印层或者喷绘层,所述图层的厚度为2μm~10μm。

26、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聚焦层的一侧的胶粘层以及位于所述胶粘层上的离型层。

27、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胶粘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28、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在面层上形成植珠胶层;

30、在所述植珠胶层上植入玻璃微珠,得到玻璃微珠层;

31、在所述玻璃微珠层上形成聚焦层;以及

32、在所述聚焦层上形成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得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

33、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制作得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反射层的反光效果较好,能够使车辆号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识别;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的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能够避免对车辆号牌内的芯片造成信号屏蔽,有利于广泛应用。

3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面层上形成植珠胶层的步骤为:在面层上形成图层,得到具有图层的面层;之后在所述具有图层的面层上形成植珠胶层。

3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聚焦层上形成反射层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36、在所述反射层上形成胶粘层,之后在所述胶粘层上形成离型层。

37、一种车辆号牌,包括号牌本体和上述任一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固定于所述号牌本体的一侧,且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反射层靠近所述号牌本体设置。

38、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光膜剥离离型层后通过胶粘层与号牌本体粘合,所述胶粘层为压敏胶或uv胶。

3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包括上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反光效果较好,能够使车辆号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识别;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中的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能够避免对车辆号牌内的芯片造成信号屏蔽。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号牌还能实现个性化签注,有利于广泛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植珠胶层、玻璃微珠层、聚焦层和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单层,所述反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聚焦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铟合金、硫化锌或者二氧化钛,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5nm~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个第一介质层和若干个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若干个所述第一介质层与若干个所述第二介质层交替叠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质为硫化锌或者二氧化钛,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5nm~8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玻璃微珠,若干个所述玻璃微珠分别嵌入所述植珠胶层与所述聚焦层中,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目~500目,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2.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或者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材质选自PET、PVC、PP、PC、PE与PMMA中的一种,所述面层的厚度为30μm~1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珠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植珠胶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聚焦层的厚度为10μm~7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层或者所述反射层内添加有掺入红外激光吸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激光吸收剂选自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金属络合物与金属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红外激光吸收剂的粒径为10nm~1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入红外激光吸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占所述聚焦层或者所述反射层的质量分数为0.1%~10%。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热塑性聚合物与热固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还包括图层,所述图层位于所述面层远离所述植珠胶层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面层与所述植珠胶层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层为油墨印刷层、烫印层或者喷绘层,所述图层的厚度为2μm~1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聚焦层的一侧的胶粘层以及位于所述胶粘层上的离型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胶粘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20.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面层上形成植珠胶层的步骤为:在面层上形成图层,得到具有图层的面层;之后在所述具有图层的面层上形成植珠胶层。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焦层上形成反射层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反射层上形成胶粘层,之后在所述胶粘层上形成离型层。

23.一种车辆号牌,其特征在于,包括号牌本体和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固定于所述号牌本体的一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号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剥离离型层后通过胶粘层与号牌本体粘合,所述胶粘层为压敏胶或UV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植珠胶层、玻璃微珠层、聚焦层和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为非信号屏蔽层或低信号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单层,所述反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聚焦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铟合金、硫化锌或者二氧化钛,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5nm~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个第一介质层和若干个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若干个所述第一介质层与若干个所述第二介质层交替叠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质为硫化锌或者二氧化钛,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5nm~8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玻璃微珠,若干个所述玻璃微珠分别嵌入所述植珠胶层与所述聚焦层中,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目~500目,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2.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或者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材质选自pet、pvc、pp、pc、pe与pmma中的一种,所述面层的厚度为30μm~1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珠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植珠胶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聚焦层的厚度为10μm~7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号牌用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层或者所述反射层内添加有掺入红外激光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成徐帅谢道仓王玉庭朱昊枢潘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