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膜及车辆号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66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光膜及车辆号牌。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图层、PVC面层、UV胶微棱镜层、空气胶囊层和密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反光膜中,UV胶微棱镜层能够进入PVC面层表面的微孔中,从而封闭了PVC面层一侧的微孔,形成正压,使空气及水汽不易吸附进入PVC面层内;同时,空气胶囊层能够防止其它层涂料中的游离单体侵蚀UV胶微棱镜层的棱镜结构。因此大大提高了反光膜的耐老化性能,有利于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号牌,包括号牌本体和上述任一的反光膜,反光膜固定于号牌本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的耐老化性能较好,有利于应用。有利于应用。有利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光膜及车辆号牌


[0001]本技术涉及反光制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光膜及车辆号牌。

技术介绍

[0002]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通常反光膜使用时贴附在一块面板上,通过在反光膜表面印刷、刻字、贴字等工艺将必要讯息远距离反馈(反射)到人们眼中,为人们采取必要行动前时讯息的接收、识别、判断提供了载体帮助。目前,反光膜在交通运输领域、安全警示领域、服饰装饰领域、航海航空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其中,微棱镜型反光膜是一种具有高反光亮度的基础光学应用材料,广泛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标志、交通安全设施、车辆安全装置等领域,可起到明显的安全警示作用。而采用PVC面层的微棱镜型反光膜的柔软度适中,与面板结合的牢度较好,因而有利于广泛使用。然而,传统的采用PVC面层的微棱镜型反光膜中,由于PVC材料具有多孔的特征,因此材料易老化,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耐老化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光膜及车辆号牌。
[0005]一种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图层、PVC面层、UV胶微棱镜层、空气胶囊层和密封层。
[0006]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V胶微棱镜层为棱锥阵列结构或棱台阵列结构,且每个棱锥或棱台的侧面和顶部被所述空气胶囊层包裹。
[0007]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V胶微棱镜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0008]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层面向所述空气胶囊层的一面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PVC面层中。
[0009]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层远离所述空气胶囊层的一面具有凹槽。
[0010]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层为PET层,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10μm~100μm。
[0011]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为透明UV固化材料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μm~10μm。
[0012]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图层为油墨印刷层、烫印层或者喷绘层,所述图层的厚度为2μm~10μm。
[0013]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VC面层的厚度为10μm~100μm。
[001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光膜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位于所述密封层远离所述空气胶囊层的一侧;所述反光膜还包括离型层,所述离型层位于所述胶层远离所述密封层的一侧。
[001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层为UV胶层或者压敏胶层,所述胶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反光膜中,UV胶微棱镜层能够进入PVC面层表面的微孔中,从而封闭了PVC面层一侧的微孔,形成正压,使空气及水汽不易吸附进入PVC面层内,因此大大提高了反光膜的耐老化性能,有利于应用。
[0017]一种车辆号牌,包括号牌本体和上述任一的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固定于所述号牌本体的一侧。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车辆号牌包括上述反光膜,上述反光膜中,UV胶微棱镜层能够进入PVC面层表面的微孔中,从而封闭了PVC面层一侧的微孔,形成正压,使空气及水汽不易吸附进入PVC面层内;同时,空气胶囊层能够防止其它层涂料中的游离单体侵蚀UV胶微棱镜层的棱镜结构。因此大大提高了反光膜的耐老化性能,从而提高车辆号牌的耐老化性能,有利于应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反光膜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号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反光膜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110、图层120、PVC面层130、UV胶微棱镜层140、空气胶囊层150和密封层160。
[0025]其中,保护层110用于保护图层120,保护层110和图层120共同将PVC面层130的一侧封住。图层120中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图案。
[0026]其中,PVC面层130对其他各层起到支撑作用,PVC面层130采用PVC材料,此时面层可冲压,形成立体结构,便于变形或破损后识别原字体,并且PVC材料的表面易于上色,便于喷绘或印刷或烫印图案。
[0027]其中,UV胶微棱镜层140用于提供反光膜的反光性能,以使包括反光膜100的制品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被识别。
[0028]其中,空气胶囊层150位于UV胶微棱镜层140的一侧,用于包裹UV胶微棱镜层140以
将UV胶微棱镜层140与其它层隔离。这样,可以防止其它层涂料中的游离单体侵蚀UV胶微棱镜层140中的棱镜结构,从而提高反光膜的逆反射性能,提高反光效果。
[0029]其中,密封层160用于与PVC面层130共同模压形成空气胶囊层150。空气胶囊层150使得反光膜100兼具密封隔离和增加视觉美感的双重作用。
[0030]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UV胶微棱镜层140为棱锥阵列结构或棱台阵列结构,且每个棱锥或棱台的侧面和顶部被空气胶囊层150包裹。具体的,本实施方式的UV胶微棱镜层140为三棱锥阵列结构,且每个三棱锥的侧面和顶部被空气胶囊层150包裹。其中,三棱锥阵列结构是指由三个彼此两两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结构,可以对来自正表面的入射光进行全内反射,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入射光的反射效率。基于这种结构的平面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尺寸或形状,也不受限于棱镜单元的光轴方向,通常称这种结构为“立方角锥”、“三角锥”或“三面体”。本实施方式中,空气胶囊层150能够完全将UV胶微棱镜层140中的微棱镜与密封层160隔离,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31]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UV胶微棱镜层140的厚度为10μm~50μm。UV胶微棱镜层140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μm、20μm、30μm、40μm或者50μm。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图层、PVC面层、UV胶微棱镜层、空气胶囊层和密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微棱镜层为棱锥阵列结构或棱台阵列结构,且每个棱锥或棱台的侧面和顶部被所述空气胶囊层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微棱镜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面向所述空气胶囊层的一面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PVC面层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远离所述空气胶囊层的一面具有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为PET层,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10μm~10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成陈德荣徐帅谢道仓王玉庭朱昊枢潘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