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469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赤泥水解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直接注入分离槽内,洗水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的溢流和分离槽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分离槽的底流进入到一次洗涤槽内,每个洗涤槽的底流分别进入到一下级洗涤槽内,末次洗涤槽最后排出赤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进入分离槽矿浆的碱浓度15~25g/L,降低氧化铝过饱和度5%~50%;取消稀释槽和稀释后槽,简化流程、降低投资和矿浆输送能耗;减少赤泥分离洗涤流程中的氧化铝水解损失50%,提高全厂总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赤泥水解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属于氧化铝生产

技术介绍
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土矿经过高温或低温溶出后,再经多级闪蒸进入稀释槽,在稀释槽内与赤泥1洗溢流混合后进入稀释后槽,然后进入赤泥分离和洗涤流程。矿浆通常采用一次分离,多次逆向洗涤,分离后溢流即粗液送至精滤工序,分离底流进入赤泥洗涤系统进行多次逆向洗涤,洗水从末次洗涤槽加入,末次洗涤槽溢流与倒数第三级底流混合后进入倒数第二级洗涤槽,以此类推,形成多次逆向洗涤,末次洗涤槽底流进入赤泥压滤外排工序。随着国内一水硬铝石储量减少及品位下降,使用进口三水铝石生产氧化铝日益增多,一般采用低温拜耳法,为追求高产出率,溶出液分子比通常控制在1.28~1.38之间,但在赤泥分离和洗涤过程中易发生水解反应。多家氧化铝企业运行表明,在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2%~4%。水解程度与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的过饱和程度有主要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目的是减少氧化铝水解发生,提高氧化铝总回收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直接注入分离槽内,洗水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的溢流和分离槽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分离槽的底流进入到一次洗涤槽内,每个洗涤槽的底流分别进入到一下级洗涤槽内,末次洗涤槽最后排出赤泥。所述的溶出矿浆碱浓度NK=150~200g/L。所述的溶出矿浆温度105℃~115℃。所述的溶出矿浆的溶出液分子比1.28~1.35。所述的分离槽中氧化铝过饱和度25%~30%。所述的溶出液和粗液分子比差值0.01~0.05,粗液硅量指数200~220。所述的洗水的温度为95℃~9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溶出后矿浆直接进入分离槽,取消稀释槽和稀释后槽,减少溶出矿浆停留时间;一次洗涤溢流直接与分离槽溢流混合,进入粗液槽,取消一次洗涤溢流与溶出矿浆的稀释流程,防止溶出后矿浆碱浓度降低;溶出后料浆通过自稀释系统与分离槽上清液混合,待固含50~80g/L时与絮凝剂充分混合进入分离槽,保证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提高进入分离槽矿浆的碱浓度15~25g/L,降低氧化铝过饱和度5%~50%;取消稀释槽和稀释后槽,简化流程、降低投资和矿浆输送能耗;减少赤泥分离洗涤流程中的氧化铝水解损失50%,提高全厂总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图中:1、末次闪蒸槽;2、粗液槽;3、溶出矿浆;4、分离槽;5、一次洗涤槽;6、二次洗涤槽;7、三次洗涤槽;8、四次洗涤槽;9、洗水;10、赤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1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3先经自稀释系统与絮凝剂混合后注入分离槽4内。其中溶出矿浆碱浓度Nk=150g/L,温度109℃,溶出液分子比1.29,此时分离槽4内氧化铝过饱和度为29.54%。洗水9(96℃,2.0t/tAl2O3)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5的溢流和分离槽4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2,粗液分子比1.31,硅量指数210,分离槽4的底流进入到一次洗涤槽5内,一次洗涤槽5的底流进入二次洗涤槽6内,二次洗涤槽6的底流进入三次洗涤槽7内,三次洗涤槽7的底流进入四次洗涤槽8内,四次洗涤槽8最后排出赤泥10,在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1.55%。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1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3先经自稀释系统与絮凝剂混合后注入分离槽4内。其中溶出矿浆碱浓度Nk=168g/L,温度115℃,溶出液分子比1.30,此时分离槽4内氧化铝过饱和度为28.30%。洗水9(95℃,1.8t/tAl2O3)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5的溢流和分离槽4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粗液分子比1.32,硅量指数207,在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1.5%。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1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3先经自稀释系统与絮凝剂混合后注入分离槽4内。其中溶出矿浆碱浓度Nk=175g/L,温度111℃,溶出液分子比1.31,此时分离槽4内氧化铝过饱和度为27.11%。洗水9(98℃,1.9t/tAl2O3)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5的溢流和分离槽4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粗液分子比1.33,硅量指数220,在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1.15%。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1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3先经自稀释系统与絮凝剂混合后注入分离槽4内,其中溶出矿浆碱浓度Nk=180g/L,温度110℃,溶出液分子比1.31,此时分离槽4内氧化铝过饱和度为26.50%。洗水9(95℃,1.9t/tAl2O3)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5的溢流和分离槽4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粗液分子比1.34,硅量指数210,在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1.05%。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末次闪蒸槽1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3先经自稀释系统与絮凝剂混合后注入分离槽4内,其中溶出矿浆碱浓度Nk=200g/L,温度105℃,溶出液分子比1.32,此时分离槽4内氧化铝过饱和度为25.26%。洗水9(95℃,1.88t/tAl2O3)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5的溢流和分离槽4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粗液分子比1.35,硅量指数212,在分离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0.98%。其它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末次闪蒸槽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直接注入分离槽内,洗水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的溢流和分离槽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分离槽的底流进入到一次洗涤槽内,每个洗涤槽的底流分别进入到一下级洗涤槽内,末次洗涤槽最后排出赤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末次闪蒸槽通过自压把溶出矿浆直接注入分离槽内,洗水加入到末次洗涤槽中,经过多次逆流洗涤,一次洗涤槽的溢流和分离槽的溢流混合后进入粗液槽,分离槽的底流进入到一次洗涤槽内,每个洗涤槽的底流分别进入到一下级洗涤槽内,末次洗涤槽最后排出赤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出矿浆碱浓度NK=150~20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赤泥分离洗涤过程中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出矿浆温度105℃~1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勇李志国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