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桂林专利>正文

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34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包括:瓶体、主瓶口、溶剂瓶口I、溶剂瓶口II、搁板架、搁板和蒸发皿,所述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均为圆形,其外侧壁均刻有螺纹,并分别配有与之旋合的瓶盖;所述搁板为圆形,中间设有搁板孔,所述瓶体内壁上设有搁板架,所述搁板置于搁板架上,所述蒸发皿的直径小于所述主瓶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重油模拟实验中,需要将重油和水产品分离,并且重油在下和水产品在上的难题;蒸发皿的设计便于实验后装置的清洗;当进行溶剂萃取操作时,将搁板和蒸发皿取出,加入萃取溶剂,超声后,将萃取溶剂从溶剂瓶口倒出,模拟实验与萃取一体两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分析化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品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特别是食物结构的优化转变,人们的蛋白质摄入源已从传统谷物类食品逐渐向肉类食品转移,而水产品作为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之一,近年来需求量大幅增长,在国内大力发展远洋捕捞的同时,水产品进口贸易量也在不断增加,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数量达444万吨,同比增长30.59%,进口金额达15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1.83%。从进口品种看,我国主要进口对虾、鳕鱼、龙虾、头足类、蟹类、三文鱼等,俄罗斯、秘鲁、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是我国进口水产品主要的来源地。远洋捕捞和远洋运输作为海洋渔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别国沿岸海域或深海,利用各种渔具(如网具钓具、标枪等)在海洋中从事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捕捞活动。从事远洋捕捞,一般具有距离远、时间性强、鱼汛集中、水产品不易保鲜等特点。因此,远洋捕捞对船队的配置要求比较高,一般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助渔导航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续航能力较长的大型加工母船(具有冷冻、冷藏、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等设备)和若干捕捞子船、加油船、运翰船组成,主要渔具有拖网、围网、流网、延绳钓标枪等,以捕捞鳕、鲱、鳗、鱿、金枪、鲭、鲽、竹力科鱼类以及头足类、甲壳类和鲸类等为主要对象。水产品远洋运输活动所需要的船舶,往往使用重油作为燃料油。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另外含有部分(约0.1~4%)的硫磺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远洋捕捞船在行驶过程中,船舱内往往载有数百吨的重油。如果设备意外发生故障,导致漏油,则经常会对船舱冷库中所运输的水产品(主要是鱼类产品)造成污染。这种污染分为多种情况,第一种是泄露的重油直接接触水产品表面,第二种是重油泄露后,挥发后的气味成分(主要是石油烃类化合物)对冷库中的水产品造成污染,第三种是船上工作人员在处理漏油故障和搬运货物时,衣服或搬运工具上的重油对水产品造成的接触式污染。在分析检测实验室中,为了研究上述重油泄露后,挥发性的有机物对水产品造成的污染情况,需要进行模拟实验。具体来讲,需要将重油和水产品同时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且重油在下方,水产品在上方,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静置,使重油挥发的气味组分慢慢弥漫整个密闭空间,进而在水产品表面富集,一定时间后,将水产品取出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水产品放置在一个合适的容器中,加入萃取溶剂,密闭后进行超声萃取。超声完毕后,需要将萃取溶剂方便的倾倒出来,通过浓缩过滤等操作,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但是现阶段,分析化学实验室中,并没有合适的用于模拟重油污染水产品的容器,或大小不合适,或不具备透气的分隔装置,如烧杯、烧瓶等常规分析用玻璃仪器都难以满足要求。因此,设计一种专门应用于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的两用瓶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水产品疑似重油污染检测时,缺少合适的容器的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所述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包括:瓶体、主瓶口、溶剂瓶口I、溶剂瓶口II、搁板架、搁板和蒸发皿,所述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均为圆形,其外侧壁上均刻有螺纹,并分别配有与之旋合的瓶盖;当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上的瓶盖均旋紧时,瓶体内呈密闭空间;所述搁板为圆形,中间设有搁板孔,所述瓶体内壁上设有搁板架,所述搁板置于搁板架上;所述蒸发皿为圆形,所述蒸发皿的直径小于所述主瓶口的直径。优选地,所述主瓶口的直径为10-12cm,所述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的直径为1-2cm,所述蒸发皿的直径为5-7cm。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搁板和搁板架结构,较好的解决了重油模拟实验中,需要将重油和水产品分离,并且重油在下和水产品在上的难题;搁板孔能够保证重油挥发性成分通过孔隙弥漫至整个密闭瓶体空间;当模拟重油污染实验时,将搁板和蒸发皿放置上,重油放在蒸发皿中,便于清洗;当进行溶剂萃取操作时,将搁板和蒸发皿取出,直接将水产品放入瓶体底部,加入萃取溶剂,超声后,将萃取溶剂从溶剂瓶口倒出,一体两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主视图(重油污染模拟实验状态)。图2显示为本技术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搁板示意图(溶剂萃取状态)。图3显示为本技术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搁板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蒸发皿示意图。1、瓶体,2、主瓶口,3、溶剂瓶口I,4、溶剂瓶口II,5、搁板架,6、搁板,6.1、搁板孔,7、蒸发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一种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包括:瓶体、主瓶口、溶剂瓶口I、溶剂瓶口II、搁板架、搁板和蒸发皿,所述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均为圆形,其外侧壁均刻有螺纹,并分别配有与之旋合的瓶盖;当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上的瓶盖均旋紧时,瓶体内呈密闭空间;所述搁板为圆形,中间设有搁板孔,所述瓶体内壁上设有搁板架,所述搁板置于搁板架上;所述蒸发皿为圆形,所述蒸发皿的直径小于所述主瓶口的直径,所述主瓶口的直径为10cm,所述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的直径为1cm,所述蒸发皿的直径为5cm。实施例2一种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包括:瓶体、主瓶口、溶剂瓶口I、溶剂瓶口II、搁板架、搁板和蒸发皿,所述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均为圆形,其外侧壁均刻有螺纹,并分别配有与之旋合的瓶盖;当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上的瓶盖均旋紧时,瓶体内呈密闭空间;所述搁板为圆形,中间设有搁板孔,所述瓶体内壁上设有搁板架,所述搁板置于搁板架上;所述蒸发皿为圆形,所述蒸发皿的直径小于所述主瓶口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品重油污染模拟实验和溶剂萃取两用装置包括:瓶体、主瓶口、溶剂瓶口I、溶剂瓶口II、搁板架、搁板和蒸发皿,所述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均为圆形,其外侧壁均刻有螺纹,并分别配有与之旋合的瓶盖;当主瓶口、溶剂瓶口I和溶剂瓶口II上的瓶盖均旋紧时,瓶体内呈密闭空间;所述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桂林罗忻赵波牛增元孙忠松周龙龙张雪琰刘泉庄琦史悦芬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尹桂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