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桂林专利>正文

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及其在微塑料鉴定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94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及其用途,包括:套装箱、隔板、滤纸、定位贴纸和镊子,所述套装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隔板位于箱体内,并将箱体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滤纸和定位贴纸分别位于左箱体和右箱体内,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所述镊子置于隔板顶部;所述定位贴纸的长度为2‑4毫米,并提供了该套装在红外显微镜测定微小样品中的用途和方法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所需要的部件和材料都是检测实验室常规配备;(2)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3)优点明显,可有效解决红外显微镜下对微塑料颗粒定性时,难以寻找样品位置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及其在微塑料鉴定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纸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及其在微塑料鉴定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红外显微镜是在显微镜观察被测样品的外观形态或物理微观结构的基础上,直接测试样品某特定微小部位的化学结构,得到该微区物质的高质量红外谱图。它结合了微区观察和红外测量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显微镜的应用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1)聚合物有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2)在微区分析中的应用:显微红外主要特点是可以在毫克或微克级上对固体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基本上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式,在微区分析中可发挥重大作用。一是微小颗粒的测定,二是微小斑点的测定,例如分析一块媒炭样品表面上或明或暗的不同微小斑点,三是微量污染物的测定,例如在精密的电子设备中一个微小的接触点的镀层上发现一颗约1~2ng的微粒,经红外显微镜测定,可以确定物质。(3)在生化物质研究中的应用:一是对动、植物细胞组织的分子结构变化的研究非常有效,二是对药物在细胞内分部情况的研究。(4)在珠宝行业中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一是测定宝石中包裹体内水、CO2等物质,二是无损测定宝石内或裂纹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的专利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其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被广泛的使用在生活生产各个领域,但大规模的塑料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统计,每年全球会生产超过3亿吨的塑料,而10%的塑料垃圾会进入海洋中,如果不改善相关的处理废弃塑料的基础设施,预计到2025年,进入海洋的废弃塑料将会增加一个数量级。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对于海洋中塑料污染的相关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直到21世纪,人们才注意到这些塑料垃圾将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自2011年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开始关注到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2014年的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UNEP发布了《UNEPYearBook2014》以及《ValuingPlastic》,报告指出,海洋中日益增长的塑料垃圾已经对海洋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0亿美元。随之带来的微塑料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塑料颗粒经过太阳辐射、风化、机械磨损、海水侵蚀等过程,会由大尺寸塑料分解成粒径更小的塑料碎片,当粒径小于5mm的时我们称之为微塑料。微塑料粒径较小具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被环境降解的特性,因此可能会在水体环境中存在上百年甚至更久。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经成为海洋污染的热点研究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利用红外显微镜对微塑料进行定性鉴别时,存在以下问题:微塑料颗粒太小,肉眼几乎无法分辨,需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后,再到红外显微镜下进行定性分析。但是,在转换到红外显微镜下后,检测人员又需要重新寻找塑料颗粒的位置,然后进行点扫描检测,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以解决微塑料颗粒鉴定时,微塑料颗粒难以定位和观察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包括:套装箱、隔板、滤纸、定位贴纸和镊子,所述套装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隔板位于箱体内,并将箱体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滤纸和定位贴纸分别位于左箱体和右箱体内,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所述镊子置于隔板顶部;所述定位贴纸的长度为2-4毫米。优选地,所述定位贴纸为自粘标签纸,其表面带有唯一性标记。优选地,所述定位贴纸的外部轮廓为箭头形,所述唯一性标记在箭头形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定位贴纸上印刷的唯一性标记选自数字、字母或者其组合。优选地,所述滤纸包括玻璃纤维滤纸、定性滤纸、定量滤纸、定性层析分析滤纸、定量层析分析滤纸等。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在微塑料属性鉴定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中的镊子,取出一片滤纸,对含有微塑料样品的水样进行抽滤;(2)抽干后,用镊子取出滤纸,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镜头下微塑料颗粒位置,并用镊子取一片定位贴纸,黏贴到微塑料样品颗粒附近;(3)用镊子将滤纸转移至红外显微镜下,并通过显微ATR附件,对已经通过定位贴纸标记的微塑料颗粒进行定性检测。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所需要的部件和材料都是检测实验室常规配备;(2)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3)优点明显,可有效解决红外显微镜下对微塑料颗粒定性时,难以寻找样品位置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主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俯视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中定位贴纸的示意图。1.套装箱、2.隔板、3.滤纸、4.定位贴纸、5.镊子、1a.箱盖、1b.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包括:套装箱、隔板、滤纸、定位贴纸和镊子,所述套装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隔板位于箱体内,并将箱体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滤纸和定位贴纸分别位于左箱体和右箱体内,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所述镊子置于隔板顶部;所述定位贴纸的长度为2-4毫米。所述定位贴纸为自粘标签材料,其表面印刷有唯一性标记或空白。所述定位贴纸的外部轮廓为箭头形,所述唯一性标记在箭头形的内部。所述定位贴纸上印刷的唯一性标记选自数字、字母或者其组合。当定位贴纸表面空白时,可以通过手写方式,作特殊标记。所述滤纸包括玻璃纤维滤纸、定性滤纸、定量滤纸、定性层析分析滤纸、定量层析分析滤纸等。上述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在微塑料属性鉴定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中的镊子,取出一片滤纸,对含有微塑料样品的水样进行抽滤;(2)抽干后,用镊子取出滤纸,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镜头下微塑料颗粒位置,并用镊子取一片定位贴纸,黏贴到微塑料样品颗粒附近;(3)用镊子将滤纸转移至红外显微镜下,并通过显微ATR附件,对已经通过定位贴纸标记的微塑料颗粒进行定性检测。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包括:套装箱、隔板、滤纸、定位贴纸和镊子,所述套装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隔板位于箱体内,并将箱体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滤纸和定位贴纸分别位于左箱体和右箱体内,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所述镊子置于隔板顶部;所述定位贴纸的长度为2-4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包括:套装箱、隔板、滤纸、定位贴纸和镊子,所述套装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隔板位于箱体内,并将箱体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滤纸和定位贴纸分别位于左箱体和右箱体内,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箱体高度,所述镊子置于隔板顶部;所述定位贴纸的长度为2-4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贴纸为自粘标签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贴纸表面带有唯一性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显微镜配套滤纸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贴纸的外部轮廓为箭头形,所述唯一性标记在箭头形的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桂林梁洁徐颖张雪琰牛增元周龙龙刘泉庄琦
申请(专利权)人:尹桂林徐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