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03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包括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连接杆从底部倒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结构相同,顶部设有进料口、压力缓冲装置和搅拌电机,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固定于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内侧壁,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底部通过管路连接三通阀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剩余一端连接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多次重复萃取,萃取过程机械化程度高,使用后易清洗,有效提高了萃取效率,安全性高,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萃取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萃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萃取是化学、生物工程中提纯和提取有效成分的重要工艺之一,萃取系统包括溶解有被萃取物质的萃取液和萃取剂,萃取液与萃取剂互不相溶,利用被萃取物质在萃取液及萃取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被萃取物质到萃取剂的转移,再进行分离操作即可。通常情况下,一次萃取很难对某一样品萃取完全,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萃取分离操作,当萃取剂在萃取液上层分层时,传统萃取装置中多次萃取操作为:一次萃取分层后,先将下层萃取液从萃取装置中分离转移至其它容器,再将上层萃取剂分出,然后将上述其它容器中已被分出的萃取液倒回萃取装置,加入一定量萃取剂进行二次重复萃取,重复上述步骤可进行三次及以上萃取。很显然,该操作相对繁琐,萃取液转移次数较多,增加了被萃取物质损失的风险。可进行多次重复萃取装置相关技术较少,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547759.6、CN20172049951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二次萃取分液漏斗,用该装置对同一样品进行三次及以上的重复萃取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该装置在萃取需要人工手动振摇,费时费力,萃取剂与萃取液是否摇匀不好把握,且在振摇时需要及时进行排气操作,避免装置内压力增大,发生萃取装置炸裂的危险,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38233.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二次萃取分液漏斗,该装置可以把液体很准确的区分开并防止溢出,但仅限于实验室小批量应用,且该装置在多次重复萃取操作方面也存在困难,同时该装置较复杂,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多次重复萃取,萃取过程机械化程度高,萃取效率高,安全性高,使用后易清洗,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萃取反应装置。为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包括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连接杆从底部倒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结构相同,顶部设有进料口、压力缓冲装置和搅拌电机,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固定于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内侧壁,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底部通过管路连接三通阀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剩余一端连接出料管;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两组U型连杆进行固定,所述U型连杆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板与转轴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翻转装置,所述支撑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加热装置通过信号线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底部设有进气口,内部设有缓冲隔板和弹性缓冲件,顶部设有安全顶盖,所述弹性缓冲件固定于缓冲隔板和安全顶盖间,所述安全顶盖上方设有泄压阀。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右支撑板上,所述翻转装置上设有保护罩。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外壁覆有保温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是两个独立的、结构相同的萃取反应器与三通阀连通组合,可进行多次重复萃取,萃取过程机械化程度高,且萃取反应器设有加热装置,有效提高了萃取效率,压力缓冲装置保证了萃取过程的安全性;2、本技术装置简单,使用后易清洗,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萃取反应器,2-第二萃取反应器,3-连接杆,4-进料口,5-压力缓冲装置,6-搅拌电机,7-密封盖,8-搅拌装置,9-加热装置,10-三通阀,11-出料管,12-U型连杆,13-转轴,14-支撑板,15-翻转装置,16-底座,17-温度控制器,18-保温材料,51-缓冲室,52-进气口,53-缓冲隔板,54-弹性缓冲件,55-安全顶盖,56-泄压阀,151-第一齿轮,152-第二齿轮,153-齿条,154-驱动电机,155-支撑架,156-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通过连接杆3从底部倒置相连接,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结构相同,顶部设有进料口4、压力缓冲装置5和搅拌电机6,进料口4上设有密封盖7,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内部设有搅拌装置8和加热装置9,搅拌装置8与搅拌电机6连接,加热装置9固定于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内侧壁,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底部通过管路连接三通阀10的两端,三通阀10的剩余一端连接出料管11;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通过两组U型连杆12进行固定,U型连杆12与转轴13固定连接,转轴13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4转动连接,右侧支撑板14与转轴13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翻转装置15,支撑板14固定于底座16上,底座16上部设有温度控制器17。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外壁覆有保温材料18。加热装置9通过信号线与温度控制器17相连接。如图2所示,压力缓冲装置5包括缓冲室51,缓冲室51底部设有进气口52,内部设有缓冲隔板53和弹性缓冲件54,顶部设有安全顶盖55,弹性缓冲件54固定于缓冲隔板53和安全顶盖55之间,安全顶盖55上方设有泄压阀56。萃取过程中,当挥发气体产生时,通过进气口52进入缓冲室51,气体压力通过缓冲隔板53和弹性缓冲件54得到有效缓冲,避免对萃取反应器压力损伤,当萃取反应结束后,可通过泄压阀56进行泄压,有效解决了传统萃取过程中需要多次、及时的排气的问题。如图3所示,翻转装置15包括第一齿轮151,第一齿轮151与转轴13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51与第二齿轮152通过齿条153传动连接,第二齿轮152与驱动电机1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54底部设有支撑架155,支撑架155固定于右侧支撑板14上,翻转装置15上设有保护罩156。进行翻转操作时,控制驱动电机154使得第二齿轮152转动,第二齿轮152通过齿条153带动第一齿轮151的转动,进而带动转轴13的转动,实现第一萃取反应器1和第二萃取反应器2的翻转。当萃取剂在萃取液上层分层时,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打开第一萃取反应器1的密封盖7,向第一萃取反应器1中投入萃取液及萃取剂,通过温度控制器17对加热装置9设置一定的萃取温度,开启搅拌电机6,搅拌萃取过程中,压力缓冲装置5保证了第一萃取反应器1内的压力安全稳定,一定时间后停止搅拌,静置分液后,控制三通阀10先将下层萃取液分入第二萃取反应器2,再通过三通阀14由出料管11排出上层含有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连接杆从底部倒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结构相同,顶部设有进料口、压力缓冲装置和搅拌电机,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固定于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内侧壁,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底部通过管路连接三通阀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剩余一端连接出料管;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两组U型连杆进行固定,所述U型连杆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板与转轴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翻转装置,所述支撑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温度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连接杆从底部倒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结构相同,顶部设有进料口、压力缓冲装置和搅拌电机,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固定于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内侧壁,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底部通过管路连接三通阀的两端,所述三通阀的剩余一端连接出料管;所述第一萃取反应器和第二萃取反应器通过两组U型连杆进行固定,所述U型连杆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板与转轴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翻转装置,所述支撑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温度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环迪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