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25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涉及轨道探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探测修复车以及设置于所述探测修复车上的探测机构、增材机构和减材机构,所述探测修复车用于在轨道上行走,所述探测机构用于探测导轨的损伤信息,所述增材机构包括第一机器人、热源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第一机器人上设有加工头,所述热源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加工头配合进行增材作业,所述减材机构包括第二机器人和邻近所述第二机器人设置的刀库,所述刀库搭载有加工工具,所述第二机器人适于切换所述加工工具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通过上述系统进行轨道的探伤修复,提高了修复效果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探伤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轨道包括两导轨,导轨是所有轨道走行设备的载体,它直接与轨道列车车轮接触,承受上部传来的压力,极易产生受损,如裂纹、擦伤、轨底破碎、轨头磨耗、轨头压溃、剥离、铸蚀等,因此,为了列车运行的安全,需要经常对导轨进行探伤和修复,但目前铁路轨道的探伤和修复过程是分别进行的,且以人工作业为主,因此,现有的轨道修复方式的修复效率较低,修复效果较差,且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较差,安全得不到确切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轨道整体的修复效率较低以及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包括探测修复车以及设置于所述探测修复车上的探测机构、增材机构和减材机构,所述探测修复车用于在轨道上行走,所述探测机构用于探测导轨的损伤信息,所述增材机构包括第一机器人、热源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第一机器人上设有加工头,所述热源机构、所述送料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修复车(1)以及设置于所述探测修复车(1)上的探测机构、增材机构(3)和减材机构(4),所述探测修复车(1)用于在轨道上行走,所述探测机构用于探测导轨(9)的损伤信息,所述增材机构(3)包括第一机器人(31)、热源机构(32)和送料机构(33),所述第一机器人(31)上设有加工头(311),所述热源机构(32)、所述送料机构(33)和所述加工头(311)配合进行增材作业,所述减材机构(4)包括第二机器人(41)和邻近所述第二机器人设置的刀库(5),所述刀库(5)搭载有加工工具,所述第二机器人(41)适于切换所述加工工具以进行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修复车(1)以及设置于所述探测修复车(1)上的探测机构、增材机构(3)和减材机构(4),所述探测修复车(1)用于在轨道上行走,所述探测机构用于探测导轨(9)的损伤信息,所述增材机构(3)包括第一机器人(31)、热源机构(32)和送料机构(33),所述第一机器人(31)上设有加工头(311),所述热源机构(32)、所述送料机构(33)和所述加工头(311)配合进行增材作业,所述减材机构(4)包括第二机器人(41)和邻近所述第二机器人设置的刀库(5),所述刀库(5)搭载有加工工具,所述第二机器人(41)适于切换所述加工工具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包括两套探测装置(2),当所述探测修复车(1)于所述轨道上行走时,两套所述探测装置(2)的正下方分别为轨道的两条导轨(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2)包括传输件(21)和探伤件(22),所述探测修复车(1)包括承载台(11)以及设于所述承载台(11)下表面的走行轮机构(12),所述传输件(21)固定于所述承载台(11)的下表面,所述探伤件(22)设于所述传输件(21)的前方,并相对所述承载台(11)凸出,所述探伤件(22)用于探测所述导轨(9)的损伤信息,所述传输件(21)用于传输所述导轨(9)的损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机器人的增减一体化在轨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套所述探测装置(2)的所述传输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贵军张理郭震韩冰陈立佳卢隆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