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13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自动化打标设备技术领域。打标系统,包括:工作台及设于工作台上的:开料机构,开料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之间的间隔处形成扫描打标位;打标检测机构,其包括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打标机构包括打标部,读码机构包括读码部,打标部和读码部均设于扫描打标位的上方;料盒,包括合格产品料盒,合格产品料盒后接于收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集上料、切料、打标、读码及下料于一身,且通过在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之间设置扫描打标位,实现了多功能的集成,集成性高,整装系统的各部件得以达成较为精简的设置,同时各个流程的效率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打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打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FPC软板的类型多、生产量大、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设备种类和人力需求密集,为满足其生产及智能化管控发展需求,需要导入智能化系统软件进行管理。为实现FPC软板的生产制程信息与智能化系统对接的目的,要求每张FPC板上具备独立的身份识别标识,且能通过扫描方式识别输入系统以减少人为操作,即需在每张FPC软板上制作出可含制程流水号信息的二维码。因此,需要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打标机对其进行打标操作。现有技术中,很少可以见到可以实现集上料、打标、读码检测以及下料全程自动化为一身的打标系统。申请号为202010921729.8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全程自动化的二维码打标系统,但即使打标的全程自动化得以实现,多功能的堆积会使整装设备中所设置的部件过于繁杂。另一方面,由于打标系统整体设置集成度不高,导致了上料、打标、读码检测以及下料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的打标系统仍不能满足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标系统,其能够实现打标全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实现了多功能的集成,集成性高,同时整装系统的各部件得以达成较为精简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打标系统的使用方法,利用该打标系统进行打标操作并提供优选的开料打标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打标系统,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开料机构,所述开料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和所述收料机构之间的间隔处形成扫描打标位;打标检测机构,其包括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所述打标机构包括打标部,所述读码机构包括读码部,所述打标部和所述读码部均设于所述扫描打标位的上方;料盒,包括合格产品料盒,所述合格产品料盒后接于所述收料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扫描打标位处设有用于保持产品平整的压平机构和/或用于吸附固定产品和除尘的吸附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分别安装至所述切料机构送料出口侧的两安装块,所述两安装块之间连接有滑杆或滑轨,所述滑杆或滑轨之上滑动设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上表面设有吸气孔,所述吸附块一侧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外接负压气源。进一步地,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安装至所述收料机构上,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切料机构的切料出口处,所述压板上设有供产品部分露出以打标读码的缺口,所述压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第一翘起部和第二翘起部,所述第一翘起部和所述第二翘起部平行设置且朝向产品输入侧。进一步地,所述料盒还包括隔板料盒,所述打标系统还包括用于搬运所述隔板料盒内的隔板至所述合格产品料盒的搬运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料盒上的搬运安装架、滑动设于所述搬运安装架上的活动板、设于所述搬运安装架上且驱动所述活动板左右滑动的第一驱动模组、安装于所述活动板上的第二驱动模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的驱动输出端相连的吸盘模组,所述第二驱动模组驱动所述吸盘模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打标机构和所述读码机构一体化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开料机构还包括在所述切料机构的前方依次设置的用于放置产品料卷和放料的放卷机构以及输送产品料条至所述切料机构的送料机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平行排列设置的动辊和定辊,所述动辊的一侧设有动力源,所述定辊的两端分别驱动连接有间隙调整驱动源。此外,还有一种上述打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开料步骤,将产品置于开料机构上,产品通过切料机构后,在扫描打标位停止;打标步骤,打标机构开始对上述停于扫描打标位的产品进行打标操作;读码步骤,打标操作结束后,读码机构对上述打标机构打标后的产品进行读码操作;第一裁切步骤,若上述读码步骤中读码合格,上述开料机构带动产品通过收料机构并运行至所需长度后,其他所有机构停止运行,上述切料机构开始裁切;收料步骤,上述切料机构裁切完成后,上述收料机构开始运行,并带动裁切完成的产品至合格产品料盒;第二裁切步骤,若上述读码步骤中读码不合格,上述开料机构带动料驱动回转,由人工对上述打标机构打标处裁切并取出废料,复位后继续当前流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集上料、切料、打标、读码及下料于一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产品读码不合格时,采取开料机构回转并切除废料的方式,无需另外设置不合格产品料盒,同时通过在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之间设置扫描打标位,与现有技术中额外增设传送带以供扫描打标相比,节省了工位流转所需的时间,进而各机构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整个上料、打标、读码检测以及下料流程的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多功能的集成,集成性高,同时整装系统的各部件得以达成较为精简的设置。(2)本专利技术将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一体化设置,无论是将读码机构容纳于打标机构的内部,还是通过将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共同设置在滑动板上,与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设置相比,都可以有效地缩减整装系统所占据的空间,同时两者一体化的设置,同步性更高,使得读码机构在打标机构打标完成后即能开始读码,打标读码的效率得以提升。(3)本专利技术由于压平机构的存在,使得产品料条在通过扫描打标位时,压平机构能够保持产品料条平整送料,保证料条送料时的方向和角度,避免了此处产品的零乱或翘起,并且在压平机构上设置有缺口露出部分产品供打标读码使用,十分有利于打标读码操作;此外,在扫描打标位处的产品之下设置吸附机构,并且吸附机构处吸附块移动设置,可以对待打标读码的产品移动进行除尘,保证了产品的洁净,还能将产品吸附固定,避免了产品褶皱现象的产生。压平机构和吸附机构的共同配合,保证了打标和读码操作高质高量地持续进行,保证了打标和读码过程中的高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开料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打标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位置调节模块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读码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读码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开料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料机构去除裁切模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n开料机构,所述开料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和所述收料机构之间的间隔处形成扫描打标位;/n打标检测机构,其包括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所述打标机构包括打标部,所述读码机构包括读码部,所述打标部和所述读码部均设于所述扫描打标位的上方;/n料盒,包括合格产品料盒,所述合格产品料盒后接于所述收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
开料机构,所述开料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和所述收料机构之间的间隔处形成扫描打标位;
打标检测机构,其包括打标机构和读码机构,所述打标机构包括打标部,所述读码机构包括读码部,所述打标部和所述读码部均设于所述扫描打标位的上方;
料盒,包括合格产品料盒,所述合格产品料盒后接于所述收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打标位处设有用于保持产品平整的压平机构和/或用于吸附固定产品和除尘的吸附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分别安装至所述切料机构送料出口侧的两安装块,所述两安装块之间连接有滑杆或滑轨,所述滑杆或滑轨之上滑动设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上表面设有吸气孔,所述吸附块一侧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外接负压气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安装至所述收料机构上,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切料机构的切料出口处,所述压板上设有供产品部分露出以打标读码的缺口,所述压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第一翘起部和第二翘起部,所述第一翘起部和所述第二翘起部平行设置且朝向产品输入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还包括隔板料盒,所述打标系统还包括用于搬运所述隔板料盒内的隔板至所述合格产品料盒的搬运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料盒上的搬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君徐鹏辉闫海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