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居斌专利>正文

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10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搅拌组件,且管体的两端均设有防漏组件,一个防漏组件与储油箱连接,另一个防漏组件用于与待检查的机泵相连并将机泵内的油通过管体引入储油箱中,储油箱的底部设有出油嘴;防漏组件包括接头和塞部,接头内具有圆形凹腔,管体的端部套设有橡胶软垫圈,橡胶软垫圈过盈配合安装于圆形凹腔内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绕其一周分布有多个叶片,叶片以转动轴为圆心可形成圆形的运动轨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漏组件、防堵组件以及储油箱,实现防漏、防堵、油杂分离,油质观察等功能,进而解决对机泵的轴承箱放油时润滑油易漏出、造成污染以及杂质不好脱出的问题。出的问题。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领域机泵油质检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化、医药、电力等生产装置机泵作为输送介质的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日常运行中要定期对机泵的润滑油油位、油质进行检查,从而大致判断机泵润滑油状况,油位检查通过有机玻璃看窗或补油油杯判断油位,油质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用一根透明软管插入机泵加油口用皮囊抽出油检查、二是松开机泵的轴承箱底部放油堵头放少许油检查,另外在检修或换油时要通过松开轴承箱下部丝堵放空机泵轴承箱中的润滑油。
[0004]以上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检查油质时导致抽不到轴承箱底部的油;容易造成润滑油漏出污染环境;放油时即使用接油盘进行接油也容易造成润滑油漏到接油容器外的情况,对现场环境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轴承箱中出现积水、杂质时不好判断和脱出操作复杂,检查润滑油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旨在解决对机泵的轴承箱放油时润滑油易漏出造成污染以及杂质不好脱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搅拌组件,且管体的两端均设有防漏组件,其中一个防漏组件与储油箱连接,另一个防漏组件用于与待检查的机泵相连并将机泵内的油通过管体引入储油箱中,储油箱的底部设有出油嘴;
[0007]防漏组件包括用于与管体相连的接头和用于插入机泵或储油箱的塞部,接头内具有可供管体端部插入的圆形凹腔,管体的端部外周还套设有橡胶软垫圈,橡胶软垫圈过盈配合安装于圆形凹腔内,塞部的内部具有与圆形凹腔连通的过油通道,塞部的外周供机泵或储油箱的油口插拔连接;
[0008]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管体内对应圆形凹腔位置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穿出接头,转动轴位于管体内的轴体上绕其一周分布有多个叶片,叶片以转动轴为圆心可形成圆形的运动轨迹。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头对应圆形凹腔的外周上套设有密封垫。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有手柄。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储油箱内设有过滤网,储油箱的顶部设有箱盖,且储油箱上开有用于观察储油箱内油质的视窗。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油嘴上设有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在管体的两端设置防漏组件,防漏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圆形空腔的接头和可插入机泵或导油管的塞部,并且接头上设有密封垫,管体通过橡胶软垫圈圈与圆形凹腔插拔连接,塞部的外周供机泵或储油箱插拔连接,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结构,避免接换机泵轴承箱的油时易漏的问题;
[0015]2)本技术的管体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叶片,转动轴的端部依次穿出管体和接头,可以加强管体和接头的连接,同时通过转动轴可对管体内的油质进行搅拌,避免杂质堵塞管体以及使杂质快速沉淀进入储油箱;
[0016]3)本技术的储油箱上开有视窗,便于观察箱体的油质情况,并且在储油箱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可将杂质过滤,在放油结束后,可将储油箱从管体上拆卸,将杂质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是本技术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接头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的A-A面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1、管体,2、接头,201、圆形凹腔,3、塞部,301、过油通道,4、密封垫,5、橡胶软垫圈,6、转动轴,7、叶片,8、储油箱,801、视窗,802、过滤网,803、箱盖,804、出油嘴,805、阀门,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附图,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内设有搅拌组件,管体1的一端通过防漏组件可插入待检查的机泵轴承箱中并将轴承箱中的油通过管体1引入储油箱8。
[0024]防漏组件包括接头2,接头2为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圆形凹腔201,接头2的外壁固定设有可插入机泵或储油箱8的塞部3,塞部3的内部具有空心的过油通道301,过油通道301与圆形凹腔201连通,接头2通过塞部3与机泵的轴承箱或储油箱8插拔式连接,塞部3的直径应大于轴承箱底部和储油箱8上的油孔的直径,从而将塞部3很好的塞入并保证密封性,管体1的端部设有橡胶软垫圈5,同样的,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橡胶软垫圈5需设的较厚,既管体1的端部加上橡胶软垫圈5的总直径大于圆形凹腔201,才能保证将管体1“塞进去”的插拔式连接方式,当然此处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螺纹连接,并将橡胶软垫圈5铺设均匀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性。
[0025]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两端穿出接头2,转动轴6位于管体1内的轴体上绕其一周分布有多个叶片7,叶片7以转动轴6为圆心可形成圆形的运动轨迹,关于转动轴6和管体1的密封为管体1端部设有的橡胶软垫圈5,关于转动轴6和接头2的密封为接头外圆周面上设有的密封垫4,为了保证密封性,还可在转动轴6和管体1以及转动轴6和接头2之间
加设密封圈,转动轴6的端部,既位于接头2外的转动轴6轴体与手柄9连接,转动轴6还可加固接头2与管体1的连接,增强稳定性。
[0026]储油箱8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过滤油中杂质的过滤网802,储油箱8的底部设有出油嘴804,出油嘴804上设有阀门805,并通过调节开关控制阀门805的开合,以将储油箱8的油放出,储油箱8为透明材质,并可在储油箱8外部套设金属壳,在金属壳上开设视窗801,便于观察油质,金属壳的顶部和储油箱8对应一体设有箱盖803,便于排除杂质。
[0027]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接头2和塞部3一体连接,最终形成了从上方接头2依次到管体1、下方接头2、储油箱8的整体结构,从而实现防漏、防堵、油杂分离的一体式结构,在使用时,将上方接头2的塞部3插入机泵的轴承箱中,将油引入管体1,此时可转动手柄9,使叶片7转动将杂质沉入油底,最终油液进入储油箱8,杂质分离在过滤网802上,可在储油箱8中观察油质,并可通过出油嘴804出油进行油质检查,储油箱8可拆卸,便于清理过滤网802上的杂质,或在该装置还在引导机泵的轴承箱中的油液时,也可打开储油箱8的箱盖803,清理过滤网802上的杂质,实现油杂分离,最后该装置的接头2、管体1、储油箱8均拆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泵常规油质防漏式辅助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内设有搅拌组件,且管体(1)的两端均设有防漏组件,其中一个防漏组件与储油箱(8)连接,另一个防漏组件用于与待检查的机泵相连并将机泵内的油通过管体(1)引入储油箱(8)中,储油箱(8)的底部设有出油嘴(804);防漏组件包括用于与管体(1)相连的接头(2)和用于插入机泵或储油箱(8)的塞部(3),接头(2)内具有可供管体(1)端部插入的圆形凹腔(201),管体(1)的端部外周还套设有橡胶软垫圈(5),橡胶软垫圈(5)过盈配合安装于圆形凹腔(201)内,塞部(3)的内部具有与圆形凹腔(201)连通的过油通道(301),塞部(3)的外周供机泵或储油箱(8)的油口插拔连接;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管体(1)内对应圆形凹腔(201)位置的转动轴(6),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豫良曹豫新璩建红张晓磊刘江涛王峰李茂生李卫卫吴玉娇马少朴于永波尚胜利田加正王会生郭起
申请(专利权)人:居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