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8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机架、安装在底座机架上的横夹机构和纵夹机构以及安装在底座机架内的除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木板打孔工装台设置了一组纵向夹紧组件代替人工,配合两组横向夹紧组件对木板加持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且稳定性高。通过在定位夹持机构与气缸连接处增加缓冲机构,使得工装台的横向定位柱和纵向定位柱与木板时平稳接触并可靠夹持,确保木板打孔工装台夹持定位时处于工况最理想的状态:夹持力大且无冲击夹持。将调压阀、节流阀均安装在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机架前部,便于人工调节气压以实现调节气动夹紧组件的夹持力,且还设置有除屑组件,保持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清洁。保持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清洁。保持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木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

技术介绍

[0002]木板由于其加工方便,易安装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在制造木质家具、家装的过程中,木板的打孔是较为常见的加工工艺,木板打孔加工前需对其进行定位,以保证打孔精度。
[0003]目前木板打孔定位工装多采用水平横向气动夹持、纵向一端安装2根定位柱的方式,此方式需人工施加纵向力将木板抵在纵向定位柱用于定位,稳定性较差且无法实现全自动生产。气动夹持木板时,对于木板的夹持力不方便控制调节,若夹持力过大对木板的冲击力较大,使木板产生凹坑的外观缺陷,若夹持力小则无法可靠夹持定位木板,从而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能满足需求。
[0004]且木板打孔后会留下大量细小的木屑,当前的木板打孔工装台无木屑回收装置或者木屑回收装置回收效果差,往往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需人工干预来清理木屑,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夹持力不能调节、对木板定位不准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夹持力可以根据木板的大小调节且能够自动清理木屑的木板打孔工装台。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包括底座机架、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上的横夹机构和纵夹机构以及安装在底座机架内的除屑组件;
[0008]所述横夹机构包括通过横接板和导柱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上的至少一组横向夹紧组件,所述横向夹紧组件包括横夹气缸、安装在所述横夹气缸输出端的气缸板、安装在所述气缸板上的至少两个导向轴、安装在所述导向轴端部的横向导向板、安装在所述横向导向板上的横向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板与所述横夹气缸之间的横夹缓冲机构;所述横向固定板通过导柱对称滑动设置有横向调节板;所述横向调节板上安装有横向定位柱;所述横向调节板与所述横向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横向调节板之间、所述连杆与所述横向导向板之间均转动连接;
[0009]所述纵夹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一端的纵向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纵向固定板上的纵向限位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另一端上的纵向夹紧组件;所述纵向夹紧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上的纵夹气缸、安装在所述纵夹气缸输出端的气缸接头、安装在所述气缸接头与纵向导向板之间的纵夹缓冲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导向板上的纵向调节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纵向调节板上的纵向定位柱。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除屑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上的上罩、安装在上罩内壁上
的风刀和波纹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内的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输出碎屑的风管;所述风管从所述底座机架上穿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罩的内壁上安装有LED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夹紧组件为两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纵夹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缸接头与纵向导向板之间的纵向等高螺丝、套设在所述纵向等高螺丝外侧的纵向弹簧以及设置在气缸接头与所述横向固定板之间的纵向液压缓冲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横夹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导向板上的横向等高螺丝、套设在所述横向等高螺丝两端的横向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导向板与所述横向固定板之间的横向液压缓冲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固定板、横向调节板、纵向固定板以及纵向调节板上均紧密分布有螺纹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机架的前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横夹气缸或纵夹气缸的调压阀、电磁阀以及节流阀,所述底座机架的后端安装有用于压缩空气处理的二联件。
[0017]进一步地,所述横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上;所述横接板上垂直设置有纵接顶板。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限位柱和所述纵向定位柱的内部均安装有成对的圆锥滚子轴承。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的木板打孔工装台设置了一组纵向夹紧组件代替人工,配合两组横向夹紧组件对木板加持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且稳定性高。通过在定位夹紧组件与气缸连接处增加缓冲机构,使得工装台的横向定位柱和纵向定位柱与木板时平稳接触并可靠夹持,确保木板打孔工装台夹持定位时处于工况最理想的状态,夹持力大且无冲击夹持,有效避免了木板在夹持过程中出现的夹持不紧或产生凹坑的情况。将横向夹持组件和纵向夹持组件的气路调压阀、节流阀均安装在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机架前部,便于人工调节气压以实现调节气动夹紧组件的夹持力。
[0021]2、本专利技术的木板打孔工装台采用避空设计,打孔工装台采用多组十字交叉的导柱将横向固定板和纵向固定板固定在工装台机架上,中间位置为空腔,配合安装在底座机架上的除屑组件,木屑可轻松掉入漏斗中由外接的抽风除尘机将木屑抽离工装台,保持木板打孔工装台的清洁。且在木板打孔工装台上罩侧边安装LED灯,便于昏暗环境的机器人示教,便于人工作业。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2的主视剖面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夹机构和纵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4的主视图;
[0029]图7是图4的主视剖面图;
[0030]图8是图4的左视剖面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夹缓冲机构的细节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夹缓冲机构的细节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除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底座机架,2、横夹机构,21、横向夹紧组件,211、横夹气缸,212、气缸板,213、导向轴,214、横向导向板,215、横向固定板,216、横夹缓冲机构,2161、横向液压缓冲器,2162、横向等高螺丝,2163、横向弹簧,217、横向调节板,218、横向定位柱,219、连杆,3、纵夹机构,31、纵向固定板,32、纵向限位柱,33、纵向夹紧组件,331、纵夹气缸,332、气缸接头,333、纵向导向板,334、纵夹缓冲机构,3341、纵向等高螺丝,3342、纵向弹簧,3343、纵向液压缓冲器,335、纵向调节板,336、纵向定位柱,4、除屑组件,41、上罩,42、风刀,43、漏斗,44、波纹管,45、风管,46、LED灯,5、接近开关5,6、反射开关,7、螺纹孔,8、控制面板,81、调压阀,82、电磁阀,83、节流阀,84、二联件,9、固定地脚,10、横接板,11、导柱,12、纵接顶板,13、木板,14、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架(1)、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上的横夹机构(2)和纵夹机构(3)以及安装在底座机架(1)内的除屑组件(4);所述横夹机构(2)包括通过横接板(10)和导柱(11)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上的至少一组横向夹紧组件(21),所述横向夹紧组件(21)包括横夹气缸(211)、安装在所述横夹气缸(211)输出端的气缸板(212)、安装在所述气缸板(212)上的至少两个导向轴(213)、安装在所述导向轴(213)端部的横向导向板(214)、安装在所述横向导向板(214)上的横向固定板(215)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板(215)与所述横夹气缸(211)之间的横夹缓冲机构(216);所述横向固定板(215)通过导柱(11)对称滑动设置有横向调节板(217);所述横向调节板(217)上安装有横向定位柱(218);所述横向调节板(217)与所述横向导向板(214)之间设置有连杆(219),所述连杆(219)与所述横向调节板(217)之间、所述连杆(219)与所述横向导向板(214)之间均转动连接;所述纵夹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一端的纵向固定板(31)、安装在所述纵向固定板(31)上的纵向限位柱(32)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另一端上的纵向夹紧组件(33);所述纵向夹紧组件(33)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上的纵夹气缸(331)、安装在所述纵夹气缸(331)输出端的气缸接头(332)、安装在所述气缸接头(332)与纵向导向板(333)之间的纵夹缓冲机构(334)、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导向板(333)上的纵向调节板(335)以及安装在所述纵向调节板(335)上的纵向定位柱(3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板打孔工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屑组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上的上罩(41)、安装在上罩(41)内壁上的风刀(42)和波纹管(44)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机架(1)内的漏斗(43);所述漏斗(43)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输出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