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55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包括阀体(11)、阀盖(7)以及阀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1)与阀盖(7)连接,阀体(11)上设有环形阀座(11-1),环形阀座(11-1)的外侧面装有带凸形齿环的密封圈(19);穿在阀盖(7)支承孔内的套筒轴(4)套装在阀杆(20)上,与阀杆(20)连接的套筒轴(4)在支承孔内作轴向移动,位于阀体(11)内的阀杆(20)装有轴承(18),轴承(18)上固定有轻质材料制成的外阀盘(17),带有倾角的弹片(16)顶在外阀盘(17)的外端面,并由调节件(14)调节弹片(16)的限压压力,外阀盘(17)根据压差在阀杆(20)上轴向移动贴合或脱离环形阀座(11-1)端面的密封圈(19)进行限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atic pressure limiting and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for ultramicro pressure

A ultraminiatured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comprising a valve body, a valve cover (11) (7) and stem (20),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alve body (11) and the valve cover (7) connected to the valve body (11)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seat (11 - 1), (the seat ring 11 - 1) of the sealing ring outer surface is arranged with convex ring gear (19); put on the valve cover (7) sleeve shaft supporting hole (4) is sheathed on the valve stem (20), (20) and valve sleeve shaft connection (4) mov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bearing hole the valve body (11), located in the stem (20)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18), bearing (18) is fixed on the outer disc made of lightweight material (17), with shrapnel angle (16) at the top of the outer disc (17) of the outer surface, and by adjusting element (14 Shrapnel) Regulation (16) pressure limit, the outer disc (17)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in the valve stem (20) on the axial movement of joint or from the annular seat (11 - 1) end of the sealing ring (19) limit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微压力控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密封空间压力比外界大气压高出250Pa~800Pa范围内微小压力进行自动限压的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压力控制阀或限压阀,无论是针对液体或气体,因所控制的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基本是大气压的倍数,故限压阀控制压力都较大,而不能对250Pa~800Pa范围的超微压压力进行控制和调节。如要对这种微小压力进行控制和调节,一般就必须要采用高精度、高成本的传感元件以及一些配套设施,不仅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降低,而且制造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在特定的密封空间内,如高度超净制药车间、防病毒进入的无菌手术室、防生物化学毒气侵入的防护设施、高度防护的人防工事以及军事工程等的特定密封空间环境,为使室外的有毒有害气体无法进入室内,所以必须使室内始终保持相对室外高出800Pa以下的超微压力,使室内人员在承受微小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正常进行工作和生活。这就需要一种灵敏度极高,且成本较低的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使在室内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微压时,自动打开阀门,自动进行减压,以保持室内工作人员能长期工作和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的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对特定密封空间环境内,能对室内人员能承受并需长期保持的超微压力进行自动限压,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制造、使用成本低,限压灵敏度高,限压调节方便的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不需要限压时,能通过手动操作简便地关闭或开启阀门的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与阀盖连接,阀体上设有环形阀座,环形阀座的外侧面装有带凸形齿环的密封圈;穿在阀盖支承孔内的套筒轴套装在阀杆上,与阀杆连接的套筒轴在支承孔内作轴向移动,位于阀体内的阀杆装有轴承,轴承上固定有轻质材料制成的外阀盘,带有倾角的弹片顶在外阀盘的外端面,并由调节件调节弹片的限压压力,外阀盘根据压差与阀杆一起轴向移动贴合或脱离环形阀座端面的密封圈进行限压。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套筒轴和阀杆分别与手轮固定连接,且套筒轴上固连有带弹簧座的内阀盘,在阀盖的支承座内侧与弹簧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阀盖上设有限定阀杆工作位置的定位套,当阀杆向外侧移至最大位置时,内阀盘压在环形阀座的内侧面的密封圈上,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阀杆向外侧移动至中间位置时,内、外阀盘同时离开环形阀座两侧面的密封圈,阀门处于打开位置。所述的定位套与阀盖支承座制成一体或为分体连接结构,定位套的套筒上对称设有限定阀杆三种工作位置的三个轴向槽,转动套筒轴上对称的限位凸块分别卡接在定位套的三个轴向槽内,使阀门处于对应的限压、打开和关闭状态。其中所述的弹片三个以上对称设置,其一端与弹片座连接,且弹片与阀杆中心线的夹角在25°~60°,在弹片座的外侧还具有辅助调节弹片压力的微调螺钉。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优点在于1、通过简单、可靠的结构能对250Pa~800Pa的超微压力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阀杆、安装在阀杆上的外阀盘以及弹片结构,通过与外阀盘相接的弹片对微小的压差进行自动限压控制,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2、灵敏度高。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限压调压阀采用带有倾角的弹片,因此在弹片受力时能按正弦曲线轨迹变化,这样不仅能对250Pa~800Pa范围的超微压力进行限压,而且当外阀盘在限压工作时,本专利技术的弹片不像普通弹簧在受压时,变形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成线性变化,弹片的变形量则是随着压力的增大按正弦曲线轨迹变化而减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限压调压阀能通过弹片使室内超微压在设定范围保持不变,并可达到设定压力偏差值不超过±5Pa的变化,由于限压的灵敏度很高,所以能将使室内的超微压力变化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另外,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带有凸形齿环的密封圈,因此在限压过程中,外阀盘是贴合在凸形齿环上,限压稳定,从而保证调压的高灵敏度。3、限压调节方便。本专利技术采用调节件对弹片的压力进行调节,而且还可通过弹片座外侧的微调螺钉对弹片进一步进行微量的调节,并可随时调节弹片弹力的大小,从而使室内的超微压调节到设定的压力范围内,限压调节结构简单,并能准确、方便地进行调节。4、操作简便。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外双阀盘结构,不仅通过外阀盘和弹片实现自动限压调节,而且通过手动简便操作,依靠内阀盘实现阀门的快速关闭和开启,及时阻断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或使室内外空气畅通,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阀门具有高灵敏度、多功能的特点。5、密封可靠。本专利技术的内阀盘是压在环形阀座内侧面带有凸形齿环的密封圈上,故密封非常可靠。工作原理将本专利技术的阀门安装在与特定的密封空间相通的管路上或直接装在其墙壁上,当室内压力始终高出室外250Pa~800Pa,外阀盘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贴合在密封圈的凸形齿环上,室、内外的空气不流通;当室内超微压力超出设定值时,外阀盘受到的室内压力超过设定的超微压力,室内的气流克服弹片的弹力推开外阀盘,从环形阀座与外阀盘之间的流道内排出室外;当室内的压力低于弹片的弹力时,则外阀盘在弹片的压力作用下重新贴合在密封圈的凸形齿环上,通过外阀盘的轴向运动,使室内超微压始终限定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当室内不需限压时,并需阻断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时,将阀杆外移至至最大位置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连接在套筒轴上的内阀盘紧压在密封圈内侧面的凸形齿环上。当需要室内外空气畅通时,将阀杆调至中间位置,内、外阀盘同时离开环形阀座两侧的密封面,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限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手轮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所示的超微压自动限压调压阀,包括阀体11、阀盖7以及阀杆20。阀体11与阀盖7通过法兰连接,阀体11周边为框架结构,在框架上装在网罩12,以防止外界对弹片的冲击,而影响调压阀的正常工作。阀体11上具有内凸的环形阀座11-1,环形阀座11-1的两个侧面装有带有凸形齿环的密封圈19,该密封圈19可粘接在环形阀座11-1的两侧,或套装在环形阀座11-1上,密封圈19的截面呈“[”形,在密封圈19的两个侧面具有两个以上的凸形齿环,以提高内阀盘10的密封性和外阀盘17的限压稳定性。穿在阀盖7支承孔内的套筒轴4套装在阀杆20上,与阀杆20连接的套筒轴4在支承孔内作轴向移动,见图1~4所示,阀杆20旋接在手轮3上,且阀杆20还旋接有锁帽1和螺母2,而套筒轴4则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手轮3上,通过手轮3使阀杆20和套筒轴4一起作轴向运动,在阀盖7上设有限定阀杆20工作位置的定位套5,位于阀体11内的阀杆20装有轴承18,该轴承为滑动轴承,最好是直线滑动轴承,轴承18上套装有轻质材料制成的外阀盘17,外阀盘17通过其两侧的锁圈或锁紧螺母固定在轴承18上,外阀盘17的厚度可在0.2~1mm之间,带有倾角的弹片16顶在外阀盘17的外端面,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成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汇丰船舶附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