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4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属于钻杆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操作壳以及密封连通在操作壳侧壁的驱动壳,操作壳为上开口,操作壳内底壁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壳内底壁固定有上下贯通的内筒,内筒伸出操作壳的顶部转动套设有棘轮,驱动壳上设置有供棘轮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壳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顶块,液压缸供顶块推动棘轮转动,内筒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钻杆,棘轮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钻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钻杆相互连接效率的效果。连接效率的效果。连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钻杆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地质勘探或钻井采矿时,需要用到钻杆,而钻杆的制造具有相应的长度规格,若钻井的长度较长,需要将多个钻杆进行螺纹连接,使得钻杆相互固定加长钻取长度。
[0003]现有钻杆的相互螺纹连接需要至少两个人分别使用扳手将两个钻杆进行稳固拧动。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的钻杆连接过程中,使用到的人员过多且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钻杆进行相互连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达到提高钻杆相互连接效率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包括操作壳以及密封连通在操作壳侧壁的驱动壳,操作壳为上开口,操作壳内底壁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壳内底壁固定有上下贯通的内筒,内筒伸出操作壳的顶部转动套设有棘轮,驱动壳上设置有供棘轮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壳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顶块,液压缸供顶块推动棘轮转动,内筒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钻杆,棘轮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钻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钻杆相互螺纹连接或已经连接需要拆卸的钻杆时,由于外螺纹与内螺纹为间隙配合,拧紧时外螺纹下侧面与内螺纹上侧面接触拧紧,这时候力值一直增加,当拧松钻杆时消除间隙力值很小,但当间隙消除后外螺纹上侧面与内螺纹下侧面作用时必须用力大于拧紧时的力值才能卸载,此时力值增加这是最大值,当外螺纹克服拧紧力后开始趋于平衡,直至完全拧出,因此在进行钻杆拆卸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棘轮转动,棘轮带动第二固定组件转动,进而使得第二个钻杆进行转动,在第二个钻杆与第一个钻杆拧紧后,启动液压缸使得顶块用力顶动棘轮,液压缸施加的顶力远大于驱动机构施加的转动力,进而使得两个钻杆之间进行最后的加固拧紧,使得两个钻杆之间的螺纹连接更加稳固,达到了提高钻杆相互连接效率的效果。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圆环状的固定盘、限位块和第一夹具,固定盘固定连接在内筒上表面,限位块共有两个且成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盘上表面,第一夹具放置在固定盘上,第一夹具将钻杆夹紧后与限位块抵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盘与限位块固定不动,钻杆插设在固定盘内,将第一夹具固定夹在钻杆上,同时第一夹具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限位块抵接,第二个钻杆转动时,第
一个钻杆通过第一夹具被限位块所限位,进而使得第一个钻杆不动,同时第一夹具能够从钻杆上拆下,使得第一个钻杆的固定十分方便。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卡槽,固定盘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卡槽供卡块插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需要拆卸的两个钻杆已经工作完毕,钻杆上会带有泥土或石粒,通过卡块和卡槽的设置能够将固定盘从内筒上取下,进而使得固定盘和内筒的清理十分方便。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顶板和第二夹具,顶板竖直固定在棘轮上表面,第二夹具夹紧在钻杆上并与顶板抵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夹具固定夹在第二个钻杆上,通过驱动机构或液压缸使得棘轮转动时,棘轮上的顶板推动第二夹具转动,进而能够使得第二钻杆转动,同时第二夹具能够从钻杆上拆下,使得拧管机的使用十分方便。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主动轮、大齿轮,液压马达固定在驱动壳上表面,主动轮位于驱动壳内部并水平固定套设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操作壳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外筒,外筒顶壁与棘轮下表面固定连接,大齿轮固定套设在外筒的侧壁,主动轮与大齿轮啮合传动,大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棘轮的转动轴线共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外筒转动,进而使得外筒带动棘轮转动,使得钻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和拆卸更加高效。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壳侧壁固定有分配阀,液压缸远离操作壳的一端固定有液压泵站,分配阀通过液压管分别与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液压泵站密封连通,分配阀与液压泵站之间的液压管共有两个。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站给分配阀供压,分配阀将液压分配到液压马达和液压缸内,在进行钻杆的螺纹拆卸时,先将液压分配给液压泵使得液压泵先将棘轮顶动,使得钻杆受到最大值的里进行首松,再将有液压分配给液压马达进行后续拆卸,大大提高了拧管机的效率。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外壁开设有放置槽,棘轮与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放置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放置槽内的第二轴承能够使得棘轮在内筒上的转动更加轻松方便,有效防止了内筒与棘轮产生磨损,进而提高了拧管机的使用寿命。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壳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的设置能够减轻拧管机的重量,同时能够降低拧管机的制造成本。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启动液压缸使得顶块用力顶动棘轮,液压缸施加的顶力远大于驱动机构施加的转动力,进而使得两个钻杆之间进行最后的加固拧紧,使得两个钻杆之间的螺纹连接更加稳固,达到了提高钻杆相互连接效率的效果;
[0025]2.通过卡块和卡槽的设置能够将固定盘从内筒上取下,进而使得固定盘和内筒的清理十分方便;
[0026]3.位于放置槽内的第二轴承能够使得棘轮在内筒上的转动更加轻松方便,有效防
止了内筒与棘轮产生磨损,进而提高了拧管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为显示驱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6是为显示卡块与卡槽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中,1、操作壳;11、操作孔;2、驱动壳;21、减重孔;22、液压缸;221、顶块;23、液压泵站;24、分配阀;3、内筒;31、棘轮;32、第二轴承;321、轴承架;3211、转动槽;322、滚针;33、卡槽;34、放置槽;4、第一轴承;41、上顶片;411、内圈扣合板;412、外圈扣合板;42、下底片;421、轴承槽;43、滚珠;5、驱动机构;51、液压马达;52、主动轮;53、大齿轮;6、第一固定组件;61、固定盘;611、卡块;62、限位块;63、第一夹具;7、第二固定组件;71、顶板;72、第二夹具;8、外筒;9、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壳(1)以及密封连通在操作壳(1)侧壁的驱动壳(2),操作壳(1)为上开口,操作壳(1)内底壁开设有操作孔(11),操作壳(1)内底壁固定有上下贯通的内筒(3),内筒(3)伸出操作壳(1)的顶部转动套设有棘轮(31),驱动壳(2)上设置有供棘轮(31)转动的驱动机构(5),驱动壳(2)上设置有液压缸(22),液压缸(2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顶块(221),液压缸(22)供顶块(221)推动棘轮(31)转动,内筒(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6),第一固定组件(6)用于固定钻杆,棘轮(3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7),第二固定组件(7)用于固定钻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6)包括圆环状的固定盘(61)、限位块(62)和第一夹具(63),固定盘(61)固定连接在内筒(3)上表面,限位块(62)共有两个且成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盘(61)上表面,第一夹具(63)放置在固定盘(61)上,第一夹具(63)将钻杆夹紧后与限位块(62)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卡槽(33),固定盘(6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611),卡槽(33)供卡块(611)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液压拧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7)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皓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威力达探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