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40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涉及化工、化学反应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体和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机、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量器,反应釜体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该反应釜体夹套内设置有温控件,该温控件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反应釜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所述搅拌机构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顶部一侧设置有具有氮气开关电磁阀的氮气管和进料管,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该氮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进料管与流量计量器的出口连通,流量计量器的进口与多个进料分管并联,该进料分管上设置有进料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控制投料、搅拌、反应静置时间及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反应静置时间及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反应静置时间及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


[0001]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用于色浆浮液生产合成,本技术涉及化工、化学反应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色浆浮液合成工序中,反应釜需通入氮气,升温,当反应釜温度升至146℃时,关闭热媒,打开冷媒降温,待温度稳定在146
±
2℃时不再上升后,通过反应釜取样口加入第一批催化剂,反应釜自然升温至180℃开始计时,在180
±
2℃的温度范围内保温30min,然后快速降温至150℃,通过反应釜取样口加入第二批催化剂加料完毕后在150
±
2℃保温计时,保温4h后取样测环氧值,当环氧值达到规定值后,打开滴加釜底阀,将乙二醇丁醚加入到反应釜中,加料完毕关闭滴加釜底阀,反应釜继续降温,当温度降低至120℃时,打开交联剂反应釜底阀,将交联剂快速加入反应釜中,搅拌30min,继续降温,当反应釜温度降至105℃以下时,快速将甲基单乙醇胺真空吸入反应釜中,注意反应釜的放热情况,将反应釜温度升至120℃,保温计时,反应釜在120
±
2℃保温2h后,取样检测参数,在上述生产合成过程中,每一个工序的时间、温度控制需精确,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然而因为反应时间长,现在反应釜都是需人工事先称量好原料和催化剂,在适当的时候加进去,导致工作强度大,并且长期与化学物品直接接触,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反应釜原料、催化剂的投入量及静态反应时间,并且实时监控温度和反应釜内的压力、液位,对温度与压力做有效控制,全自动合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PLC控制器、电机、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量器,所述反应釜体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该反应釜体夹套内设置有温控件,该温控件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所述搅拌机构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反应釜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具有氮气开关电磁阀的氮气管,该氮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应釜体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流量计量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流量计量器的进口与多个进料分管并联,该进料分管上设置有进料电磁阀,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电机、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量器、氮气开关电磁阀、进料电磁阀电性连接。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PLC控制器分别与电机、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量器、冷媒进电磁阀、冷媒出电磁阀、热媒进电磁阀、热媒出电磁阀、进料电磁阀、氮气开关电磁阀电性连接,反应釜体顶部设置有电机和进料管,所述电机与反应釜体内的搅拌轴连接,该搅拌轴的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进料管的一端与流量计量器的一端连通,该流量计量器的另一端与2-6通进料分管连通,所述进料分管上均设置
压力传感器,7-流量计量器,8-冷媒进口管,9-冷媒出口管,10-热媒进口管,11-热媒出口管,12-冷媒进电磁阀,13-冷媒出电磁阀,14-热媒进电磁阀,15-热媒出电磁阀,16-搅拌轴,17-搅拌叶片,18-进料管,19-进料分管,20-进料电磁阀,21-氮气管,22-氮气开关电磁阀,23-出料管,24-反应釜体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PLC控制器2、电机3、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流量计量器7,所述反应釜体1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24,该反应釜体夹套24内设置有温控件,该温控件与PLC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体1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所述搅拌机构与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具有氮气开关电磁阀22的氮气管21,该氮气管2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8,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所述进料管18与流量计量器7的出口连通,所述流量计量器7的进口与多个进料分管19并联,该进料分管19上设置有进料电磁阀20,所述PLC控制器2分别与电机3、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流量计量器7、氮气开关电磁阀22、进料电磁阀20电性连接。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PLC控制器2分别与电机3、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流量计量器7、冷媒进电磁阀12、冷媒出电磁阀13、热媒进电磁阀14、热媒出电磁阀15、进料电磁阀20、氮气开关电磁阀22电性连接,反应釜体1顶部设置有电机3和进料管18,所述电机3与反应釜体1内的搅拌轴16连接,该搅拌轴16的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17,进料管18的一端与流量计量器7的一端连通,该流量计量器7的另一端与2-6通进料分管19连通,所述进料分管19上均设置有进料电磁阀20,该进料分管19连通不同的原料,用于合成时自动输送原料及催化剂,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于高压反应釜的内部,用于采集温度信号,以及向PLC控制器2发送温度信号;所述在反应釜体1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24,该反应釜体夹套24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冷媒进口管8和热媒出口管11,底部分别设置有冷媒出口管9、热媒进口管10,所述冷媒进口管8内设置有冷媒进电磁阀12,热媒出口管11内设置有热媒出电磁阀15,冷媒出口管9内设置有冷媒出电磁阀13,热媒进口管10内设置有热媒进电磁阀14,根据PLC控制器2发出的指令开闭冷媒进电磁阀12、冷媒出电磁阀13、热媒进电磁阀14、热媒出电磁阀15来调整高压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一般冷媒进电磁阀12和冷媒出电磁阀13同时开启或关闭,热媒进电磁阀14和热媒出电磁阀15同时开启或关闭,当进料后,可通过电机3驱动搅拌叶旋转搅拌,搅拌时间可以设定,搅拌温度可以控制,静置反应时间可以控制,反应釜体1内的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6采集信号发送到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再通过氮气开关电磁阀22调整高压反应釜内部的压力;所述PLC控制器2也可用工控机或安装合成软件的电脑替代。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温控件包括冷媒进口管8、冷媒出口管9、热媒进口管10、热媒出口管11,所述冷媒进口管8与反应釜体夹套24的一侧顶部连通,冷媒出口管9与反应釜夹套的另一侧底部连通,所述热媒进口管10与反应釜体夹套24的一侧底部连通,热媒出口管11与反应釜体夹套24的另一侧顶部连通,所述冷媒进口管8上设置有冷媒进电磁阀12,冷媒出口管9上设置有冷媒出电磁阀13,热媒进口管10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合成智能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PLC控制器(2)、电机(3)、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流量计量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24),该反应釜体夹套(24)内设置有温控件,该温控件与PLC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体(1)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所述搅拌机构与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具有氮气开关电磁阀(22)的氮气管(21),该氮气管(2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反应釜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8),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所述进料管(18)与流量计量器(7)的出口连通,所述流量计量器(7)的进口与多个进料分管(19)并联,该进料分管(19)上设置有进料电磁阀(20),所述PLC控制器(2)分别与电机(3)、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流量计量器(7)、氮气开关电磁阀(22)、进料电磁阀(2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段钰裴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伟邦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