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其包括减速机箱体、入力轴、出力轴、太阳轮以及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入力轴通过入力轴承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中;所述出力轴通过出力轴承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中,且出力轴上螺接有用于限位出力轴承的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出力轴之间夹设有弹性圈;所述太阳轮配合于减速机箱体内,且太阳轮与入力轴同轴相连;各行星齿轮可转动的配合于出力轴上,且各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各行星齿轮与减速机箱体的内齿圈也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限位螺母从出力轴上松脱,而且拆卸限位螺母时也十分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行星减速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行星齿轮减速机又称为行星减速机,伺服减速机。现有的行星减速机中,出力轴和入力轴会分别通过出力轴承和入力轴承配合在减速机箱体中,其中出力轴上会螺接有一个限位螺母来限位出力轴承;为防止在高速旋转和振动的情况下出现限位螺母松脱,一般会在限位螺母与出力轴之间灌入胶水,胶水凝固后能避免限位螺母脱落;但是胶水凝固之后,若想拆下限位螺母,则需要对限位螺母和出力轴高温加热,要加热到220℃以上才能使得胶水融化,这造成拆卸限位螺母十分困难松脱,另外对限位螺母和出力轴进行高温加热,容易造成限位螺母和出力轴退火而无法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其能防止限位螺母从出力轴上松脱,而且拆卸限位螺母时也十分方便。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其包括减速机箱体、入力轴、出力轴、太阳轮以及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减速机箱体前后开口,减速机箱体内壁设有内齿圈;所述入力轴通过入力轴承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中;所述出力轴通过出力轴承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中,且出力轴上螺接有用于限位出力轴承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出力轴之间夹设有弹性圈;所述太阳轮配合于减速机箱体内,且太阳轮与入力轴同轴相连;各行星齿轮可转动的配合于出力轴上,且各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各行星齿轮与内齿圈也啮合。
[0006]所述出力轴为中空结构,出力轴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齿轮安装孔,每个齿轮安装孔中可转动的配合有一个行星齿轮;所述太阳轮伸入出力轴中;
[0007]所述限位螺母螺接于出力轴的前端上,所述出力轴承限位于限位螺母和行星齿轮之间。
[0008]所述减速机箱体包括齿轮箱以及端盖;所述齿轮箱前后开口,且齿轮箱内壁形成有所述内齿圈;所述端盖配合于齿轮箱前端开口上,端盖前后开口,且端盖内壁设有向内凸起的挡环;所述入力轴穿过端盖,出力轴穿过齿轮箱;所述出力轴承的外圈限位于挡环和内齿圈之间,出力轴承的内圈限位于限位螺母和行星齿轮之间。
[0009]所述弹性圈为尼龙圈。
[0010]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限位螺母与出力轴之间夹设有弹性圈,这样限位螺母与出力轴螺接时会挤压弹性圈,弹性圈受压会产生一个回弹力给限位螺母和出力轴,以防止限位螺母松脱;而本技术拆卸限位螺母时,只要用力转动限位螺母即可拆下限位螺母,无需对限位螺母和出力轴进行高温加热,拆卸限位螺母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4]标号说明:
[0015]减速机箱体1,齿轮箱101,端盖102,后油封103,前油封104,内齿圈11,挡环12,
[0016]入力轴2,环形卡槽21,入力轴挡沿22,入力轴C形卡环23,
[0017]出力轴3,齿轮安装孔31,限位挡圈32,环形嵌槽33,出力轴挡沿34,出力轴C形卡环35,
[0018]太阳轮4,
[0019]行星齿轮5,销轴51,
[0020]入力轴承6,
[0021]出力轴承7,
[0022]限位螺母8,弹性圈81,
[0023]辅助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其包括减速机箱体1、入力轴2、出力轴3、太阳轮4以及多个行星齿轮5;具体的,所述减速机箱体1前后开口,减速机箱体1内壁设有内齿圈11;所述入力轴2用于与原动机相连,入力轴2通过入力轴承6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1中;所述出力轴3用于与工作机相连,出力轴3通过出力轴承7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1中,出力轴3上螺接有用于限位出力轴承7的限位螺母8;所述太阳轮4配合于减速机箱体1内,且太阳轮4与入力轴2同轴相连;各行星齿轮5可转动的配合于出力轴3上,且各行星齿轮5与太阳轮4啮合,各行星齿轮5与内齿圈11也啮合;配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限位螺母8与出力轴3之间夹设有弹性圈81,限位螺母8与出力轴3螺接时会挤压弹性圈81,弹性圈81受压会产生一个回弹力给限位螺母8和出力轴3,以防止限位螺母8松脱,弹性圈81可采用尼龙圈;而拆卸限位螺母8时,只要用力转动限位螺母8即可拆下限位螺母8,无需对限位螺母8和出力轴3进行高温加热,拆卸限位螺母8更方便。
[0026]配合图1至图3所示,其中所述减速机箱体1包括齿轮箱101以及端盖102;所述齿轮箱101前后开口,且齿轮箱101内壁形成有所述内齿圈11;所述端盖102前后开口,且端盖102配合于齿轮箱101前端开口上,端盖102可通过紧固螺钉来锁固在齿轮箱101上。
[0027]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出力轴3穿过齿轮箱101;所述出力轴3为中空结构,出力轴3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齿轮安装孔31,每个齿轮安装孔31中可转动的配合有一个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可通过销轴51可转动的配合于齿轮安装孔31中,所述太阳轮4伸入出力轴3中,以使得太阳轮4能与行星齿轮5啮合;而所述限位螺母8螺接于出力轴3的前端上,所述出力轴承7限位于限位螺母8和行星齿轮5之间,以通过限位螺母8和行星齿轮5来限位住出力轴承7而防止出力轴承7从出力轴3上脱落,出力轴承7可采用深沟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
或角接触轴承。配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所述减速机箱体1的端盖102内壁可设有向内凸起的挡环12,所述出力轴承7的外圈限位于挡环12和内齿圈11之间,出力轴承7的内圈限位于限位螺母8和行星齿轮5之间,这样便能把出力轴3配合在减速机箱体1中,防止出力轴3从减速机箱体1中脱落。
[0028]配合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减速机箱体1与出力轴3之间还设有辅助轴承9,通过增加辅助轴承9以使得出力轴3转动的更平稳,辅助轴承9可采用深沟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或角接触轴承;所述辅助轴承9处于减速机箱体1的齿轮箱101和出力轴3之间,所述出力轴3后端可形成有限位挡圈32,辅助轴承9限位于行星齿轮5和限位挡圈32之间,以通过行星齿轮5和限位挡圈32来限位住辅助轴承9而防止辅助轴承9从出力轴3上脱落;所述限位挡圈32与齿轮箱101后端开口之间可设有后油封103。
[0029]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入力轴2穿过端盖102,且入力轴2与端盖102前端开口之间可设有前油封104;所述入力轴2后部穿入出力轴3中,太阳轮4则与入力轴2后端相连,所述入力轴承6则设置于出力轴3和入力轴2内外之间。配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所述入力轴2后部外壁自后向前依次设有环形卡槽21和外凸的入力轴挡沿22,环形卡槽21中配合有入力轴C形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箱体、入力轴、出力轴、太阳轮以及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减速机箱体前后开口,减速机箱体内壁设有内齿圈;所述入力轴通过入力轴承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中;所述出力轴通过出力轴承可转动的配合于减速机箱体中,且出力轴上螺接有用于限位出力轴承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出力轴之间夹设有弹性圈;所述太阳轮配合于减速机箱体内,且太阳轮与入力轴同轴相连;各行星齿轮可转动的配合于出力轴上,且各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各行星齿轮与内齿圈也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力轴为中空结构,出力轴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利茗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