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11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具体涉及絮凝剂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絮凝剂不能同时对淤泥或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絮凝固化的缺陷,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30份,聚合硫酸铁粉17份,聚合硫酸铝粉16份,纳米氧化物2.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粉煤灰7份,石墨烯4份,纳米碳纤维6份。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复配,使对淤泥的絮凝效果更好,采用纳米氧化物和纳米碳纤维的双纳米材料,不仅对无机物具有吸附作用,而且对有机物也有絮凝固化作用,粉煤灰中有大量的铝硅等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重金属离子产生化学键合作用,还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


[0001]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本专利技术属于淤泥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絮凝剂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0003]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县浮状态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县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0004]淤泥为高含水、高有机质,甚至有毒、有害的清淤泥浆。现有技术中,高含水率淤泥脱水的方法主要采取堆泥场自然干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该方法虽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但脱水效果受自然天气影响大、占地面积大且易产生二次污染;或者,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机械脱水工厂的工作能力一般较小,难以适应大规模工程需要。同时,现有机械脱水后,淤泥含水率在60%到80%范围内,无法满足后续处置要求。针对此问题,常采用絮凝剂提高脱水效率。
[0005]申请号:CN00113215.6公开了纳米超高净水剂,该专利技术的一种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纳米级氧化物1

10%,聚合硫酸铁粉末10

80%,三氯化铁粉末10

80%,硫酸亚铁粉末5

10%;另一种重量百分比组成是:纳米级氧化物1

10%,聚氯化铝粉末10

60%,三氯化铁粉末20

80%,硫酸铝粉末5

20%;上述纳米级氧化物是指粒度为25

100nm的二氧化硅、氧化锆、三氧化二铝、氧化铈诸种原料之一或一种以上。该专利技术净水剂药剂投放量小、净水效果好、适应水质范围广,且设备投资小,占地少。
[0006]上述专利属于无机絮凝剂,使用时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成本高、腐蚀性强。
[0007]申请号:CN00113216.4公开了一种纳米超高效絮凝剂,该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分重量比是,纳米级氧化物1

10%,聚丙烯酰胺20

50%,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25

50%,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

40%,另一种组分(重量比)是,纳米级氧化物1

10%,聚丙烯酰胺10

40%,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25

50%,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

30%,TXY高分子絮凝剂10

30%;纳米级氧化物指粒度为25

100nm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锆、氧化铈。该专利技术具有投药量小、反应速度快、矾花大、处理后出水排放指标稳定等特点。
[0008]上述专利主要是有机絮凝剂,絮凝固化性能单一,不能同时对淤泥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絮凝固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以解决现有的絮凝剂絮凝固化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对淤泥或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絮凝固化的缺陷。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0

50份,聚合硫酸铁粉5

30份,聚合硫酸铝粉5

20份,纳米氧化物0.1

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

10份,表面活性剂0

10份,粉煤灰2

12份,石墨烯0

10份,纳米碳纤维2

10份。
[001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均呈阳电性,对淤泥和废水中对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淤泥或废水进行絮凝沉淀,澄清效果好,聚合硫酸铁粉、聚合硫酸铝粉属于无机絮凝剂,二者复配可发挥无机絮凝体的强度大的优点,具有吸附难絮凝沉淀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的作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具有助凝、去色及去味的作用;纳米氧化物比表面结大,对重金属有吸附作用;纳米碳纤维是经过特殊工艺研发的一种水处理高科技生态材料,由于其不但具有显著的向异性、柔软性、强度高、耐久性、耐腐蚀、比表面积大,能吸附有机物,吸附效果高;煤灰是煤燃烧的主要副产物,其中有大量的铝硅等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重金属离子产生化学键合作用,粉煤灰还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本申请中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复配,使对淤泥的絮凝效果更好,还具有助凝、去色及去味的作用,采用纳米氧化物和纳米碳纤维的双纳米材料,不仅对无机物具有吸附作用,而且对有机物也有絮凝固化作用,吸附效果高,粉煤灰是煤燃烧的主要副产物,其中有大量的铝硅等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重金属离子产生化学键合作用,粉煤灰还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更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效果,解决了上述现有的絮凝剂絮凝固化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对淤泥或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絮凝固化的缺陷。
[0013]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0

40份,聚合硫酸铁粉10

20份,聚合硫酸铝粉10

20份,纳米氧化物1

4份,复合微生物菌剂2

8份,表面活性剂2

8份,粉煤灰4

10份,石墨烯2

6份,纳米碳纤维4

8份。
[0014]更为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30份,聚合硫酸铁粉17份,聚合硫酸铝粉16份,纳米氧化物2.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粉煤灰7份,石墨烯4份,纳米碳纤维6份。
[0015]优选的,所述絮凝剂,按上述重量份数计,还包括聚乙烯醇2

10份,MnO2纳米棒1

6份。
[0016]更为优选的,所述絮凝剂,按上述重量份数计,还包括聚乙烯醇6份,MnO2纳米棒3份。
[0017]优选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营养粉,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消化细菌2

20份,枯草芽孢杆菌10

30份,营养粉10

40份。
[0018]更为优选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营养粉,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消化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营养粉25份。
[0019]优选的,所述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0

50份,聚合硫酸铁粉5

30份,聚合硫酸铝粉5

20份,纳米氧化物0.1

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

10份,表面活性剂0

10份,粉煤灰2

12份,石墨烯0

10份,纳米碳纤维2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0

40份,聚合硫酸铁粉10

20份,聚合硫酸铝粉10

20份,纳米氧化物1

4份,复合微生物菌剂2

8份,表面活性剂2

8份,粉煤灰4

10份,石墨烯2

6份,纳米碳纤维4

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纳米材料的淤泥处理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30份,聚合硫酸铁粉17份,聚合硫酸铝粉16份,纳米氧化物2.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粉煤灰7份,石墨烯4份,纳米碳纤维6份。4.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军刘小锋李银陈嗣刚范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