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5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翻边模具,包括下模板、上模板、承载组件、压料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翻边机构。上模板与下模板相对设置,承载组件包括凹模及活动凹模,凹模和活动凹模均设置于下模板上,且凹模和活动凹模相对设置。压料板设置于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压料板通过弹性件与上模板连接。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翻边凸模靠近活动凹模,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翻边凹模靠近凹模,将板件两侧孔的周缘翻边。上述板件翻边模具,能够一次将板件的两侧翻边,从而可以保证两侧翻边形状一致,加工出的板件质量较高,加工效率较高。加工效率较高。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件翻边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板件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金属材质的汽车内板件一般是通过模具压型或整形加工成型。汽车内板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汽车内板件上设置对称的翻边结构。目前,汽车内板件两边的翻边结构是通过两道加工工序完成的,需要先加工出一遍的翻边结构,再加工另外一遍的翻边结构。
[0003]但是,采用两道工序进行翻边加工,由于加工误差等原因,难以保证两个对称翻边成型后完全一致,加工出的汽车板件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两道工序进行翻边加工,难以保证两个对称翻边成型后完全一致的问题,提供一种板件翻边模具。
[0005]一种板件翻边模具,包括:
[0006]下模板;
[0007]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相对设置;
[0008]承载组件,包括凹模及活动凹模,所述凹模和所述活动凹模均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凹模和所述活动凹模相对设置;
[0009]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之间,所述压料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上模板连接;
[0010]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斜楔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一斜用于楔驱动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活动凹模;
[0011]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斜楔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二斜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靠近所述凹模;及
[0012]翻边机构,包括翻边凹模及翻边凸模,所述翻边凸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翻边凹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的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靠块,所述第一靠块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一靠块位于所述第一斜楔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楔与所述第一靠块抵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靠块,所述第二靠块设置于
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二靠块位于所述第二斜楔远离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楔与所述第二靠块抵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通过垫脚安装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弹性件穿过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上托板连接。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内导柱,所述内导柱滑动穿设于所述上模板内,所述内导柱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板连接,所述内导柱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上模板外。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滑动穿设于所述上模板内,且所述定位导柱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板连接,所述定位导柱伸出所述上模板的端部设有凸环。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活动凹模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斜楔、固定块及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三斜楔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凹模远离所述凹模,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三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三复位件与所述活动凹模连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活动凹模设有滑槽,所述盖板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22]上述板件翻边模具,将板件放置于凹模及活动凹模上,弹性件提供弹性力使压料板将板件压紧在承载组件上。然后外部的驱动机构驱动上模板靠近下模板,上模板靠近下模板的过程中,第一斜楔驱动第一滑块靠近活动凹模,第二斜楔驱动第二滑块靠近凹模,翻边凸模配合活动凹模将板件一侧孔的周缘翻边。上模板继续靠近下模板运动,翻边凸模和翻边凹模配合将板件另一侧孔的周缘翻边。上述板件翻边模具,能够一次将板件的两侧翻边,从而可以保证两侧翻边形状一致,加工出的板件质量较高,加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板件翻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板件翻边模具的主视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板件翻边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板件翻边模具的剖视图;
[0027]图5为图3中翻边机构将板件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1]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板件同步翻边模具,包括下模板10、上模板20、承载组件30、压料板40、第一驱动组件50、第二驱动组件60及翻边机构70。
[0032]上模板20和下模板10相对设置,上模板20能够在外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10。一实施方式中,板件同步翻边模具还包括导柱110,导柱110的一端固定于下模板10上,上模板20滑动套设于导柱110上。导柱1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柱110分别位于上模板20的四个角处。进一步地,上模板20上安装有导套112,上模板20通过导套112可滑动地套设于导柱110上,导套112可以保证上模板20运动的顺畅。导柱110的顶端设有限位凸起114,能够避免上模板20与导柱110分离。
[0033]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承载组件30用于支撑放置板件100,承载组件30包括活动凹模32及凹模34,凹模34和活动凹模32均设置于下模板10上,且凹模34和活动凹模32相对设置。一实施方式中,下模板10上设有下垫板120,凹模34和活动凹模32均设置于下垫板120上。
[0034]压料板40设置于下模板10和上模板20之间,压料板40通过弹性件42与上模板20连接,弹性件42能够提供弹性力,使压料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相对设置;承载组件,包括凹模及活动凹模,所述凹模和所述活动凹模均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凹模和所述活动凹模相对设置;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之间,所述压料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上模板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斜楔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一斜用于楔驱动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活动凹模;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斜楔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二斜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靠近所述凹模;及翻边机构,包括翻边凹模及翻边凸模,所述翻边凸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翻边凹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的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靠块,所述第一靠块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一靠块位于所述第一斜楔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楔与所述第一靠块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恩平曹世亭冯定银黄柱明王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