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内底和平衡增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28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50
提供一种智能鞋内底和平衡增强装置,所述智能鞋内底包括:支撑层;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到支撑层并且被配置为感测压力;多个振动器,设置到支撑层并且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每个感测的压力来确定压力中心(COP),并且基于设置点与COP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动器。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鞋内底和平衡增强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9月2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11812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完整地包含于此。


[0002]一些示例实施例涉及智能鞋内底和/或包括智能鞋内底的平衡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穿鞋,以舒适并安全地保护用户的脚部。近年来,开发了可穿戴装置以通过将传感器和/或致动器设置到鞋来检测用户的步态模式并辅助用户稳定地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些示例实施例涉及被配置为由用户穿戴的智能鞋内底。
[0005]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智能鞋内底可包括:支撑层;多个压力传感器,与支撑层相关联,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由用户的脚施加到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多个振动器,与支撑层相关联,所述多个振动器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每个感测的压力来确定用户的脚的压力中心(COP),以及基于设置点与COP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
[0006]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振动器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使得振动的强度小于用户的脚的脚底的阈值。
[0007]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关于从COP到设置点的距离和从COP朝向设置点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来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
[0008]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前方,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振动器中,在设置点的后方的振动的强度大于设置在设置点的前方的振动的强度。
[0009]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前方,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后方的振动器振动,并且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前方的振动器不振动。
[0010]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从第一辅助线到COP的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第一辅助线垂直于支撑层的纵向方向并且与设置点相交,并且如果从第一辅助线到COP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则确定COP位于设置点的前方。
[0011]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左侧,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振动器之中,在设置点的右侧的振动的强度大于在设置点的左侧的振动的强度。
[0012]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左侧,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的右侧的振动器振动,而所述多
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的左侧的振动器不振动。
[0013]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与第二辅助线的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置阈值,第二辅助线平行于支撑层的纵向方向并且与设置点相交到COP,并且如果与第二辅助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设置阈值,则确定COP位于设置点的左侧。
[0014]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振动器包括:前振动器,被配置为向用户的前足施加振动;以及后振动器,被配置为向用户的后足施加振动。
[0015]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设置点与COP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前振动器和后振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振动。
[0016]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前振动器包括沿支撑层的宽度方向对准的右前振动器和左前振动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位于设置点的右侧,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右前振动器振动而左前振动器不振动。
[0017]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智能鞋内底还包括:底座,被构造为支撑支撑层;以及盖,可拆卸地设置到底座,使得包括与支撑层相关联的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多个振动器的支撑层在底座与盖之间。
[0018]一些示例实施例涉及被配置为由用户穿戴的智能鞋内底。
[0019]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智能鞋内底包括:支撑层;多个压力传感器,与支撑层相关联,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由用户的脚施加到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多个振动器,与支撑层相关联,所述多个振动器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小于用户的脚的脚底的阈值的强度的振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每个感测的压力来确定用户的脚的压力中心(COP),基于设置点与COP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平衡异常状况,以及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振动的强度在所述多个振动器的至少一部分中不同。
[0020]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前方或后方,确定用户处于平衡异常状况,以及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前方或后方,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振动器之中,在设置点的前方的振动的强度与在设置点的后方的振动的强度不同。
[0021]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左侧或右侧,确定用户处于平衡异常状况,以及响应于控制器确定COP在设置点的左侧或右侧,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振动器中,在设置点的左侧的振动的强度与在设置点的右侧的振动的强度不同。
[0022]一些示例实施例涉及平衡增强装置。
[0023]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平衡增强装置可包括:左智能鞋内底,包括被构造为支撑用户的左脚的左支撑层,左支撑层具有与左支撑层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左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左振动器;右智能鞋内底,包括被构造为支撑用户的右脚的右支撑层,右支撑层具有与右支撑层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右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右振动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左压力传感器和右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使得由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产生的振动的强度和由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产生的振动的强度不同。
[0024]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由所述至少一个左压
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大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右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的振动的强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的振动的强度。
[0025]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由左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大于由右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振动而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不振动。
[0026]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左振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振动器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使得振动的强度小于用户的脚底的阈值。
[0027]示例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得知。
附图说明
[0028]从以下结合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和更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是根据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的智能鞋的侧视图;
[0030]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鞋内底,被配置为由用户穿戴,所述智能鞋内底包括:支撑层;多个压力传感器,与支撑层相关联,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由用户的脚施加到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多个振动器,与支撑层相关联,所述多个振动器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每个感测的压力来确定用户的脚的压力中心,以及基于设置点与压力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所述多个振动器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使得振动的强度小于用户的脚的脚底的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关于从压力中心到设置点的距离和从压力中心朝向设置点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来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压力中心在设置点的前方,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振动器之中,在设置点的后方的振动的强度大于设置在设置点的前方的振动的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压力中心在设置点的前方,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后方的振动器振动,并且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前方的振动器不振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从第一辅助线到压力中心的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第一辅助线垂直于支撑层的纵向方向并且与设置点相交,以及如果从第一辅助线到压力中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距离并且压力中心位于在设置点的前方,则确定压力中心位于设置点的前方。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压力中心在设置点的左侧,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振动器之中,在设置点的右侧的振动的强度大于在设置点的左侧的振动的强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确定压力中心在设置点的左侧,控制所述多个振动器,使得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的右侧的振动器振动,而所述多个振动器中的在设置点的左侧的振动器不振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鞋内底,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从第二辅助线的距离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坤文正仁普拉博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