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97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风扇,其具备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马达、外壳以及树脂部。多个叶片在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马达的转子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与多个叶片一起旋转。外壳具有:板状的底板部,其从中心轴沿径向扩展;以及外壳突起部,其从底板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且沿周向延伸。在底板部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外壳凹部。树脂部具有:树脂填充部,其填充于外壳凹部;以及树脂突起部,其配置于比叶片靠下方,且从树脂填充部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风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风扇。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离心风扇,通过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的旋转,将从上方吸入的空气向径向外方送出(参照日本特开2016-205234号公报)。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52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离心风扇中,在与叶轮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在叶片的下端部与外壳之间设有预定的余隙。因此,在比叶片更靠下方且径向外方,存在从叶片向径向外方送出的气流产生紊乱的问题。这样的气流的紊乱影响离心风扇的送风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离心风扇的送风效率。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离心风扇具备:叶轮,其具有多个叶片;马达,其具有安装上述叶轮的转子;外壳,其容纳上述叶轮及上述马达,且保持该马达;以及树脂部。多个上述叶片在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上述转子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与多个上述叶片一起旋转。上述外壳具有:板状的底板部,其从上述中心轴沿径向扩展;以及外壳突起部,其配置于比上述叶片靠下方,且从上述底板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在上述底板部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外壳凹部。上述树脂部具有:树脂填充部,其填充于上述外壳凹部;以及树脂突起部,其配置于比上述叶片靠下方,且从上述树脂填充部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离心风扇,能够进一步提高送风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离心风扇的立体图。
[0014]图2是从径向观察的离心风扇的剖视图。
[0015]图3是从轴向观察的离心风扇的俯视图。
[0016]图4是表示整流突起的一部分的附近的图。
[0017]图中:
[0018]100—离心风扇,1—马达,10—轴,11—转子,111—轴壳,112—转子保持架,1121—转子盖部,1122—转子筒部,1123—凸缘部,113—磁铁,12—定子,121—定子铁芯,
122—绝缘子,123—线圈部,124—捆扎销,13—基板,14—引线,2—叶轮,21—羽根,22—支架,23—叶轮基座,231—基座筒部,232—基座环状部,26—下壁部,3—外壳,30—排气口,31—第一外壳,311—底板部,3110—外壳凹部,312—第一侧壁部,313—外壳筒部,314—轴承外壳,315—外壳突起部,3151—凹部,32—第二外壳,320—吸气口,321—顶板部,3211—外壳壁部,322—第二侧壁部,33—引出口,4—树脂部,41—树脂填充部,42—树脂突出部,421—凸部,5—环部件,CA—中心轴,Br—轴承,Pc—整流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离心风扇100中,将与中心轴C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轴向中的从基板13向定子铁芯121的朝向称为“上方”,将从定子铁芯121向基板13的朝向称为“下方”。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上方的端部称为“上端部”,将下方的端部称为“下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表面,将朝向上方的面称为“上表面”,将朝向下方的面称为“下表面”。
[0020]将与中心轴CA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接近中心轴CA的朝向称为“径向内方”,将远离中心轴CA的朝向称为“径向外方”。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径向内方的端部称为“径向内端部”,将径向外方的端部称为“径向外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将朝向径向的侧面称为“径向侧面”。而且,将朝向径向内方的侧面称为“径向内侧面”,将朝向径向外方的侧面称为“径向外侧面”。
[0021]将以中心轴CA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称为“周向”。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周向上的端部称为“周向端部”。将周向中的一方的朝向称为“周向一方”,将另一方的朝向称为“周向另一方”。另外,将周向一方的端部称为“周向一端部”,将周向另一方的端部称为“周向另一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将朝向周向的侧面称为“周向侧面”。而且,将朝向周向一方的侧面称为“周向一方侧面”,将朝向周向另一方的侧面称为“周向另一方侧面”。
[002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环状”是遍及以中心轴CA为中心的周向的整个区域无缝且连续地连接的形状。“环状”也包括在以中心轴CA为中心且与中心轴CA交叉的曲面描绘闭合曲线的形状。
[0023]在方位、线以及面中的任一个与另外任个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不仅包括两者无论延长到何处都完全不相交的状态,还包括实质上平行的状态。另外,“垂直”及“正交”分别不仅包括两者互相以90度相交的状态,还包括实质上垂直的状态及实质上正交的状态。也就是,“平行”、“垂直”以及“正交”分别包括两者的位置关系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程度的角度偏离的状态。
[0024]此外,以上说明的事项在实际的组装到设备的情况下并非严格地应用。
[0025]<1.实施方式>
[0026]<1-1.离心风扇>
[0027]图1是离心风扇100的立体图。图2是从径向观察的离心风扇100的剖视图。图3是从轴向观察的离心风扇100的俯视图。此外,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用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CA平行的假想的平面切断离心风扇100的情况下的该离心风扇100的截面构造。在图3中,为了便于观察,省略了第二外壳32及叶轮2的图示。
[0028]离心风扇100是从吸气口320吸引空气且从排气口30送出气流的送风装置。如图2
所示,离心风扇100具备马达1、具有多个叶片21的叶轮2、外壳3、树脂部4以及环部件5。
[0029]<1-2.马达>
[0030]首先,参照图1~图3,对马达1的结构进行说明。马达1是旋转驱动叶轮2的驱动装置。如图2所示,马达1具有轴10、转子11、定子12、基板13以及引线14。换句话说,离心风扇100具备轴10、转子11、定子12、基板13以及引线14。
[0031]<1-2-1.轴>
[0032]轴10是转子11的旋转轴,支撑转子11,且能够以中心轴CA为中心与转子11一起旋转。此外,不限于该示例,轴10也可以是安装于定子12的固定轴。此外,在轴10是固定轴的情况下,在转子11与轴10之间配置有轴承(未图示)。
[0033]<1-2-2.转子>
[0034]转子11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CA为中心与多个叶片21一起旋转。如上所述,马达1具有转子11。在转子11安装有叶轮2。如图2所示,转子11具有轴壳111、转子保持架112以及磁铁113。
[0035]轴壳111安装于轴10的上部,且从轴10的周面沿径向扩展。
[0036]转子保持架112是磁性体。转子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具备:叶轮,其具有多个叶片;马达,其具有安装上述叶轮的转子;外壳,其容纳上述叶轮及上述马达,并保持该马达;以及树脂部,其使用树脂材料形成,多个上述叶片在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上述转子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与多个上述叶片一起旋转,上述外壳具有:板状的底板部,其沿径向扩展;以及外壳突起部,其配置于比上述叶片靠下方,且从上述底板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在上述底板部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外壳凹部,上述树脂部具有:树脂填充部,其填充于上述外壳凹部;以及树脂突起部,其配置于比上述叶片靠下方,且从上述树脂填充部向上方突出并沿周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引线,该引线连接驱动上述马达的基板和外部电源,上述基板和上述引线的上述基板侧的端部容纳于上述外壳凹部,并且被上述树脂填充部覆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突起部的周向端部连结于上述外壳突起部的周向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树脂突起部及上述外壳突起部中的一方的周向端面配置有从上述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凸部,在上述树脂突起部及上述外壳突起部中的上述另一方的周向端面形成有从上述一方朝向上述另一方凹陷的凹部,上述凸部嵌合于上述凹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板部的上表面配置有闭合曲线突起部,上述闭合曲线突起部向上方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野乔志白石有贵延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