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61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包括背测百分表、垂直连杆、水平连杆、两个鞍形支架和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其中,鞍形支架的内侧尺寸与待测钻杆的外径相适应;两个鞍形支架对称设置在水平连杆的底面上;水平连杆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的上部侧壁上;背测百分表以其触针垂直向下的方式设置在水平连杆下方,且其一侧固定有平行于水平连杆的连接短杆;连接短杆的另一端通过十字夹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的下部侧壁上;该钻杆管体内外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便于携带,测量方法简单,且能够在管端加厚后无需要对管端进行车削即可及时进行测量判断,并且可以提供准确测量数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钻杆管体生产过程中,管体加厚部内表面与管体外表面同轴度直接决定了后续钻杆端部车削质量,以及管体与接头的对焊质量,进而影响了钻杆产品的最终质量与使用寿命。因此,能否有效控制钻杆管端加厚内表面与管体外表面的同轴度则代表着生产厂家的加工能力。目前,国内钻杆生产企业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控制钻杆管体加厚内表面与管体外表面的同轴度。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调节管端加厚设备精度以保证加厚内表面与管体外表面的同轴度,并在生产过程后通过目视检查进行判断;但是该方法无法留下有效的数据支撑,使得测量人员的主观标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误判性较高。另一种方法是在端部车削后通过车削质量判断管端加厚内表面与管体外表面的同轴度;但是该方法由于车削后的管体如果不合格将无法修复镦锻,无形中扩大了生产成本,且同时存在效率低、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钻杆管体内外表面同轴度的准确测量数据的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包括背测百分表、垂直连杆、水平连杆、两个鞍形支架和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其中,鞍形支架由连接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构成,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对称且斜向设置,二者顶端固定在连接部的底面上;鞍形支架的内侧尺寸与待测钻杆的外径相适应,使其能够以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分别与待测钻杆外壁相切的方式稳定跨设在待测钻杆的外侧;两个鞍形支架对称设置在水平连杆两侧的底面上;水平连杆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的上部侧壁上;背测百分表以其触针垂直向下的方式设置在水平连杆下方,且其一侧固定有平行于水平连杆的连接短杆;连接短杆的另一端通过十字夹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的下部侧壁上。进一步地,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滚轮;两个滚轮分别通过滚轮支架沿水平连杆的轴线方向间隔且交错设置,使钻杆能够平稳设置于其上。进一步地,在垂直连杆的上部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一水平连杆安装套,其上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套管,套管的内径大于水平连杆的外径,且在套管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呈一字排列的紧固螺栓,使水平连杆的一端开拆卸地套装并固定在套管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便于携带,测量方法简单,且能够在管端加厚后无需要对管端进行车削即可及时进行测量判断,并且可以提供准确测量数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的装配在钻杆上进行同轴度测量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的旋转滚轮与钻杆管体装配的径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该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包括背测百分表1、垂直连杆3、水平连杆5、两个鞍形支架6和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其中,两个鞍形支架6对称设置在水平连杆5的底面上;具体地,鞍形支架6由连接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构成,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对称且斜向设置,二者顶端固定在连接部的底面上;鞍形支架6的内侧尺寸与待测钻杆7的外径相适应,使其能够以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分别与待测钻杆7外壁相切的方式稳定跨设在待测钻杆7的外侧;水平连杆5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两个鞍形支架6的顶部连接部处,且保持两个鞍形支架6对称设置于水平连杆5两侧;同时水平连杆5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3的上部侧壁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垂直连杆3的上部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一Z形的水平连杆安装套,其上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套管,套管的内径大于水平连杆5的外径,且在套管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呈一字排列的紧固螺栓,使水平连杆5的一端开拆卸地套装并固定在套管内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平连杆5可以根据钻杆7的长度不同进行替换;背测百分表1以其触针垂直向下的方式设置在水平连杆5下方,且其一侧固定有平行于水平连杆5的连接短杆;连接短杆的另一端通过十字夹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3的下部侧壁上。如图1和图2所示,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滚轮9;两个滚轮9分别通过滚轮支架沿水平连杆5的轴线方向间隔且交错设置,使钻杆能够平稳设置于其上了。使用时,现场测试人员可以手持钻杆并于两个滚轮9的辅助下绕其中轴线转动,或将两个滚轮9分别与两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通过控制同步同速转动的两台驱动电机同步同速转动,进而驱动两个滚轮9带动钻杆转动。该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S1、将待测钻杆7以水平放置的方式平稳置于钻杆转动装置的两个滚轮9上,同时将两个滚轮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S2、选择一根与钻杆7长度相适应的水平连杆5,并将其直接连接固定在垂直连杆3上部,或通过水平连杆可拆卸安装套将水平连杆5连接固定在垂直连杆3上部;然后,垂直连杆3下部设置有十字夹,使背测百分表1通过其上连接短杆以表盘以其平行于水平连杆5的方式固定,同时背测百分表1的背侧触针2竖直朝下设置;S3、将两个鞍形支架6间隔跨设在钻杆7的两侧,并将水平连杆5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鞍形支架6的顶端中部,保持水平连杆5平行于钻杆7的外壁;S4、调整连接短杆与垂直连杆3的连接固定位置,使背测百分表1置于钻杆管壁加厚端的内孔中,且背测百分表1的背侧触针2与钻杆加厚端的内壁相接触;S5、测试人员一手手扶连接横横杆使两个鞍形支架6保持其位置不变,另一手手持钻杆杆体并在两个滚轮9的辅助下转动杆体一周,使背测百分表1的背侧触针2沿管体加厚端内壁一周做轻微活塞运动,继而获取百分表运动一周的读数结果;通过百分表运动一周后百分表读数的变化,即可判断钻杆管端加厚内表面相对于钻杆外表面的同轴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测百分表(1)、垂直连杆(3)、水平连杆(5)、两个鞍形支架(6)和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其中,/n鞍形支架(6)由连接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构成,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对称且斜向设置,二者顶端固定在连接部的底面上;鞍形支架(6)的内侧尺寸与待测钻杆(7)的外径相适应,使其能够以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分别与待测钻杆(7)外壁相切的方式稳定跨设在待测钻杆(7)的外侧;两个鞍形支架(6)对称固定在水平连杆(5)两侧的底面上;水平连杆(5)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3)的上部侧壁上;背测百分表(1)以其触针垂直向下的方式设置在水平连杆(5)下方,且其一侧固定有平行于水平连杆(5)的连接短杆;连接短杆的另一端通过十字夹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3)的下部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杆管体外表面与加厚部内表面同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测百分表(1)、垂直连杆(3)、水平连杆(5)、两个鞍形支架(6)和钻杆转动辅助装置;其中,
鞍形支架(6)由连接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构成,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对称且斜向设置,二者顶端固定在连接部的底面上;鞍形支架(6)的内侧尺寸与待测钻杆(7)的外径相适应,使其能够以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分别与待测钻杆(7)外壁相切的方式稳定跨设在待测钻杆(7)的外侧;两个鞍形支架(6)对称固定在水平连杆(5)两侧的底面上;水平连杆(5)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连杆(3)的上部侧壁上;背测百分表(1)以其触针垂直向下的方式设置在水平连杆(5)下方,且其一侧固定有平行于水平连杆(5)的连接短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林王显林支鹏鹏张然李竹滨韩旭黄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渤海能克钻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