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69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至少一个的第二次氯酸钠储罐、次钠卸料泵、第一次钠计量泵和控制单元,次钠卸料泵进液口连通有第一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与次钠卸料泵出液口之间连通有第二卸料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卸料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三卸料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流量计联锁自动调节阀门,实现计量监控和流量控制,保证次氯酸钠流量恒定,稳定工艺浓度,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而且次氯酸钠储罐之间自动切换,减少因人员未注意导致储罐打空断流,减少现场工艺波动,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粘胶纤维生产
,是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内粘胶纤维生产当中,纤维经纺丝生产后进入精练工序,经水洗、脱硫,经脱硫后的纤维,光泽虽已转强,但外观上还带有黄色色光,对用于织造色泽鲜艳的浅色织物的纤维,其白度仍然不够,因而必须对纤维进行漂白。纤维的漂白,一般采用次氯酸钠(NaClO)或双氧水(H2O2),我公司主要采用NaClO漂白。由于次氯酸钠的特殊性,其设定定于单独储存单元区域内保持在一种常温的环境,在国内外的生产当中,工艺流程为:外来罐车车辆输送至车间外围,经卸车泵倒送至次氯酸钠储罐当中,工艺使用时需将次氯酸钠使用离心泵输送至生产现场二次计量罐内,再通过手动阀门输送至配液池内。整个过程人工全程干涉,次氯酸钠属于危险化学品,人员接触易受到伤害。同时由于人为调整阀门开度,全程次氯酸钠加入量不受监控,间接导致漂白用次氯酸钠浓度不稳定,直接影响成品白度波动,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粘胶纤维生产中次氯酸钠输送存在的工艺装置复杂、次氯酸钠加入量不受监控而导致浓度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至少一个的第二次氯酸钠储罐、次钠卸料泵、第一次钠计量泵和控制单元,次钠卸料泵进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次钠卸料泵出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卸料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卸料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底部出液口与第一次钠计量泵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送液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底部出液口与第一送液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送液管线,第一次钠计量泵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三送液管线,第三送液管线上固定连通有第一回流管线,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二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流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第二次氯酸钠储罐中部均固定安装有远传液位计,第二卸料管线与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第二卸料管线上串接有第一自动调节阀门,第三卸料管线上串接有第二自动调节阀门,第一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三自动调节阀门,第二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四自动调节阀门,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三送液管线出口之间的第三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八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与第一回流管线进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五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与第一回流管线出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六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七自动调节阀门,第一自动调节阀门、第二自动调节阀门、第三自动调节阀门、第四自动调节阀门、第五自动调节阀门、第六自动调节阀门、第七自动调节阀门、第八自动调节阀门、远传液位计、次钠卸料泵和第一次钠计量泵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一次钠计量泵出液口之间的第一送液管线与第一次钠计量泵进口处的第一送液管线之间连通有第四送液管线。上述还包括第二次钠计量泵,第四送液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次钠计量泵,且第二次钠计量泵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上述第五自动调节阀门前后均串接有阀门,阀门前后的第一回流管线上连通有并联管线,且并联管线上串接有阀门。上述第一回流管线进口与并联管线进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流量计。上述第五自动调节阀门和流量计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上述第一次钠计量泵和第二次钠计量泵均为变频控制泵。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流量计联锁自动调节阀门,实现计量监控和流量控制,保证次氯酸钠流量恒定,稳定工艺浓度,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而且次氯酸钠储罐之间自动切换,减少因人员未注意导致储罐打空断流,减少现场工艺波动,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次氯酸钠储罐,2为第二次氯酸钠储罐,3为次钠卸料泵,4为第一次钠计量泵,5为第四送液管线,6为第二次钠计量泵,7为流量计,8为远传液位计,9为第一自动调节阀门,10为第二自动调节阀门,11为第三自动调节阀门,12为第四自动调节阀门,13为第五自动调节阀门,14为第六自动调节阀门,15为第七自动调节阀门,16为第八自动调节阀门,17为第一卸料管线,18为第二卸料管线,19为第三卸料管线,20为第一送液管线,21为第二送液管线,22为第三送液管线,23为第一回流管线,24为第二回流管线,25为并联管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次氯酸钠储罐1和至少一个的第二次氯酸钠储罐2、次钠卸料泵3、第一次钠计量泵4和控制单元,次钠卸料泵3进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卸料管线17,第一次氯酸钠储罐1顶部第一进液口与次钠卸料泵3出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卸料管线18,第二次氯酸钠储罐2顶部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卸料管线18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卸料管线19,第一次氯酸钠储罐1底部出液口与第一次钠计量泵4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送液管线20,第二次氯酸钠储罐2底部出液口与第一送液管线20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送液管线21,第一次钠计量泵4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三送液管线22,第三送液管线22上固定连通有第一回流管线23,第一回流管线23与第二次氯酸钠储罐2顶部第二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流管线24,第一次氯酸钠储罐1和第二次氯酸钠储罐2中部均固定安装有远传液位计8,第二卸料管线18与第一次氯酸钠储罐1顶部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第二卸料管线18上串接有第一自动调节阀门9,第三卸料管线19上串接有第二自动调节阀门10,第一送液管线20上串接有第三自动调节阀门11,第二送液管线21上串接有第四自动调节阀门12,第一回流管线23与第三送液管线22出口之间的第三送液管线22上串接有第八自动调节阀门16,第二回流管线24与第一回流管线23进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23上固定安装有第五自动调节阀门13,第二回流管线24与第一回流管线23出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23上固定安装有第六自动调节阀门14,第二回流管线24上固定安装有第七自动调节阀门15,第一自动调节阀门9、第二自动调节阀门10、第三自动调节阀门11、第四自动调节阀门12、第五自动调节阀门13、第六自动调节阀门14、第七自动调节阀门15、第八自动调节阀门16、远传液位计8、次钠卸料泵3和第一次钠计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至少一个的第二次氯酸钠储罐、次钠卸料泵、第一次钠计量泵和控制单元,次钠卸料泵进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次钠卸料泵出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卸料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卸料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底部出液口与第一次钠计量泵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送液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底部出液口与第一送液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送液管线,第一次钠计量泵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三送液管线,第三送液管线上固定连通有第一回流管线,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二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流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第二次氯酸钠储罐中部均固定安装有远传液位计,第二卸料管线与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第二卸料管线上串接有第一自动调节阀门,第三卸料管线上串接有第二自动调节阀门,第一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三自动调节阀门,第二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四自动调节阀门,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三送液管线出口之间的第三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八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与第一回流管线进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五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与第一回流管线出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六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七自动调节阀门,第一自动调节阀门、第二自动调节阀门、第三自动调节阀门、第四自动调节阀门、第五自动调节阀门、第六自动调节阀门、第七自动调节阀门、第八自动调节阀门、远传液位计、次钠卸料泵和第一次钠计量泵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精练工序次氯酸钠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至少一个的第二次氯酸钠储罐、次钠卸料泵、第一次钠计量泵和控制单元,次钠卸料泵进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次钠卸料泵出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卸料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卸料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卸料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底部出液口与第一次钠计量泵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送液管线,第二次氯酸钠储罐底部出液口与第一送液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送液管线,第一次钠计量泵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三送液管线,第三送液管线上固定连通有第一回流管线,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二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二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流管线,第一次氯酸钠储罐和第二次氯酸钠储罐中部均固定安装有远传液位计,第二卸料管线与第一次氯酸钠储罐顶部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第二卸料管线上串接有第一自动调节阀门,第三卸料管线上串接有第二自动调节阀门,第一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三自动调节阀门,第二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四自动调节阀门,第一回流管线与第三送液管线出口之间的第三送液管线上串接有第八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与第一回流管线进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五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与第一回流管线出口之间的第一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六自动调节阀门,第二回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第七自动调节阀门,第一自动调节阀门、第二自动调节阀门、第三自动调节阀门、第四自动调节阀门、第五自动调节阀门、第六自动调节阀门、第七自动调节阀门、第八自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虎孙守兵刘虎佟琳刘涛杨鹏科苏兴宝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