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4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涉及涂布干燥机技术领域。该投放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投放凹槽,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投放出口,所述投放凹槽上设有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将所述投放凹槽分隔成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所述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分别与所述投放出口连通,在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靠近投放出口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辊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压辊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提确保了两种说明书的投放的准确性,减轻了人工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
本技术涉及大输液产品的包装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
技术介绍
在大输液产品的包装时,在每个包装箱内都会放置产品说明书,但是有些产品中,会放两本不同的说明书,用以表名产品的信息和相关指标。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投递,但是人工投递不可控性较大,与操作者的疲劳强度有关,存在多投放或少投放的情况。且人工投放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投放凹槽,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投放出口,所述投放凹槽上设有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将所述投放凹槽分隔成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所述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分别与所述投放出口连通,在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靠近投放出口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辊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压辊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杆和第一涡轮,第一电机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一蜗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蜗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涡轮啮合,第一涡轮套设在第一压辊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和第二涡轮,第二电机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蜗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涡轮啮合,第二涡轮套设在第二压辊上。进一步的,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投放凹槽内,分别用于调节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上分别套设有橡胶圈。进一步的,所述投放出口的下部设有导向斜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应用本技术的自动投放机,可以通过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压辊将放置在第一投放腔内的第一种说明书自动的向前输送、通过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压辊将放置在第二投放腔内的第二种说明书自动的向前输送然,然后两种说明书从投放出口流出,掉落到处于流水线上的箱体内,周而复始,提高了生产效率,提确保了两种说明书的投放的准确性,减轻了人工疲劳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壳体,2-第二投放腔,3-第一投放腔,4-挡片,5-投放出口,6-导向斜面,7-第一压辊,8-第一电机,9-第一蜗杆,10-第一涡轮,11-第二电机,12-第二蜗杆,13-第二涡轮,14-第二压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投放凹槽,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投放出口5,所述投放凹槽上设有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将所述投放凹槽分隔成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所述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分别与所述投放出口5连通,在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靠近投放出口5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辊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压辊14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双说明书的药品投放装置;通过应用本技术的自动投放机,可以通过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压辊7将放置在第一投放腔3内的第一种说明书自动的向前输送,第一压辊7距离第一投放腔3的底部有一定的预设距离,确保第一压辊7转动时刚好将说明书带出;通过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压辊14将放置在第二投放腔2内的第二种说明书自动的向前输送然,然后两种说明书从投放出口5流出,掉落到处于流水线上的箱体内,周而复始,提高了生产效率,提确保了两种说明书的投放的准确性,减轻了人工疲劳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两种说明书的连续投递既可以采用一个工人进行人工投料,即工作的左手和右手同时拿取不同的说明书分别放置在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内,也可以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将说明书推送到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下方。可选的,所述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上分别套设有橡胶圈。橡胶圈可以弥补一些高度差,具有一定的弹性,保护说明书不别压伤,也能增大摩擦力,便于投放。具体为,在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内设置一个挡块,该挡块距离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的底面的距离刚好够一个说明书通过,然后在挡块远离投放出口5的一端放置一摞说明书,然后通过伸缩机构每次推出一个说明书到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的下部,然后被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的转动从投放出口5带出。优选的,该挡块距离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的底面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说明书的投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8、第一蜗杆9和第一涡轮10,第一电机8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一蜗杆9的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蜗杆9的另一端与第一涡轮10啮合,第一涡轮10套设在第一压辊7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1、第二蜗杆12和第二涡轮13,第二电机11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二蜗杆1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蜗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涡轮13啮合,第二涡轮13套设在第二压辊14上。采用涡轮和蜗杆的配合能节省空间,使得壳体1的布局更加小巧。并且,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1可以采用步进电机,方便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频率,满足流水线上有箱子流过投放出口5时,其才转动,然后才投放相应的说明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投放凹槽内,分别用于调节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的宽度。挡片4可调节,可以满足不同宽度的说明书的投递,使得本技术提供的投放机的适应性更加广泛。优选的,所述投放出口5的下部设有导向斜面6。通过设置导向斜面6,能使得说明书便于从投放出口5中投放到箱体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投放凹槽,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投放出口(5),所述投放凹槽上设有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将所述投放凹槽分隔成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所述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分别与所述投放出口(5)连通,在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靠近投放出口(5)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辊(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压辊(14)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投放凹槽,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投放出口(5),所述投放凹槽上设有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两块平行设置的挡片(4)将所述投放凹槽分隔成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所述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分别与所述投放出口(5)连通,在第一投放腔(3)和第二投放腔(2)靠近投放出口(5)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14),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压辊(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压辊(14)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输液产品的包装用说明书自动投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8)、第一蜗杆(9)和第一涡轮(10),第一电机(8)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一蜗杆(9)的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蜗杆(9)的另一端与第一涡轮(10)啮合,第一涡轮(10)套设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强朱仲强刘文军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罗雅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