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12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包括机筒和机头体,所述机头体上设置有切粒罩,所述切粒罩具有延伸至所述机头体内的分流锥和镜像的配设在分流锥两侧的分流孔,使所述机筒内的物料能够从所述分流孔进入所述切粒罩的内腔,所述内腔靠近分流孔的一侧配设有切粒组件,所述内腔远离分流孔、且与所述分流孔正对方向设置有排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避免切粒罩内出现物料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造粒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属于改性塑料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物料受压从设定的孔型连续挤出为条状,将其切短即造粒,常见于高分子有机材料加工,现有技术中的混料造粒机往往在造粒机的机头部分安装切粒罩,起到了风干和运输的作用。而现有的切粒罩仅为套在机头部分的圆形罩体,其一端口连接鼓风机将切粒下来的物料吹入料仓,在切粒过程中,操作人员难以观察机头口模的切粒以及出粒情况,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而且当切粒完毕后,清理切粒罩中剩余的物料,或需要维修机头时,操作人员需要把切粒罩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其操作复杂、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避免切粒罩发生物料堵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包括机筒和机头体,所述机头体上设置有切粒罩,所述切粒罩具有延伸至所述机头体内的分流锥和镜像的配设在分流锥两侧的分流孔,使所述机筒内的物料能够从所述分流孔进入所述切粒罩的内腔,所述内腔靠近分流孔的一侧配设有切粒组件,所述内腔远离分流孔、且与所述分流孔正对方向设置有排料口。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切粒组件由切刀、输出轴和电机组成,电机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单元。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机筒为三通管路结构,其每通管路内分别配装第一螺旋输送机、第二螺旋输送机和第三螺旋输送机,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布在第三螺旋输送机的两侧,将两管路中的物料输送至第三螺旋输送机的管路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机筒呈T型结构,其在两侧的筒壁上分布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斗。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结构相同,均由电机和螺杆组成,所述的螺杆的端部为球型。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三螺旋输送机包括伺服电机和防堵螺杆,所述的防堵螺杆的端部设置有防堵头,所述防堵头与防堵螺杆之间设置有环槽,所述机头体上设置有通过所述环槽固装所述防堵螺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开口。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防堵头为圆锥结构,其朝所述分流锥正对设置。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防堵头沿锥壁周向的布设有若干退料槽。作为本技术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机筒内设置有若干加热口。依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物料沿竖直方向从预设的孔型中挤出并由切粒组件对其实行剪切,剪切后的颗粒状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行滑落至排料口从排料口流出,避免造成堵塞;2、物料分成两部分分别从两侧的进料斗进入,一方面减少了喂料压力,另一方面,物料在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所在的机筒处熔化,在第三螺旋输送机处的机筒位置完成挤压,有利于提高造粒效率,同时可保证各部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本技术的其它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阐明。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的描绘了根据本披露的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结构。图2示意性的描绘了根据本披露的第三螺旋输送机的局部结构。图3示意性的描绘了根据图1所述切粒装置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机筒;2、第一螺旋输送机;3、第二螺旋输送机;4、第三螺旋输送机;5、进料斗;6、机头体;7、切粒罩;8、切刀;9、输出轴;10、电机;11、减震单元;20、电机;21、螺杆;40、伺服电机;41、防堵螺杆;42、防堵头;60、支撑板;70、分流锥;101、进料口;102、加热口;401、环槽;402、退料槽;601、开口;701、分流孔;702、内腔;703、排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机筒1,该机筒1可以包括为T型的三通管路结构或多通管路结构,每通管路内分别配装第一螺旋输送机2、第二螺旋输送机3和第三螺旋输送机4,其中第一螺旋输送机2和第二螺旋输送机3对称的设置在其中的两管路内,分别将被投入的物料输送至中部垂直设置的第三螺旋输送机4所在的管路中,以较大程度的增加物料输送的效率,同时可以减少螺旋输送机各螺杆的长度,保证稳定送料,物料从进料斗5处投入,经进料口101进入第一螺旋输送机2和第二螺旋输送机3所在的机筒1管路内,该机筒1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加热口102,以使物料在进入第三螺旋输送机3前,能够完成固态到液态的一个转换。如图3所示,机头体6通过螺栓固装在机筒1上,用来分别衔接从第三螺旋输送机4上输送过来的物料,并将物料输送至切粒罩7,所述切粒罩7具有延伸至所述机头体6内的分流锥70和镜像的配设在分流锥70两侧的分流孔701,当机筒1内的物料受挤压后,物料能够从所述分流孔701进入所述切粒罩7的内腔702,由内腔702中靠近分流孔701一侧配设的切粒组件对其进行剪切,剪切后的物料从内腔702中远离分流孔701、且与所述分流孔701正对方向设置的排料口703处落出;即,当采用这样的垂直方式设置,使物料在剪切后,受自身重力影响而滑落至下端的排料口703,从排料口703处落出,避免造成堵塞,相对于传统的水平设置而言,减少了鼓风机的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粒组件由切刀8、输出轴9和电机10组成,电机10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单元11,降低剪切物料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机2和第二螺旋输送机3结构相同,均由电机20和螺杆21组成,所述的螺杆21的端部可以为球型、锥形、U型、多面异型等结构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优选为球型。在某些实施例下,所述的第三螺旋输送机4包括伺服电机40和防堵螺杆41,所述的防堵螺杆41的端部设置有防堵头42(见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包括机筒和机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体上设置有切粒罩,所述切粒罩具有延伸至所述机头体内的分流锥和镜像的配设在分流锥两侧的分流孔,使所述机筒内的物料能够从所述分流孔进入所述切粒罩的内腔,所述内腔靠近分流孔的一侧配设有切粒组件,所述内腔远离分流孔、且与所述分流孔正对方向设置有排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包括机筒和机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体上设置有切粒罩,所述切粒罩具有延伸至所述机头体内的分流锥和镜像的配设在分流锥两侧的分流孔,使所述机筒内的物料能够从所述分流孔进入所述切粒罩的内腔,所述内腔靠近分流孔的一侧配设有切粒组件,所述内腔远离分流孔、且与所述分流孔正对方向设置有排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粒组件由切刀、输出轴和电机组成,电机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为三通管路结构,其每通管路内分别配装第一螺旋输送机、第二螺旋输送机和第三螺旋输送机,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布在第三螺旋输送机的两侧,将两管路中的物料输送至第三螺旋输送机的管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炼造粒机组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呈T型结构,其在两侧的筒壁上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棋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塑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