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天赉专利>正文

转换控制法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52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转换控制法,应用于控制领域。它于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可逐个接通或切断接点的运动件参与改变内部接点。实施本法的控制件可是现行各种控制装置;此处也给出一种内有运动件可逐个变内部接点的、可实施本法的新控制装置。同时给出了一种新存贮件。采用本法可用很少的输入输出接点对接高密度的输入输出通路,且可实现系统多重柔性、多重存贮。本法对降新系统投资、提高旧设备的利用率、智能机械具体如何进入控制领域等都起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vers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thereof

The trans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field. In the control system, it adopts a moving part which can be connected or cut off one by one to participate in changing the internal contact. The control part of the present law is a current control device, and a new control device with a moving part that can change the internal contacts one by one, may be implemented. At the same time, a new storage part is given. By using this method, very few input and output contacts can be used to dock high-density input and output channels, and multiple flexible and multiple storage can be realized. This metho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investment in new system, improving utilization ratio of old equipment, and how to enter control field of intelligent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控制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控制对象、控制部件、信息存贮件、信息搜索方式、接点变换方式。目前,各行各业实现自动化的速度仍然不快,原因较多,其中,控制系统机动性差,设备利用率低,控制方法死板等造成的实现自动化的设备投资较高是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具体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人民邮电出版社91年版,常恒毅编著)给出了用可编程控器代替鼓形控制器的例子。也给出了抛去步进选择器不用,仅保留插销编程板作为联系件的可编程控器应用例。都是在用微电子件控制大电流设备时,丢掉了原有的活的部分。随着智类生产的发展,生产现场传输给控制中枢的信息越来越多,生产上要求一个控制中枢即可控制较多外设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但是设计师可以尽量不使设备投资过高的,却只有多路调节器或其综合产品。《机械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华中工学院出版,87年版,宾鸿赞编著)介绍了几种多路调节器,现代控制的许多书中也都说到多路开关,但是都没说到可以运动的多路调节器,且任何一个多路调节器本身的接线点数也是有限的,当要求输入、输出接线点很多时,多路调节器本身的数量也多,造价也不低。控制系统中大都有信息存贮件,但是存贮体容量有限,存入信息时需专用设备,存贮件一般不作它用。存贮体与存贮方法可选择面窄。微电子控制的系统对信息的搜索一般是依靠译码电路,当信息量大时,系统内元件增多。编程需设备,对修改程序的人有要求,至少需知道编程语言,小工厂、小维修根本不讲实现有柔性的自动化加工,与此也有关,都用口头指令实现当然好,但是需要一定的过渡时段。执行件,例如继电器,仍有其弱点。继电器上的运动件为框架所限,使得运动件的运动距离短;运动件一般是单自由度运动;运动件的往复运动,有一个方向是受电磁力作用,另一个方向受弹性体形变恢复力作用;继电器在这两个方向上接通或切断的线路接线点不管数量是多少,是一次性全接通或切断,运动件不可以有选择的,或逐个的分开将接线点之间的线路接通或切断。接触器等元件也有类似问题。系统的控制对象一般是生产过程,系统不设专项控制任务或设特别对象,使被控对象可又反作用控制系统任何一部分。闭环控制法是信息反馈给中枢或分枝中枢,一般对系统内的其它部分不直接作用。机器人已进入许多领域,国家八六三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新松于其本人主编的《机器人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94年版)前言里对机器人的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作了陈述80年代工业机器人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主要用于汽车工业。日本开发了大量的遥控建筑机器入和采掘机器人,……。机器人发展到90年代已不局限于机器人本身,而将作为新一代整个机器的发展方向。熊有伦院士在其编者的《机器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93年版)中预言“机器人的出现引起了许多科学和技术的变革,特别是对设计和控制领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都没说到具体的如何使机器人进入控制领域,都没说到考虑机械手参与控制工作。在有关智能机械应用的书里,人们说到的,一般只是智能机械如何代替人工作。人们不考虑由被控制的机械手改为被控的的机械手又反作用于控制装置,特别是参与改变系统内部接点,是因为封闭的框体明显使机械手伸不进去,无法改变框内焊固或其它方法固定的接点;某些裸露的接点的组装形式也使机械手必须用工具方可拆装。人们也不考虑要机械手参与其本身的控制部分的工作,因为这不需要,机械手本身是自动控制的。当然机械手也就没有参与控制的专项任务。这些思想的结果是造成了设备利用率低。有可用的东西就在眼前,却还要花钱再投资设备。这个现象有可能要继续延续一个相当的时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在实现自动化时可以少花钱多办事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目的而采用的新方案是于控制系统中采用可以逐个接通或切断接点的运动件参与改变内部接点。运动件参与改变的可以是系统内部任何一部分的接点,即被系统控制的运动件可以直接反作用于系统内的任一部分。此处的“接点”既指接线点也指接通点。包括无接触形成导通的点。可以是系统内任意的可形成信号通路的点。内部点一般是成对出现。“改变接点”包括改变两点间形成通路时导通点的改变。例如甲点原与乙点二者之间形成信息通路,经过改变后,改为甲点与丙点之间形成信息通路。“改变接点”也包括接点数的改变,即导通线路数的改变。例如导通线路数的增或减少。例如甲乙两处原有10条开通的线路,改变后为11或4条。但是以上所说的导通线路不一定是时刻有信号通过或粒子流通过。另外,改变接点也指改变给出信息的点。例如一个运用触点检测的盘,用其盘边的凹下形变使触点由常闭变为打开,盘上任一形变处可通断的接点都不是固定的,当盘转动时,盘周围可布置1个以上的许多动触头。盘转一周,盘上每个形变处即可将这些触头逐个压下或打开以通断线路。也即线路的接线点为传感检测件所改变。触头与盘二者构成可改变接点的检测部件。改变的是给出信息的点。包括给出信息时段长短,形式。“改变接点”可以是自动改变,也可以是被控制改变;可以是时刻改变,也可以是间歇改变;可以是多个一齐改变,也可以是一个个分开来改变。可以改变的是微小电流部分的接点,也可改变的是大电流部分的接点,并且,有时也可以是检测部件中的个别零件的接点被改变,例如光电检测部件中的光敏元件在运动中与一个个发光元件形成通路。即光敏元件与发光元件的接通点在不断地改变。“运动件”是指宏观上运动的零件或部件。可以是导电件,也可以是隔离件。可以是时刻运动,也可以是间歇运动。“可逐个接通或切断接点”是指可以有选择地将有多个通路的线路中的接线点之间的线路分开来单个地接通或断开(或改变),当然也可以一次将多个线路一次接通或切断。“内部接点”是指系统之内的接点,包括输入输出接点,也包括系统内任一元件上通过粒子流的点。包括封闭框内的接点,也包括裸露的接点。“运动件”可以是转动的轴,移动的杆,也可以是运动的机械手,等相对于要切变的接点是运动的运动件。“运动件”也可是可存贮信息件,例如存贮件是大电流线路中的运动件,可设助信息存贮件修改存贮信息的装置,也可设运动的信息存贮件库,利于增减存贮件。实施本法时如用信息存贮件,可以采用现有任一种信息存贮件,还可以是可改变接点的检测件作为信息存贮件。例如改变光栅上所刻条纹距离存贮信息的光栅检测件。即一种新的存贮件一种采用微电子件控制的可改变接点的运动件作为信息存贮件的新型元件。这有助于系统中实现多重信息存贮。当然采用可改变接点的检测件作为存贮件时,检测件也可以是不运动的静止件。上述的存贮件都可设存贮件库。“改变接点”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运动件直接将接点接通或切断,也可是间接的,利用所采用的有利于运动件改变接点的装置改变接点。例如将内部接点集中的装置,有利于运动件接近的装置等等。控制系统内可有实施本控制法的设备或装置,装置中也可有控制件。例如任一种计算机。还可以是一种在控制装置中有运动件改变接点的控制装置,即一种新控制装置,其中有可逐个接通或断开接点的运动件参与改变内部接点。当然,各种控制装置都不一定单用于控制运动件。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也可实施本控制法的一种新控制装置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D-D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E向视图;图4是也可实施本控制法的新控制装置例2的外形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中的F-F剖视图7是图6中的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方法,由控制件等实现,其特征是:于控制系统中采用可以逐个接通或切断接点的运动件参与改变内部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赉
申请(专利权)人:朱天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