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5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具体为:获取当天接触网的检修任务信息和工区可调配人员的信息;确定六个检修岗位的人员数量要求或检修工作量的要求;判断工区可调配人员中具有防护能力和检修车驾驶能力的人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最高检修效率的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案的求解;判断最优检修方案中的检修作业时间是否满足天窗时间的限制,并输出最高效率的人员优化配置方案,包括每名可调配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各岗位的人员数量和完成检修任务的最短总检修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检修人员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接触网的检修效率,为铁路运维单位制定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安排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接触网检修作业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牵引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的动力来源,在保证高铁稳定运行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发生故障会使列车运行中断,造成严重的故障后果。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无备用且较易发生故障,日常检修是保证接触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方式。接触网的日常检修主要在高铁“天窗时间”进行,由于检修在夜间进行、工作强度大、环境复杂,每次检修出动的检修车和工作人员众多,会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如何提高每次出车的检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接触网的实际检修中,检修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前往维修点、验电接地、检修作业、地线拆除和返回工区,每部分的主要工作存在差异,在前往维修点和返回工区中主要工作为检修车的驾驶和驻站防护,在验电接地和地线拆除中主要工作为行车防护和固定防护,在检修作业中主要工作为检修车作业和梯车作业。由于每名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熟练程度和技能值,如何科学合理的配置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将会直接影响出车检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充分利用检修人力资源,通过人员岗位的优化配置实现接触网检修作业的最优人员组合,提高接触网的检修效率,为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的安排提供决策支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数据的获取:A1、根据工区当天的接触网检修计划确定本次检修的天窗时长Ttc(分)、检修车数量Njx(辆)和作业区间长度Lzy(米)。A2、确定当前工区可调配人员的信息,包括人员姓名、人员i(i=1,2,…,n)从事检修岗位j(j=1,2,…,6)的技能aij。其中,在接触网的检修作业中检修岗位j包含:驻站防护(j=1)、检修车驾驶(j=2)、行车防护(j=3)、固定防护(j=4)、检修车作业(j=5)和梯车作业(j=6);由于人员个体的差异,不同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是不一样的,且同一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也存在差异;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人员i从事岗位j的技能aij进行评估,确定各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等级(aij=0.75,1,1.25,1.5,其中1表示标准的工作能力)。B、接触网检修中工作岗位j的人员数量要求Pj和工作量要求Wj一般根据当天检修作业的检修车数量Njx和作业区间长度Lzy确定,具体表示为:驻站防护人员数量要求为P1=2人,检修车驾驶人员数量要求为P2=2*Njx人,行车防护的人员数量要求为P3=8人,固定防护的人员数量要求为P4=Njx人,检修车作业工作量要求W5和梯车作业工作量要求W6根据检修工区以往的检修经验可以折算为,C、判断实际可调配人员中具有防护能力(j=1,3,4)和检修车驾驶能力(j=2)的人员数量PAj是否均满足PAj≥Pj。C1、若否,工区中可调配人员结构和数量不能完成当前接触网检修任务,此时输出各防护岗位(j=1,3,4)和检修车驾驶岗位(j=2)需要增加的人员数量,返回步骤A,调整A1中的接触网检修计划或增加A2中相应岗位的人员数量。C2:若是,则可以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的优化配置,进入步骤D。D、制定最高检修效率的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案。D1、在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模型中,规定每名人员在检修任务期间有且只能从事一个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为j=5,6时,必须满足岗位的实际工作量WAj大于等于当前检修任务对岗位工作量的要求Wj,其中式(2)中,Tcz为实际进行接触网检修操作的时间;Dij=0或1,分别表示人员i不从事或从事岗位j的工作。模型的优化目标是实现本次检修作业的最短总时间minT,其中minT=T0+Tcz,T0为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固定时间,包含往返工区和验电接地等。D2、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首先产生一个七进制(去掉0)的数组作为一个个体,表示可调配人员中每名员工从事六项岗位中的某一个岗位;然后随机生成若干个上述个体组成一个初始种群;其次以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个体对应的检修作业总时间T,选取最短总检修作业时间minT对应的个体为最优个体,对种群依次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直到满足遗传代数GEN的要求;最后选择所有代数中最短总检修作业时间minT对应的个体作为最优个体,最优个体对应的人员配置方案即为最高效率的检修人员优化配置方案。E、判断最短总检修作业时间minT是否满足minT<TtcE1、若否,则目前可调配人员结构和数量不能在当前天窗时间Ttc内完成计划的检修任务,此时输出在天窗时间内完成计划检修任务需要增加的检修车作业人数Pjx和梯车作业人数Ptc,并评估增加的人员数量是否合理;若是,则返回步骤A;若否,则重新调整需要增加的检修车作业人数Pjx和梯车作业人数Ptc。E2、若是,输出上述最高效率的人员优化配置方案,包括每名可调配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各岗位的人员数量和完成检修任务的最短总检修时间min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检修人力资源,通过人员岗位的优化配置实现接触网检修作业的最优人员组合,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制定检修人员安排模式,实现了检修人员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接触网的检修效率,为铁路运维单位制定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安排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具体实现步骤为:A、数据的获取。A1、根据工区当天的接触网检修计划确定本次检修的天窗时长Ttc(分)、检修车数量Njx(辆)和作业区间长度Lzy(米)。A2、确定当前工区可调配人员的信息,包括人员姓名、人员i(i=1,2,…,n)从事检修岗位j(j=1,2,…,6)的技能aij。其中,在接触网的检修作业中检修岗位j包含:驻站防护(j=1)、检修车驾驶(j=2)、行车防护(j=3)、固定防护(j=4)、检修车作业(j=5)和梯车作业(j=6);由于人员个体的差异,不同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是不一样的,且同一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也存在差异;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人员i从事岗位j的技能aij进行评估,确定各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等级(aij=0.75,1,1.25,1.5,其中1表示标准的工作能力)。B、接触网检修中工作岗位j的人员数量要求Pj和工作量要求Wj一般根据当天检修作业的检修车数量Njx和作业区间长度Lzy确定,具体表示为:驻站防护人员数量要求为P1=2人,检修车驾驶人员数量要求为P2=2*Njx人,行车防护的人员数量要求为P3=8人,固定防护的人员数量要求为P4=Njx人,检修车作业工作量要求W5和梯车作业工作量要求W6根据检修工区以往的检修经验可以折算为,C、判断实际可调配人员中具有防护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数据的获取:/nA1、根据工区当天的接触网检修计划确定本次检修的天窗时长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的作业人员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数据的获取:
A1、根据工区当天的接触网检修计划确定本次检修的天窗时长Ttc,单位:分;检修车数量Njx,单位:辆;作业区间长度Lzy,单位:米;
A2、确定当前工区可调配人员的信息,包括人员姓名,人员i,i=1,2,…,n,从事检修岗位j,j=1,2,…,6的技能aij;其中,在接触网的检修作业中检修岗位j包含:驻站防护j=1、检修车驾驶j=2、行车防护j=3、固定防护j=4、检修车作业j=5和梯车作业j=6;由于人员个体的差异,不同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是不一样的,且同一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也存在差异;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人员i从事岗位j的技能aij进行评估,确定各人员从事各岗位工作的技能等级aij=0.75,1,1.25,1.5,其中1表示标准的工作能力;
B、接触网检修中工作岗位j的人员数量要求Pj和工作量要求Wj根据当天检修作业的检修车数量Njx和作业区间长度Lzy确定,具体为:驻站防护人员数量要求为P1=2人,检修车驾驶人员数量要求为P2=2*Njx人,行车防护的人员数量要求为P3=8人,固定防护的人员数量要求为P4=Njx人,检修车作业工作量要求W5和梯车作业工作量要求W6根据检修工区以往的检修经验折算为,



C、判断实际可调配人员中具有防护能力j=1,3,4和检修车驾驶能力j=2的人员数量PAj是否均满足PAj≥Pj;
C1、若否,工区中可调配人员结构和数量不能完成当前接触网检修任务,此时输出各防护岗位j=1,3,4和检修车驾驶岗位j=2需要增加的人员数量,返回步骤A,调整A1中的接触网检修计划或增加A2中相应岗位的人员数量;
C2:若是,则可以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人员的优化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玎林圣李楠孙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