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99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包括底部主体工作箱,所述底部主体工作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底盒,所述固定底盒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腕臂预配技术领域。该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智能腕臂整体能够通过转动手柄杆带动衔接板、辅助卡板和摩擦片向固定底盒的两侧移动,辅助卡板顶部的摩擦片与放置板的底部紧密卡紧,即可将装置稳定的安装在放置板的表面,同时螺纹轴表面设置有螺纹,具有自锁能力,并且装置整体只需通过旋转手柄杆即可完成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腕臂预配
,具体为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就是设计标准等级高、能让列车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智能高铁是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BIM等新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计以及外部环境间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是智能高铁的三大核心技术,也是高铁未来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接触网腕臂预配作为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关键工序,也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普通的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在进行工作时,工作时间较长,并且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的配件较多,在长时间大规模的工作强度下,极易导致配件受损,如果勉强继续工作,将会严重影响工作准确性,如果对独立配件进行拆卸维护,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包括底部主体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主体工作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的内表面开设有固定卡槽(4),所述固定卡槽(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底盒(5),所述固定底盒(5)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6),所述螺纹轴(6)表面螺纹对称设置,所述螺纹轴(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所述螺纹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所述衔接板(8)的底部贯穿固定底盒(5)和放置板(2)并且延伸至放置板(2)的底部,所述衔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卡板(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包括底部主体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主体工作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的内表面开设有固定卡槽(4),所述固定卡槽(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底盒(5),所述固定底盒(5)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6),所述螺纹轴(6)表面螺纹对称设置,所述螺纹轴(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所述螺纹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所述衔接板(8)的底部贯穿固定底盒(5)和放置板(2)并且延伸至放置板(2)的底部,所述衔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卡板(9),所述辅助卡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摩擦片(10),所述螺纹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杆(11),所述手柄杆(11)的一端贯穿固定底盒(5)并且延伸至固定底盒(5)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盒(5)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辅助块(12),所述连接辅助块(12)的内部贯穿有螺丝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14),所述螺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平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兆恒电气化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