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39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锅生产线,包括两组上片机,两组所述上片机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自动拉伸机组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所述第一自动拉伸机组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的一侧均设置有切修卷压边机组,所述切修卷压边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清洗线,所述喷淋清洗线的一侧设置有自动点焊机组,所述自动点焊机组的一侧设置有隧道加热炉,所述隧道加热炉的一侧设置有喷淋冷却机组,所述喷淋冷却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冲床拍底机组,所述冲床拍底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反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不落地制作,并且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工艺要求组成特定的生产线组合,节省人力,操作简便,自动监控,生产过程稳定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锅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锅
,具体为一种制锅生产线。
技术介绍
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锅的种类很多,这其中最常用的是不锈钢锅。不锈钢锅是由不锈钢材质经过加工处理而制成的锅,不锈钢锅不仅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同时也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并且在一定高温或低温下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现有技术下的制锅生产线智能化较低,无法实现不落地的制作流程,并且其生产线组合固定,不能根据不同的产品工艺要求进行调整,此外,现有技术的制锅生产线缺乏监控警报,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稳定性,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制锅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下的制锅生产线智能化较低,无法实现不落地的制作流程,生产线组合固定,不能根据不同的产品工艺要求进行调整,并且缺乏监控警报等缺陷,提供一种制锅生产线。所述一种制锅生产线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不落地制作,并且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工艺要求组成特定的生产线组合,节省人力,操作简便,自动监控,生产过程稳定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锅生产线,包括两组上片机,两组所述上片机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自动拉伸机组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所述第一自动拉伸机组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的一侧均设置有切修卷压边机组,所述切修卷压边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清洗线,所述喷淋清洗线的一侧设置有自动点焊机组,所述自动点焊机组的一侧设置有隧道加热炉,所述隧道加热炉的一侧设置有喷淋冷却机组,所述喷淋冷却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冲床拍底机组,所述冲床拍底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反煲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自动拉伸机组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分别包括一台拉伸机和两台拉伸机。优选的,所述切修卷压边机组为包括五台切修卷压边机的五工位机组,所述切修卷压边机呈等距设置。优选的,所述自动点焊机组分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每组所述自动点焊机组均包括若干台呈等距设置的自动点焊机。优选的,所述喷淋冷却机组包括一对喷淋冷却机,一对所述喷淋冷却机呈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反煲装置包括若干个自动抛光机组,所述自动抛光机组分为若干个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和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所述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与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呈等距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和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均由主机(磨头)、副机(转盘)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主机为直接落地式支承,包括抛光主机及砂光主机,抛光主轴由电机驱动作高速运转,砂光主机由双轴联动控制,所述副机为多点支承、并由伺服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减速机驱动作间歇转动并分度定位的转盘,以及由电机驱动的工件旋转机构。一种制锅生产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上片机对制锅所需的物料进行自动上片,然后通过第一自动拉伸机组进行一次拉伸;S2:将一次拉伸后的物料自动上锅,然后通过第二自动拉伸机组进行二次拉伸;S3:通过切修卷压边机组中各个工位的切修卷压边机对二次拉伸后的物料进行自动切、修、卷、压边处理;S4:通过喷淋清洗线对处理后的物料进行除油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自动点焊机组中的各个自动点焊机对锅底物料进行点焊处理;S5:通过隧道加热炉对点焊处理后的物料进行高频加热,并通过喷淋冷却机组进行冷却处理;S6:通过冲床拍底机组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锅底整形;S7:搭配智能机器人对锅底整形进后的物料进行智能上下料,然后通过自动抛光机组中的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和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同时对物料的外部和内部进行抛光处理,即可完成整个制锅生产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客户及产品要求,灵活组成特定的自动生产线,搭配智能机器人及自动送料机自动上下料特、输送带衔接各生产工序,实现由原材料到成品的不落地生产过程,全自动生产,全程自动监控警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稳定性,尤其是本生产线的原片自动上油功能、抛光压力自动补偿和固体蜡自动补给功能,减少人力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抛磨材料的损耗,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集成了自动加工、工业机器人、自动定位输送带等多种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调度、智能化人机协同、智能化过程管理、智能化设备维护等多种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上片机、自动拉伸机组和切修卷压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淋清洗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点焊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隧道加热炉、喷淋冷却机组和冲床拍底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反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片机;2、第一自动拉伸机组;3、第二自动拉伸机组;4、切修卷压边机组;5、喷淋清洗线;6、自动点焊机组;7、隧道加热炉;8、喷淋冷却机组;9、冲床拍底机组;10、自动点焊机;11、自动抛光机组;12、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13、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锅生产线,包括两组上片机1,两组上片机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分别包括一台拉伸机和两台拉伸机,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的一侧均设置有切修卷压边机组4,切修卷压边机组4为包括五台切修卷压边机的五工位机组,切修卷压边机呈等距设置,切修卷压边机组4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清洗线5,喷淋清洗线5的一侧设置有自动点焊机组6,自动点焊机组6分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每组自动点焊机组6均包括若干台呈等距设置的自动点焊机10,自动点焊机组6的一侧设置有隧道加热炉7,隧道加热炉7的一侧设置有喷淋冷却机组8,喷淋冷却机组8包括一对喷淋冷却机,一对喷淋冷却机呈对称设置,喷淋冷却机组8的一侧设置有冲床拍底机组9,冲床拍底机组9的一侧设置有反煲装置,反煲装置包括若干个自动抛光机组11,自动抛光机组11分为若干个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12和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13,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12与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13呈等距交错设置,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12和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13均由主机磨头、副机转盘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主机为直接落地式支承,包括抛光主机及砂光主机,抛光主轴由电机驱动作高速运转,砂光主机由双轴联动控制,副机为多点支承、并由伺服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减速机驱动作间歇转动并分度定位的转盘,以及由电机驱动的工件旋转机构。一种制锅生产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上片机1对制锅所需的物料进行自动上片,然后通过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进行一次拉伸;S2:将一次拉伸后的物料自动上锅,然后通过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进行二次拉伸;S3:通过切修卷压边机组4中各个工位的切修卷压边机对二次拉伸后的物料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锅生产线,包括两组上片机(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上片机(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所述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的一侧均设置有切修卷压边机组(4),所述切修卷压边机组(4)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清洗线(5),所述喷淋清洗线(5)的一侧设置有自动点焊机组(6),所述自动点焊机组(6)的一侧设置有隧道加热炉(7),所述隧道加热炉(7)的一侧设置有喷淋冷却机组(8),所述喷淋冷却机组(8)的一侧设置有冲床拍底机组(9),所述冲床拍底机组(9)的一侧设置有反煲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锅生产线,包括两组上片机(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上片机(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所述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的一侧均设置有切修卷压边机组(4),所述切修卷压边机组(4)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清洗线(5),所述喷淋清洗线(5)的一侧设置有自动点焊机组(6),所述自动点焊机组(6)的一侧设置有隧道加热炉(7),所述隧道加热炉(7)的一侧设置有喷淋冷却机组(8),所述喷淋冷却机组(8)的一侧设置有冲床拍底机组(9),所述冲床拍底机组(9)的一侧设置有反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拉伸机组(2)和第二自动拉伸机组(3)分别包括一台拉伸机和两台拉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修卷压边机组(4)为包括五台切修卷压边机的五工位机组,所述切修卷压边机呈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点焊机组(6)分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每组所述自动点焊机组(6)均包括若干台呈等距设置的自动点焊机(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冷却机组(8)包括一对喷淋冷却机,一对所述喷淋冷却机呈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煲装置包括若干个自动抛光机组(11),所述自动抛光机组(11)分为若干个圆盘式自动外抛光机(12)和圆盘式自动内抛光机(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念泉高明杨建荣何满辉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