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93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齿轮,包括马达本体、壳体、转子轴、联轴器、转轴、齿轮本体,齿轮本体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齿轮本体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肩,第一固定板靠近壳体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定位杆,壳体靠近第一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定位孔,壳体靠近第一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活动块,活动块内活动设有螺杆,螺杆外壁上设有调节块,第一固定板靠近壳体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螺纹孔,齿轮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吸音块,齿轮本体远离环形吸音块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力矩传递稳定,齿轮强度高,能减少噪音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齿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齿轮。
技术介绍
马达即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马达中的齿轮是动力传输机构,将转子轴向的力矩转换成为转子径向的力矩,同时通过齿轮齿数比可以将较高的转子转速调整到恰当的齿轮转速输出。现有的转子轴通过连轴器带动转轴转动,齿轮安装在转轴上,但传动过程中转轴的稳定性较差,齿轮安装在转轴一端,长时间工作后安装齿轮的转轴一端会发生倾斜,影响动力的正常传输,此外现有的齿轮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变形,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同时齿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矩传递稳定,齿轮强度高,能减少噪音传播的马达齿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达齿轮,包括马达本体、壳体、转子轴、联轴器、转轴、齿轮本体,所述马达本体固定在壳体内,所述转子轴一端与马达本体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自由端贯穿壳体内壁后延伸至壳体外且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本体套设在转轴一端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横向贯穿第一固定板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贯穿孔套设在转轴外壁上,所述第一贯穿孔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齿轮本体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肩,所述第一凸肩远离齿轮本体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内圈侧壁相抵,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壳体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定位杆,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内活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壁上设有用于转动螺杆的调节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壳体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齿轮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吸音块,所述齿轮本体远离环形吸音块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子轴连接,把第一固定板套在转轴外壁上,将定位杆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卡在定位孔中,然后继续将第一固定板向靠近壳体方向推,使螺纹孔靠近螺杆,转动调节块来转动螺杆,使螺杆旋入螺纹孔,在螺杆旋入螺纹孔过程中定位杆向定位孔底部移动,当定位杆端部与定位孔底部相抵时,螺杆正好完全旋入螺纹孔中,然后将第一轴承套在转轴上并将第一轴承推至第一贯穿孔中,再把齿轮本体套在转轴上固定,第一凸肩抵在第一固定板侧壁上,安装完成后马达本体启动带动转子轴转动,转子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齿轮本体转动进行力矩的传递,在力矩传递过程中,第一固定板可以对转轴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同时第一固定板与壳体固定,结构稳定,经过长时间的工作转轴也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齿轮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吸音块,当齿轮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噪音时,环形吸音块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噪音的传播,若干个加强筋设置在齿轮本体远离环形吸音块一端的端面上,可以使齿轮本体承受更高的扭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力矩传递稳定,齿轮强度高,能减少噪音的传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本体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中部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横向贯穿第二固定板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贯穿孔套设在转轴外壁上,所述第二贯穿孔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齿轮本体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肩,所述第二凸肩远离齿轮本体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内圈侧壁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板套在转轴外壁上且位于齿轮本体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第二固定板侧壁与齿轮本体上的第二凸肩相抵,对齿轮本体进行固定,这样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对转轴两端进行支撑,使力矩的传递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表面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下端分别卡接在两个限位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限位槽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下端相适配,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分别卡接在两个限位槽中,这样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不会相对移动,进一步保证了力矩传递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本体靠近环形吸音块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吸音块位于环形槽中,所述环形槽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形吸音块远离环形槽底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压紧环形吸音块的环形压盖,所述环形压盖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环形压盖与环形槽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吸音块位于环形槽内且一侧与环形槽底面相抵,环形压盖通过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环形槽内壁上的内螺纹相互配合固定在环形槽中,环形压盖靠近环形吸音块的一侧压紧环形吸音块对其进行固定,当环形吸音块失效后,可以拧出环形压盖,更换新的环形吸音块,再将环形压盖拧入环形槽中压紧环形吸音块,使齿轮本体在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吸音效果,减少噪音的传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加强筋沿齿轮本体周向呈轮辐状间隔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加强筋沿齿轮本体周向呈轮辐状间隔排布,使齿轮本体在受到大扭矩时,每个加强筋可以均匀地分担扭矩,使齿轮本体的工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齿轮本体上的加强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表示为:1-马达本体、2-壳体、3-转子轴、4-联轴器、5-转轴、6-齿轮本体、7-第一固定板、8-第一贯穿孔、9-第一轴承、10-第一凸肩、11-定位杆、12-定位孔、13-活动块、14-螺杆、15-调节块、16-螺纹孔、17-环形吸音块、18-加强筋、19-第二固定板、20-第二贯穿孔、21-第二轴承、22-第二凸肩、23-限位板、24-限位槽、25-环形槽、26-环形压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齿轮,包括马达本体1、壳体2、转子轴3、联轴器4、转轴5、齿轮本体6,所述马达本体1固定在壳体2内,所述转子轴3一端与马达本体1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自由端贯穿壳体2内壁后延伸至壳体2外且通过联轴器4与转轴5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本体6套设在转轴5一端的外壁上,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本体6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齿轮,包括马达本体(1)、壳体(2)、转子轴(3)、联轴器(4)、转轴(5)、齿轮本体(6),所述马达本体(1)固定在壳体(2)内,所述转子轴(3)一端与马达本体(1)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自由端贯穿壳体(2)内壁后延伸至壳体(2)外且通过联轴器(4)与转轴(5)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本体(6)套设在转轴(5)一端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6)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中部设有第一贯穿孔(8),所述第一贯穿孔(8)横向贯穿第一固定板(7)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7)通过第一贯穿孔(8)套设在转轴(5)外壁上,所述第一贯穿孔(8)与转轴(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9),所述齿轮本体(6)靠近第一固定板(7)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肩(10),所述第一凸肩(10)远离齿轮本体(6)的一端与第一轴承(9)内圈侧壁相抵,所述第一固定板(7)靠近壳体(2)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定位杆(11),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固定板(7)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与定位杆(11)相适配的定位孔(12),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固定板(7)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内活动设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外壁上设有用于转动螺杆(16)的调节块,所述第一固定板(7)靠近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与螺杆(16)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齿轮本体(6)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吸音块(17),所述齿轮本体(6)远离环形吸音块(17)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齿轮,包括马达本体(1)、壳体(2)、转子轴(3)、联轴器(4)、转轴(5)、齿轮本体(6),所述马达本体(1)固定在壳体(2)内,所述转子轴(3)一端与马达本体(1)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自由端贯穿壳体(2)内壁后延伸至壳体(2)外且通过联轴器(4)与转轴(5)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本体(6)套设在转轴(5)一端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6)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7)中部设有第一贯穿孔(8),所述第一贯穿孔(8)横向贯穿第一固定板(7)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7)通过第一贯穿孔(8)套设在转轴(5)外壁上,所述第一贯穿孔(8)与转轴(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9),所述齿轮本体(6)靠近第一固定板(7)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肩(10),所述第一凸肩(10)远离齿轮本体(6)的一端与第一轴承(9)内圈侧壁相抵,所述第一固定板(7)靠近壳体(2)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定位杆(11),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固定板(7)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与定位杆(11)相适配的定位孔(12),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固定板(7)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内活动设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外壁上设有用于转动螺杆(16)的调节块,所述第一固定板(7)靠近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与螺杆(16)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齿轮本体(6)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吸音块(17),所述齿轮本体(6)远离环形吸音块(17)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蓉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信毅单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