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89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安装螺杆和安装螺杆上端所设的外圈套,所述外圈套的内侧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内侧设有内圈套;所述外圈套的外侧上端设有储油通孔,所述储油通孔上设有柱塞,所述储油腔上端设有进油孔,且所述进油孔和储油通孔位于同一流道上,所述储油腔内部靠近内圈套的侧壁设有第一环形轨道,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上设有第一出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套圈与内套圈相匹配的储油腔,第一环形轨道可以使润滑油均衡涂抹在内套圈的外壁,同时通过第二出油孔溢出润滑油在内套圈的内壁第二环形轨道上达到自润滑效果,从而循环重复使用,使关节轴承的实用寿命大大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
本技术主要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
技术介绍
关节轴承主要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特殊结构的滑动轴承。能承受较大的负荷。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但关节轴承在运动中,遇到较高的摆动运动和高速转动时,会使摩擦阻力逐步增加,进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导致关节轴承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已公开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820451680.2,专利名称: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申请日:2018040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安装螺杆和安装螺杆上端所设的外球套,所述外球套的主体为双面对称切平的球面结构,所述外球套的上端设有螺纹孔,且外球套两端的平面之间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内匹配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润滑套,所述润滑套的内部设有球面结构的内球面I;润滑套内的润滑块相对内球套上的外球面起到很好的自润滑作用,且内球面I与润滑套两端面相连接处所设的过度圆弧对外球面起到一个良好的防刮作用;润滑套的外圆柱面与外球套上的定位环相套配,并且通过外球套上端的螺纹孔内匹配安装的紧定螺钉将润滑套锁紧在外球套内,这种结构方便拆装与更换,避免了外球套与内球套同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螺杆1和安装螺杆1上端所设的外圈套2,所述外圈套2的内侧设有储油腔3,所述储油腔3的内侧设有内圈套4;所述外圈套2的外侧上端设有储油通孔22,所述储油通孔22上设有柱塞5,所述储油腔3上端设有进油孔32,且所述进油孔32和储油通孔22位于同一流道上,所述储油腔3内部靠近内圈套4的侧壁设有第一环形轨道33,所述第一环形轨道33上设有第一出油孔34。优选的,外圈套2、储油腔3和内圈套4的主体为双面对称切平的球体镂空结构。优选的,内圈套4对称平面开设倒圆边。优选的,内圈套4的内外两侧设有对称第二环形轨道43,所述第二环形轨道43上等距设有12个第二出油孔42,所述第一环形轨道33上等距设有12个第一出油孔34。优选的,安装螺杆1的结构为圆柱体,且所述安装螺杆1外侧开设外螺纹12。优选的,第一环形轨道33和第二环形轨道43直角边均开设倒圆边。优选的,第一出油孔34与第二出油孔42半径不超过0.1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外套圈2与内套圈4相匹配的储油腔3,其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并通过设置进油孔32可以对储油腔3内部进行注油,储油腔3内的润滑油逐渐输送至第一出油孔34,在内套圈4进行运动时,第一环形轨道33可以使润滑油均衡涂抹在内套圈4的外壁,同时通过第二出油孔42溢出润滑油在内套圈4的内壁第二环形轨道43上达到自润滑效果,从而循环重复使用,使关节轴承的实用寿命大大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三轴侧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中:1、安装螺杆;12、外螺纹;2、外圈套;22、储油通孔;3、储油腔32、进油孔;33、第一出油孔;34、第一环形轨道;4、内套圈;42、第二出油孔;43、第二环形轨道;5、柱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4所示可知,本技术包括有:安装螺杆1和安装螺杆1上端所设的外圈套2,所述外圈套2的内侧设有储油腔3,所述储油腔3的内侧设有内圈套4;所述外圈套2的外侧上端设有储油通孔22,所述储油通孔22上设有柱塞5,所述储油腔3上端设有进油孔32,且所述进油孔32和储油通孔22位于同一流道上,所述储油腔3内部靠近内圈套4的侧壁设有第一环形轨道33,所述第一环形轨道33上设有第一出油孔3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外圈套2、储油腔3和内圈套4的主体为双面对称切平的球体镂空结构。设置上述结构,球体镂空结构可以使外圈套2、储油腔3和内圈套4之间的安装匹配度更高。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内圈套4对称平面开设倒圆边。设置上述结构,在内圈套4的对称平面与储油腔3内球面接触时,倒边圆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防刮作用。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内圈套4的内外两侧设有对称第二环形轨道43,所述第二环形轨道43上等距设有12个第二出油孔42,所述第一环形轨道33上等距设有12个第一出油孔34。设置上述结构,可以使润滑油均衡涂抹在内圈套4内外两壁,且当第二环形轨道43外侧润滑油达到饱满时,会从第二出油孔42自动溢出。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安装螺杆1的结构为圆柱体,且所述安装螺杆1外侧开设外螺纹12。设置上述结构,外螺纹12这种结构更方便拆装与更换。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第一环形轨道33和第二环形轨道43直角边均开设倒圆边。设置上述结构,使润滑油溢出效率更高,同时倒边圆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防刮作用。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第一出油孔34与第二出油孔42半径不超过0.1cm。设置上述结构,有效控制润滑油溢出频率。在使用中,通过设置外套圈2与内套圈4相匹配的储油腔3,其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并通过设置进油孔32可以对储油腔3内部进行注油,储油腔3内的润滑油逐渐输送至第一出油孔34,在内套圈4进行运动时,第一环形轨道33可以使润滑油均衡涂抹在内套圈4的外壁,同时通过第二出油孔42溢出润滑油在内套圈4的内壁第二环形轨道43上达到自润滑效果,使关节轴承的实用寿命大大延长。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螺杆(1)和安装螺杆(1)上端所设的外圈套(2),所述外圈套(2)的内侧设有储油腔(3),所述储油腔(3)的内侧设有内圈套(4);/n所述外圈套(2)的外侧上端设有储油通孔(22),所述储油通孔(22)上设有柱塞(5),所述储油腔(3)上端设有进油孔(32),且所述进油孔(32)和储油通孔(22)位于同一流道上,所述储油腔(3)内部靠近内圈套(4)的侧壁设有第一环形轨道(33),所述第一环形轨道(33)上设有第一出油孔(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螺杆(1)和安装螺杆(1)上端所设的外圈套(2),所述外圈套(2)的内侧设有储油腔(3),所述储油腔(3)的内侧设有内圈套(4);
所述外圈套(2)的外侧上端设有储油通孔(22),所述储油通孔(22)上设有柱塞(5),所述储油腔(3)上端设有进油孔(32),且所述进油孔(32)和储油通孔(22)位于同一流道上,所述储油腔(3)内部靠近内圈套(4)的侧壁设有第一环形轨道(33),所述第一环形轨道(33)上设有第一出油孔(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套(2)、储油腔(3)和内圈套(4)的主体为双面对称切平的球体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振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双达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