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82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属于油密封真空泵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气过滤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与电机的输出轴卡接。该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通过设置转子、抽风机和隔网,在使用时首先转子带动旋子旋转,随后油液在其挤压作用下进入降温管内,随后油液通过降温管进入汇流管内,同时抽风机将外界气流通过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使其进入第一壳体内,并通过隔网将热流统一排出,这种方式使内部的油液能够降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密封真空泵
,具体为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生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使用到大量的真空泵用于各行各业,其中由于泵在设计制造及装配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害空间,这也降低泵的极限真空度,油封式真空泵就是用油将相向运动的零部件和排气阀零件间密封起来;将有害空间充填,使得高压气体反“突破”的机会少得多,密封性能也就好得多,从而使泵能达到较高的真空度,然而由于油液在内部与外界接触少,流动性较差,使其内部散热较为困难,长期高温使用会造成内部器件寿命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解决了由于油液在内部与外界接触少,流动性较差,使其内部散热较为困难,长期高温使用会造成内部器件寿命缩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壳体(23)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3)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气过滤装置(3),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与电机(4)的输出轴卡接,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转子(1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子(16)表面开设的滑孔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旋子(17);/n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的左侧面和下表面通过若干个降温管(12)与同一个汇流管(13)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第一分流管(10)的右端和第二分流管(11)的左端卡接,所述第一分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壳体(23)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3)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气过滤装置(3),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与电机(4)的输出轴卡接,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转子(1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子(16)表面开设的滑孔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旋子(17);
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的左侧面和下表面通过若干个降温管(12)与同一个汇流管(13)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第一分流管(10)的右端和第二分流管(11)的左端卡接,所述第一分流管(10)和第二分流管(11)正面的一端与同一个抽风机(9)的左右两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卡接有加油管(6),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右侧面与检修管(7)和排油管(8)的左端卡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背面与支座(2)的正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6)、检修管(7)和排油管(8)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支座(2)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油密封真空泵的对流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装置(3)包括螺纹闭气塞(31),所述螺纹闭气塞(31)的上表面卡接有进气管(32),螺纹闭气塞(31)的下表面与卡环(33)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卡环(33)的下表面与限位环(3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限位环(35)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冠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淞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