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鳍式场效晶体管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是形成于半导体基板上,并且包括各种装置,像是晶体管、二极管及/或电阻器,其被配置且一起连接至功能电路。特别地,集成电路还包括场效晶体管,像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ETs,MOSFETs)或者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complimentaryMOSFETs),其各自包括栅极电极以控制对应的场效晶体管的通道区。可通过各种技术提高场效晶体管的效能。例如,使用高介电常数介电材料与金属来形成栅极堆叠。鳍片状主动区可用于增强栅极电极与通道区之间的耦合。在其他例子中,利用应变效应对通道区施加适当的应力,以增加载子迁移率(carriermobility)和装置速度。然而,施加于通道的应力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例如栅极尺寸改变以及栅极填充问题。因此,需要新的装置结构以及其制作方法来增强电路效能,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n形成一栅极堆叠于一半导体基板上;/n形成一蚀刻停止层于该栅极堆叠与该半导体基板之上;/n沉积一介电衬层于该蚀刻停止层上;/n执行一非等向性蚀刻以选择性地移除该介电衬层的多个部分,使得该蚀刻停止层露出于该栅极堆叠与该半导体基板的顶面;/n选择性地沉积一硅层在该蚀刻停止层露出的表面上;/n沉积一层间介电质层于该栅极堆叠与该半导体基板上;以及/n执行一退火工艺以氧化该硅层,从而对该栅极堆叠下方的一通道区产生压缩应力。/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7 US 16/573,8981.一种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形成一栅极堆叠于一半导体基板上;
形成一蚀刻停止层于该栅极堆叠与该半导体基板之上;
沉积一介电衬层于该蚀刻停止层上;
执行一非等向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升,林佑波,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