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66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结构包括数据连接线、机体、连接头,数据连接线与机体的上端嵌固连接,连接头与数据连接线的末端相连接,由于土壤湿润粘性大,再通过外伸板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伸缩杆推动伸出板沿着框体向外快速弹出,再通过弹力条快速将伸缩杆拉动复位,从而使产生的振动能够将伸出板外表面大部分土壤振落,有效的避免了河边较为湿润的土壤会挤入连接杆上的凹面内部的情况,当连接头拔出物位仪时,通过弹力架能够将过渡板快速推出,从而使过渡板能够将下触板快速推出复位,故而使下摆板能够因惯性沿着固定块向下摆动,以至于下摆板在底触块底部接触土壤的瞬间就能够将土壤弹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位仪器仪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
技术介绍
物位仪表校验仪主要是用于对物位仪的测量精度进行检测的涉设备,通过将数据连接线插入物位仪,再将物位仪置入水位中,最后再对比物位仪与物位仪表校验仪的数据是否相等,以此来对物位仪的检测精度进行检测,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若物位仪表校验仪在室外河边对多个物位仪进行检测,由于检测的数量较多,需要在检测完将数据连接线拔出先放置在地面,再取出下一个物位仪进行插入检测,若河边的土壤较为潮湿,则容易在数据连接线连接头上的凹面内附着土壤,当数据连接线再次插入物位仪内部时,则会出现数据传输受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结构包括数据连接线、机体、连接头,所述数据连接线与机体的上端嵌固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数据连接线的末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头包括衔接板、结合板、连接杆,所述结合板嵌固于衔接板的底部位置,所述连接杆安装于结合板的下端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外伸板、底触块、助推片,所述外伸板通过助推片与杆体间隙配合,所述底触块与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伸板设有十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杆体上呈平行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伸板包括伸出板、伸缩杆、弹力条、框体,所述伸出板嵌固于伸缩杆的左侧位置,所述伸缩杆与框体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安装于伸缩杆与框体的内壁之间,通过机构向外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伸缩杆推动伸出板向外快速伸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出板包括接触板、板体、撞击球,所述接触板与板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撞击球安装于板体的内部位置,所述撞击球采用密度较大的合金钢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触块包括板面、过渡板、下触板、弹力架,所述过渡板通过弹力架与板面间隙配合,所述下触板嵌固于过渡板的底部位置,通过物体对下触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下触板向上收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触板包括下摆板、弹性片、固定块,所述下摆板与固定块活动卡合,所述弹性片安装于两个下摆板之间,所述下摆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摆板包括接触块、承接板、活动杆,所述接触块与活动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杆与承接板活动卡合,所述接触块采用密度较大的丁腈橡胶材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土壤湿润粘性大,再通过外伸板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伸缩杆推动伸出板沿着框体向外快速弹出,再通过弹力条快速将伸缩杆拉动复位,从而使产生的振动能够将伸出板外表面大部分土壤振落,有效的避免了河边较为湿润的土壤会挤入连接杆上的凹面内部的情况。2、当连接头拔出物位仪时,通过弹力架能够将过渡板快速推出,从而使过渡板能够将下触板快速推出复位,故而使下摆板能够因惯性沿着固定块向下摆动,以至于下摆板在底触块底部接触土壤的瞬间就能够将土壤弹除,有效的避免了连接杆的底部朝下直接接触土壤,会导致湿润的土壤会黏附在底触块的底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头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杆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伸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出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触块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触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下摆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据连接线-1、机体-2、连接头-3、衔接板-31、结合板-32、连接杆-33、杆体-a1、外伸板-a2、底触块-a3、助推片-a4、伸出板-a21、伸缩杆-a22、弹力条-a23、框体-a24、接触板-b1、板体-b2、撞击球-b3、板面-c1、过渡板-c2、下触板-c3、弹力架-c4、下摆板-c31、弹性片-c32、固定块-c33、接触块-d1、承接板-d2、活动杆-d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结构包括数据连接线1、机体2、连接头3,所述数据连接线1与机体2的上端嵌固连接,所述连接头3与数据连接线1的末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头3包括衔接板31、结合板32、连接杆33,所述结合板32嵌固于衔接板31的底部位置,所述连接杆33安装于结合板32的下端位置。其中,所述连接杆33包括杆体a1、外伸板a2、底触块a3、助推片a4,所述外伸板a2通过助推片a4与杆体a1间隙配合,所述底触块a3与杆体a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伸板a2设有十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杆体a1上呈平行分布,通过助推片a4对外伸板a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伸板a2在失去外力挤压的情况下向外伸出。其中,所述外伸板a2包括伸出板a21、伸缩杆a22、弹力条a23、框体a24,所述伸出板a21嵌固于伸缩杆a22的左侧位置,所述伸缩杆a22与框体a24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a23安装于伸缩杆a22与框体a24的内壁之间,通过机构向外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伸缩杆a22推动伸出板a21向外快速伸出,从而使伸出板a21能够将机构内部的土壤推出。其中,所述伸出板a21包括接触板b1、板体b2、撞击球b3,所述接触板b1与板体b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撞击球b3安装于板体b2的内部位置,所述撞击球b3采用密度较大的合金钢材质,通过板体b2能够在机构向外伸出时对撞击球b3的内壁产生撞击。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当连接头3拔离物位仪内部时,通过连接杆33上的助推片a4能够向外推动外伸板a2沿着杆体a1向外伸出,从而使外伸板a2能够将挤入外伸板a2凹面内部的土壤推出,由于土壤湿润粘性大,再通过外伸板a2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伸缩杆a22推动伸出板a21沿着框体a24向外快速弹出,再通过弹力条a23快速将伸缩杆a22拉动复位,从而使产生的振动能够将伸出板a21外表面大部分土壤振落,再通过伸出板a21伸缩时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撞击球b3在板体b2内部进行前后滚动,从而使撞击球b3能够撞击板体b2的内壁,故而使板体b2能够将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接触板b1上,从而使接触板b1能够将其表面残留的土壤振落,有效的避免了河边较为湿润的土壤会挤入连接杆33上的凹面内部的情况。实施例2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其中,所述底触块a3包括板面c1、过渡板c2、下触板c3、弹力架c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结构包括数据连接线(1)、机体(2)、连接头(3),所述数据连接线(1)与机体(2)的上端嵌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与数据连接线(1)的末端相连接;/n所述连接头(3)包括衔接板(31)、结合板(32)、连接杆(33),所述结合板(32)嵌固于衔接板(31)的底部位置,所述连接杆(33)安装于结合板(32)的下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结构包括数据连接线(1)、机体(2)、连接头(3),所述数据连接线(1)与机体(2)的上端嵌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与数据连接线(1)的末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头(3)包括衔接板(31)、结合板(32)、连接杆(33),所述结合板(32)嵌固于衔接板(31)的底部位置,所述连接杆(33)安装于结合板(32)的下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包括杆体(a1)、外伸板(a2)、底触块(a3)、助推片(a4),所述外伸板(a2)通过助推片(a4)与杆体(a1)间隙配合,所述底触块(a3)与杆体(a1)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位仪表校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板(a2)包括伸出板(a21)、伸缩杆(a22)、弹力条(a23)、框体(a24),所述伸出板(a21)嵌固于伸缩杆(a22)的左侧位置,所述伸缩杆(a22)与框体(a24)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a23)安装于伸缩杆(a22)与框体(a24)的内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贤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启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