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361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锻压模具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采用顺序排查的方式,先对上下垫板的紧固螺栓进行排查,再对移动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进行排查,继续对安装中心模座进行排查,再对移动工作台侧滑板间隙,主缸导向立柱X滑块和主缸水平度进行排查;最后对下垫板进行调整,恢复设备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通过上述排查顺序以及方法的公开,给生产人员提供一种快速判断车轮锻压中心偏差的方法,提高车轮生产效率,稳定车轮轧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压模具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
技术介绍
车轮压轧是车轮生产中的关键工序,具体分为五个工步:除鳞-预成型-成型-轧制-压弯和冲孔。预成型和成型是车轮压轧成型的关键工步,锻压中心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轮预成型、成型时轮辋和轮毂的金属分配,锻压偏心会造成车轮轮辋圆周方向充满度不均和轮毂孔欠充满,影响车轮轧制质量,形成偏心废品和毂孔废品。偏心造成的车轮轧制椭圆会造成车轮热处理后车床加工踏面切削量不同,出现硬度偏差,出厂车轮使用的安全风险也会增加,严重者会给公司带来巨大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车轮压轧二线锻压成型是单机组两工位(一台油压机设备+移动工作台),分别是车轮预成型和成型工步。此设备生产相较定台压机设备影响锻压中心的变量增加,中心调整、控制的难度大;生产中传统的检查调整方法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排查、调整流程,常常把脉不准,容易发生多次停机检查调整和模具拆解,生产节奏完全被打乱,严重影响了整个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更好的排查方法是现在生产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排查出锻压模具中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所述排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排查时锻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叠合;(2)步骤(1)完成后,测量上模和下模叠合后的偏差值,判断偏差方向;(3)步骤(2)确定偏差方向后;检查锻压模具中上垫板和下垫板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如果紧固螺栓松动,操作人员对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后再次测量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即可恢复生产;而偏差未消除,需人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厚度;如果紧固螺栓未松动,人工直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以上,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调整完毕后;检测观察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可以恢复生产;如果未消除,进行一步;(4)上述检查步骤完成后,在保证压机设备处于停机状态,检查安装中心模座,检查上下模台中心偏差情况,无偏差进行下一步;有偏差检查生产用模座和垫板中心挡圈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更换中心挡圈;无则进行下一步;(5)检查压机移动工作台侧滑板间隙、主缸导向立柱X滑块和主缸水平度有无超差,有超差调整恢复,无超差进行下一步;(6)调整下垫板,恢复设备中心;(7)至此,一套单机组压机两工位锻压中心偏差的检查完毕,如需再次检测,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如果在压机正常使用过程中,在步骤(3)检测完成后,如果发现误差仍未消除,为了不影响生产,可以通过调整对中壁抱料中心,临时纠偏生产,待停机后再进行步骤(4)-(7)。所述步骤(2)中是使用测量工具来测量上模和下模叠合后的偏差值;所述测量工具包括移动尺架;所述移动尺架上连接有尺杆;所述尺杆与移动尺架相交设置。所述尺杆通过连接部与移动尺架;所述连接部包括尺框;所述尺框上设有尺杆穿接孔。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尺框上的制动螺钉。所述移动尺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尺杆通过导向槽穿过移动尺架。所述尺框为倒U型结构;所述尺框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两端设有侧向板,所述尺杆穿接孔设置在侧向板上;所述制动螺钉上设置在顶板上。所述移动尺架上设有支撑腿机构,所述支撑腿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尺架上的尺腿柄。所述尺腿柄上设有限位腿,所述限位腿包括左支腿和右支腿,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对称分布在尺腿柄相对的两侧上;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相交形成V字型结构。所述尺杆使用时远离模具一端设有拉接挂钩;所述尺杆使用时靠近模具一端设有避让斜面;所述尺杆竖直截面呈矩形;所述尺杆穿接孔为矩形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通过该排查方法的公开,给生产人员提供一种快速判断车轮锻压中心偏差的方法,提高车轮生产效率,稳定车轮轧制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查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移动尺架,2、尺杆,3、尺框,4、制动螺钉,5、尺腿柄,6、限位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所述排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排查时锻压模具的上模1-1和下模1-2叠合;(2)步骤(1)完成后,测量上模1-1和下模1-2叠合后的偏差值,判断偏差方向;(3)步骤(2)确定偏差方向后;检查锻压模具中上垫板和下垫板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如果紧固螺栓松动,操作人员对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后再次测量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即可恢复生产;而偏差未消除,需人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厚度;如果紧固螺栓未松动,人工直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以上,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调整完毕后;检测观察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可以恢复生产;如果未消除,进行一步;(4)上述检查步骤完成后,在保证压机设备处于停机状态,检查安装中心模座,检查上下模1-2台中心偏差情况,无偏差进行下一步;有偏差检查生产用模座和垫板中心挡圈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更换中心挡圈;无则进行下一步;(5)检查压机移动工作台侧滑板间隙、主缸导向立柱X滑块和主缸水平度有无超差,有超差调整恢复,无超差进行下一步;(6)调整下垫板,恢复设备中心;(7)至此,一套单机组压机两工位锻压中心偏差的检查完毕,如需再次检测,重复以上步骤即可!本专利技术有效的指导了生产中车轮锻压中心的调整,消除了重复作业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轧制质量,减少了生产故障时间。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指出的指导了生产中车轮锻压中心的调整,也就是对上模1-1和下模1-2同轴度的调整,换言之也是对上模1-1和下模1-2的中心偏差进行的调整。本专利技术从车轮锻压设备、模具装配和安装等多方面系统梳理,找出影响车轮锻压中心的关键因子,按影响程度进行层次划分,梳理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综合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快速解决的问题保证生产顺利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实施方案为:为便于理解,这里先对压机设备以及压机模具结构及工作方式做简单描述:火车车轮锻压成型分两个工步:预成型和成型,两工步使用同一上成型模,下模1-2不同;预成型使用的下模1-2为压痕模,用于车轮预成型阶段轮毂和轮辋金属预分配,成型工步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排查时锻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叠合;/n(2)步骤(1)完成后,测量上模和下模叠合后的偏差值,判断偏差方向;/n(3)步骤(2)确定偏差方向后;检查锻压模具中上垫板和下垫板紧固螺栓是否松动;/n如果紧固螺栓松动,操作人员对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后再次测量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即可恢复生产;而偏差未消除,需人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厚度;/n如果紧固螺栓未松动,人工直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以上,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调整完毕后;检测观察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可以恢复生产;如果未消除,进行一步;/n(4)上述检查步骤完成后,在保证压机设备处于停机状态,检查安装中心模座,检查上下模台中心偏差情况,无偏差进行下一步;/n有偏差检查生产用模座和垫板中心挡圈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更换中心挡圈;/n无则进行下一步;/n(5)检查压机移动工作台侧滑板间隙、主缸导向立柱X滑块和主缸水平度有无超差,有超差调整恢复,无超差进行下一步;/n(6)调整下垫板,恢复设备中心;/n(7)至此,一套单机组压机两工位锻压中心偏差的检查完毕,如需再次检测,重复以上步骤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排查时锻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叠合;
(2)步骤(1)完成后,测量上模和下模叠合后的偏差值,判断偏差方向;
(3)步骤(2)确定偏差方向后;检查锻压模具中上垫板和下垫板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如果紧固螺栓松动,操作人员对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后再次测量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即可恢复生产;而偏差未消除,需人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厚度;
如果紧固螺栓未松动,人工直接调整移动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以上,工作台碰头挡板厚度调整完毕后;检测观察模台中心偏差是否消除,如果偏差消除,可以恢复生产;如果未消除,进行一步;
(4)上述检查步骤完成后,在保证压机设备处于停机状态,检查安装中心模座,检查上下模台中心偏差情况,无偏差进行下一步;
有偏差检查生产用模座和垫板中心挡圈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更换中心挡圈;
无则进行下一步;
(5)检查压机移动工作台侧滑板间隙、主缸导向立柱X滑块和主缸水平度有无超差,有超差调整恢复,无超差进行下一步;
(6)调整下垫板,恢复设备中心;
(7)至此,一套单机组压机两工位锻压中心偏差的检查完毕,如需再次检测,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其特征在在于,如果在压机正常使用过程中,在步骤(3)检测完成后,如果发现误差仍未消除,为了不影响生产,可以通过调整对中壁抱料中心,临时纠偏生产,待停机后再进行步骤(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压模具上模与下模出现中心偏差的排查方法,其特征在在于,所述步骤(2)中是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礼徐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