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22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包括底座、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压紧模块包括第一支架、上压模和下压模,用来固定待打花的绞丝套管;所述打花模块包括打花芯子和芯子气缸,所述打花芯子连接在芯子气缸的活塞轴;所述下压模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顶部,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的相对端口上各设有用于定位绞丝套管的半圆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前后设置,上下压模的半圆通槽能够精准定位套管的剥皮位置,避免套管在打花阶段由于外部环境不稳,造成打花效果粗糙不整齐,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丝套管打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绞丝套管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属于线材表面切削设备

技术介绍
绞丝套管产品由绞线机生产并在绞线周围注塑塑料件而成,是常见的工业制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客户对绞丝套管产品中注塑件的拉脱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注塑件的拉脱力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当中的绞丝套管产品做出了结构上的改进。如附图1所示,改进后的绞丝套管产品包括外层的塑料覆层A、中间层的绞丝B和最内层的内衬管(图中未示出),其中套管两侧覆层被剥离,套管两侧的绞丝从中心向四周呈花型辐射,再对花型的绞丝进行注塑成型,花型结构扩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注塑件两端的拉脱力,将套管从常规圆柱型加工成如图所示花型的设备便是打花装置。现有技术当中的打花装置多是手工操作,包括固定的打花头和水平设置的左右夹头,工作人员手持套管,将套管的一端抵住打花头,左右夹头夹住套管,打花头工作;左右夹头松开,工作人员将套管转换方向,对另一端进行打花操作。这种打花装置紧固不完全,需要工人时刻施加压力抵住打花头,如此破坏打花面的平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打花装置,能够保证套管的紧固效果,并尽可能地减少操作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包括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底座、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压紧模块包括第一支架、上压模和下压模,用来固定待打花的绞丝套管;所述打花模块包括打花芯子和芯子气缸,所述打花芯子连接在芯子气缸的活塞轴并由所述芯子气缸驱动;所述下压模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上压模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的相对端口上各设有用于定位绞丝套管的半圆通槽。进一步地,所述打花模块还包括预打花芯棒和芯棒气缸,所述芯棒气缸设置在芯子气缸的后端,所述预打花芯棒固定在芯棒气缸的活塞轴并穿过所述芯子气缸和打花芯子的中心。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模上设有至少一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在半圆通槽两侧的导向槽片,所述导向槽片具有向半圆通槽方向倾斜的倾斜部。进一步地,所述半圆通槽靠近打花模块的一端直径小于套管的外层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纵向设置有轨道,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丝杠,所述底座与所述丝杠形成滚珠丝杠副,所述丝杠由丝杠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打花模块还包括测距机构,所述测距机构包括测距片、测距气缸、连接件和第二气缸,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测距片沿所述滑槽位移;所述测距气缸固定在芯子气缸的底部,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测距气缸的活塞轴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和第一功能模块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和第一功能模块相对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于第一功能模块一侧,包括连接座、定位块、和第一定位槽,定位块设置在连接座上端,第一定位槽固定在连接座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固定连接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一定位槽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本技术绞丝套管打花装置采用-带半圆通槽的上下压模压紧绞丝套管,同时芯子气缸驱动打花芯子对套管两端打花,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了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前后设置,上下压模的半圆通槽能够精准定位套管的剥皮位置,避免套管在打花阶段由于外部环境不稳,造成打花效果粗糙不整齐,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半圆通槽靠近打花模块的一端直径小于套管外层直径,使得套管在半圆通槽内呈间隙配合,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2)进一步在实施例当中相对设置了两个功能模块,使得装置能够同时对套管的两头进行打花,减少现有工序;(3)功能模块的底部设置有轨道,底板上的滚珠丝杠结构使得功能模块可以配合不同长度的套管做长行程的位移调整;(4)打花模块中设有测距机构,能够针对不同长度的套管精准确定打花位置,效果显著可靠;(5)打花模块设置有预打花芯棒,在打花芯子工作之前对套管进行预打花,使得后续打花芯子的打花效果更加均匀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打花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功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打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打花模块中测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定位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的一种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包括第一功能模块Ⅰ,所述第一功能模块Ⅰ包括底座1、压紧模块2和打花模块3,压紧模块2和打花模块3固定在底座1上,压紧模块2包括第一支架201、上压模202和下压模203,用来固定待打花的绞丝套管;所述打花模块3包括打花芯子301和芯子气缸302,所述打花芯子301连接在芯子气缸302的活塞轴并由所述芯子气缸302驱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下压模203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201上,第一气缸204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201顶部,上压模202在第一气缸204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所述上压模202和下压模203的相对端口上各设有用于定位绞丝套管的半圆通槽205;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打花模块3设置于压紧模块2的后侧,还包括预打花芯棒303和芯棒气缸304,所述芯棒气缸304设置在芯子气缸302的后端,所述预打花芯棒303固定在芯棒气缸304的活塞轴并穿过所述芯子气缸302和打花芯子301的中心。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绞丝套管安放在下压模203的半圆通槽205内,上压模202在第一气缸204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压住套管,套管在上压模202和下压模203的紧固下限定了自己的位置;芯棒气缸304驱动预打花芯棒303伸出,对套管的端部进行预打花,使套管端部的钢丝打开至一定角度,这是为了打花芯子301打出的花球形状更均匀;预打花芯棒303收缩,芯子气缸302驱动打花芯子301伸出,对套管的端部进行再打花,打花芯子301收缩,完成打花操作。本装置能够精准定位套管的打花位置,避免套管在打花阶段由于芯子振动,造成打花效果粗糙不整齐。为了加强压紧模块2的紧压效果,如图4所示,所述下压模上设有至少一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在半圆通槽205两侧的导向槽片206,所述导向槽片206具有向半圆通槽205方向倾斜的倾斜部,导向槽片206用于引导套管停留的位置,套管可沿倾斜部滚动,最终稳定在下压模203的半圆通槽205内;进一步地,由于打花芯子301打花时会对套管施加轴向力,套管有可能在上下压模的半圆通槽205内背向打花模块3移动,所述半圆通槽205靠近打花模块3的一端直径小于套管的外层直径,例如本实施例当中,套管塑层截面的直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底座、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所述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压紧模块包括第一支架、上压模和下压模,用来固定待打花的绞丝套管;/n所述打花模块包括打花芯子和芯子气缸,所述打花芯子连接在芯子气缸的活塞轴并由所述芯子气缸驱动;/n所述下压模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上压模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的相对端口上各设有用于定位绞丝套管的半圆通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底座、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所述压紧模块和打花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压紧模块包括第一支架、上压模和下压模,用来固定待打花的绞丝套管;
所述打花模块包括打花芯子和芯子气缸,所述打花芯子连接在芯子气缸的活塞轴并由所述芯子气缸驱动;
所述下压模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顶部固定有第一气缸,上压模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的相对端口上各设有用于定位绞丝套管的半圆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花模块还包括预打花芯棒和芯棒气缸,所述芯棒气缸设置在芯子气缸的后端,所述预打花芯棒固定在芯棒气缸的活塞轴并穿过所述芯子气缸和打花芯子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模上设有至少一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在半圆通槽两侧的导向槽片,所述导向槽片具有向半圆通槽方向倾斜的倾斜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丝套管打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通槽靠近打花模块的一端直径小于套管的外层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梦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共成控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