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34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包括困扎线、限位夹、印泥涂层、按压把手、造口袋、造口盘和裁剪衬纸,所述困扎线的底部平铺设置有造口袋,所述造口袋顶部镶嵌安装有造口盘,所述造口盘顶面粘贴设置有裁剪衬纸,所述困扎线一端上设置有造口塑形区,且造口塑形区置于裁剪衬纸的顶部中心处,所述造口塑形区底端沿口处设置有印泥涂层,所述困扎线远离造口塑形区一端设置有按压把手,所述困扎线上套设有限位夹,所述限位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且困扎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的人工造口的形状进行塑形,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
技术介绍
造口袋常用于储蓄特殊患者排泄物的容器物、如尿液、粪便,而目前临床在用的造口袋(无论是一件式还是二件式),都只在造口袋底盘上标有尺寸,临床由于疾病及外科医生手术方式等各方面原因,人工造口的形状各有特色,每个造口都是唯一的,同时千遍一律的造口底盘,尽管厂家提供造口裁剪纸,由于造口形状的不同,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心形,有的更是无规则的形状,五花八门,底盘修剪的太大,大便容易渗出,造成底盘渗漏,如果底盘修剪的太小容易损伤造口粘膜,造成粘膜出血,那么如何修剪一个合适造口底盘大小在人工肛门护理中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需要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包括困扎线、限位夹、印泥涂层、按压把手、造口袋、造口盘和裁剪衬纸,所述困扎线的底部平铺设置有造口袋,所述造口袋顶部镶嵌安装有造口盘,所述造口盘顶面粘贴设置有裁剪衬纸,所述困扎线一端上设置有造口塑形区,且造口塑形区置于裁剪衬纸的顶部中心处,所述造口塑形区底端沿口处设置有印泥涂层,所述困扎线远离造口塑形区一端设置有按压把手,所述困扎线上套设有限位夹,所述限位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且困扎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通过限位轴活动安装,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的内外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拉手,且限位轴贯穿连接块的内部,所述拉手和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咬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夹体、第二齿条和第一夹体均一体注塑成型。优选的,所述困扎线和按压把手一体拉伸成型,且按压把手和拉手均呈L字形状。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均熔接,且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同时限位轴贯穿通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均采用环保塑料定制而成,且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的内部均开设有移动通道,同时困扎线两端穿过移动通道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使用时,将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进行展开,并将困扎线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的内部,使得困扎线上远离两端处呈现造口塑形区,此时可将造口塑形区套设患者的人工造口上,并根据患者的造口形状进行塑形,在其外壁上进行形状的临摹,待到临摹完成后,可将限位夹整体向人工造口方向移动,直至与其紧密相邻,同时将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彼此靠近,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咬合连接,从而对造口形状进行定型,随即将整体装置与人工造口相脱离,于此同时,将造口塑形区底端在印泥上进行压实,而后再将带有印泥涂层的造口塑形区对造口盘上裁剪衬纸进行按压呈现人工造口的形状,而后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形状进行裁剪,而整体装置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的人工造口的形状进行塑形,为后续的造口形状裁剪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数据,精确度高,使得造口袋的实用性更强。2、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按压把手方便医护人员对整体装置进行手持,并便于后续对印泥以及裁剪衬纸按压,且通过设置的拉手便于对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进行展开,并将其与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方便对其进行收纳,避免对后续的操作造成阻碍,同时设置的限位夹不与患者的人工造口直接接触,从而可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困扎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限位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困扎线、2-限位夹、3-印泥涂层、4-按压把手、5-造口袋、6-造口盘、7-裁剪衬纸、8-造口塑形区、9-拉手、10-第一夹体、11-第二夹体、12-限位轴、13-连接块、14-旋转轴、15-第一齿条、16-第二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包括困扎线1、限位夹2、印泥涂层3、按压把手4、造口袋5、造口盘6和裁剪衬纸7,所述困扎线1的底部平铺设置有造口袋5,所述造口袋5顶部镶嵌安装有造口盘6,所述造口盘6顶面粘贴设置有裁剪衬纸7,所述困扎线1一端上设置有造口塑形区8,且造口塑形区8置于裁剪衬纸7的顶部中心处,所述造口塑形区8底端沿口处设置有印泥涂层3,所述困扎线1远离造口塑形区8一端设置有按压把手4,所述困扎线1上套设有限位夹2,所述限位夹2包括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且困扎线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之间通过限位轴12活动安装,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的内外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3、拉手9,且限位轴12贯穿连接块13的内部,所述拉手9和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均通过旋转轴14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按压把手4方便医护人员对整体装置进行手持,并便于后续对印泥以及裁剪衬纸7按压,且通过设置的拉手9便于对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之间进行展开,并将其与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均通过旋转轴14转动连接,方便对其进行收纳,避免对后续的操作造成阻碍,同时设置的限位夹2不与患者的人工造口直接接触,从而可循环利用,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16、第一齿条15,且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6咬合连接,使用时,将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进行展开,并将困扎线1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2的内部,使得困扎线1上远离两端处呈现造口塑形区8,此时可将造口塑形区8套设患者的人工造口上,并根据患者的造口形状进行塑形,在其外壁上进行形状的临摹,待到临摹完成后,可将限位夹2整体向人工造口方向移动,直至与其紧密相邻,同时将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彼此靠近,使得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6咬合连接,从而对造口形状进行定型,随即将整体装置与人工造口相脱离,于此同时,将造口塑形区8底端在印泥上进行压实,而后再将带有印泥涂层3的造口塑形区8对造口盘6上裁剪衬纸7进行按压呈现人工造口的形状,而后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形状进行裁剪,而整体装置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的人工造口的形状进行塑形,为后续的造口形状裁剪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数据,精确度高,使得造口袋5的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进行展开,并将困扎线1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2的内部,使得困扎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包括困扎线(1)、限位夹(2)、印泥涂层(3)、按压把手(4)、造口袋(5)、造口盘(6)和裁剪衬纸(7),其特征在于:所述困扎线(1)的底部平铺设置有造口袋(5),所述造口袋(5)顶部镶嵌安装有造口盘(6),所述造口盘(6)顶面粘贴设置有裁剪衬纸(7),所述困扎线(1)一端上设置有造口塑形区(8),且造口塑形区(8)置于裁剪衬纸(7)的顶部中心处,所述造口塑形区(8)底端沿口处设置有印泥涂层(3),所述困扎线(1)远离造口塑形区(8)一端设置有按压把手(4),所述困扎线(1)上套设有限位夹(2),所述限位夹(2)包括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且困扎线(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之间通过限位轴(12)活动安装,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的内外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3)、拉手(9),且限位轴(12)贯穿连接块(13)的内部,所述拉手(9)和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均通过旋转轴(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16)、第一齿条(15),且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6)咬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塑形造口底盘辅助裁剪装置,包括困扎线(1)、限位夹(2)、印泥涂层(3)、按压把手(4)、造口袋(5)、造口盘(6)和裁剪衬纸(7),其特征在于:所述困扎线(1)的底部平铺设置有造口袋(5),所述造口袋(5)顶部镶嵌安装有造口盘(6),所述造口盘(6)顶面粘贴设置有裁剪衬纸(7),所述困扎线(1)一端上设置有造口塑形区(8),且造口塑形区(8)置于裁剪衬纸(7)的顶部中心处,所述造口塑形区(8)底端沿口处设置有印泥涂层(3),所述困扎线(1)远离造口塑形区(8)一端设置有按压把手(4),所述困扎线(1)上套设有限位夹(2),所述限位夹(2)包括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且困扎线(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之间通过限位轴(12)活动安装,所述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11)的内外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3)、拉手(9),且限位轴(12)贯穿连接块(13)的内部,所述拉手(9)和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11)均通过旋转轴(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彩芳张娅娅金杨媚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