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及其递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及其递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7370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及其递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层塔型覆膜支架,与传统覆膜支架相比,在增加一层覆膜结构增强了隔绝动脉瘤腔的效果之外,双层塔型覆膜结构间的覆膜上设有可以诱导血栓的毛刺结构,可以快速诱发血栓形成,借助上述所诱导形成的血栓,可以达到进一步阻断来自髂外动脉和(或)髂内动脉的反流血,最终达到避免将EVAR术的远端锚定区延长至髂外动脉、提高动脉瘤腔隔绝效率、减少手术后Ib型内漏、避免了臀肌缺血及盆腔脏器缺血、增加治疗成功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及其递送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患者多采用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术)进行治疗,所使用的髂动脉分支覆膜支架多为喇叭型。现实中有很多患者合并双侧髂动脉瘤(双侧髂动脉瘤样扩张),多采用栓塞一侧髂内动脉并将与栓塞的髂内动脉同侧的髂动脉分支支架锚定区延长至同侧髂外动脉+“三明治技术”、“ibd技术”或“bell bottom技术”重建或保留另一侧的髂内动脉血流,以减少术后ib型内漏,并避免术后出现盆腔脏器及臀肌缺血。

2、但“三明治技术”、“ibd技术”花费大,操作复杂,需要在病人身上增加一个切口,创伤大;“bell bottom技术”虽然花费小,但往往患者髂动脉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难以避免术后ib型内漏,需要即刻进行球囊扩张补救、弹簧圈栓塞(或其他栓塞材料)补救、甚至需要使用第二个髂动脉分支支架以达到更好的隔绝效果,这些补救措施费时、费力也增加了花费。

3、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更加可靠的腔内器具来简化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及其递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近心端为支架本体,为一直筒型覆膜结构,又称塔尖部;所述支架远心端依次设有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和第二层塔覆膜结构;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均由倾斜部以及直筒部组成,所述倾斜部设于直筒部靠近塔尖部一侧;

3、作为改进,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间的支架本体覆膜结构上、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的底面、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倾斜部的顶面上设有诱导血栓形成的毛刺结构。

4、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与支架本体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套设在支架本体远心端,并设于第二层塔型结构近心端,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

5、作为改进,所述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的顶部与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的连接件之间存在着直径差,并通过这个直径差产生的外扩力锚定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的连接件内。

6、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的直径可大于/等于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

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双层塔型覆膜支架的递送装置,包括内芯、外鞘及导管输送通道。

8、所述内芯设有tip头、刚性的导丝通道以及冲洗接口;在靠近所述tip头位置设有外鞘,所述外鞘套设在内芯上;所述外鞘靠近tip头一端设有支架折叠收纳区,支架收纳进入外鞘后支架本体紧邻tip头、支架的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离tip头最远;所述外鞘的另一端设有握持把手、可锁止的排气通道、冲洗接口及外鞘锁定装置,其中的外鞘锁定装置用于锁定外鞘与内芯,防止误操作导致支架的错误释放。

9、作为改进,所述外鞘内部还设有导管输送通道:所述导管输送通道远心端开口位于外鞘近握持把手端,导管输送通道自外鞘中心穿过并延伸至外鞘近tip头端;导管输送通道远心端开口以软质的单向阀门结构封闭、用于防止血液倒流;导管输送通道表面以快拆膜性结构覆盖,撕除快拆膜性结构后可将该通道从输送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鞘管。

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1、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层塔型覆膜支架,与传统覆膜支架相比,在增加一层覆膜结构增强了隔绝动脉瘤腔的效果之外,双层塔型覆膜结构间的覆膜上设有可以诱导血栓的毛刺结构,可以快速诱发血栓形成,借助上述所诱导形成的血栓,可以达到进一步阻断来自髂外动脉和(或)髂内动脉的反流血,最终达到避免将evar术的远端锚定区延长至髂外动脉、提高动脉瘤腔隔绝效率、减少手术后ib型内漏、避免了臀肌缺血及盆腔脏器缺血、增加治疗成功率的目的。

12、2.与“三明治技术”、“ibd技术”比,本专利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手术花费,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及难度,简化学习曲线,易于在各级医院间推广。同时治疗效果(即动脉瘤隔绝效果)与上述两项技术相当。

13、3.与“bell bottom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术后ib型内漏,减少术后需要即刻进行补救操作的发生率:比如使用球囊扩张补救、使用弹簧圈栓塞或其他栓塞材料)补救、使用第二个髂动脉分支支架补救等。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的同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4、4.本专利技术的递送系统针对双层塔式的结构设置,额外增加了导管输送通道。在输送鞘回撤释放出塔型覆膜支架的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后,可以通过输送鞘上自带的额外导管输送通道置入导管,并将该通道从外鞘上分离出来,再释放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如后续发现存在ib型内漏时,或在处理一些解剖条件极端不友好的病变时,可以将输送通道及导管头端保留在第一层/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之间,便于后续植入栓塞材料,达到栓塞靶病变及诱导锚定区血栓形成的目的,获得更满意的动脉瘤隔绝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其近心端为支架本体,为一直筒型覆膜结构,又称塔尖部;所述支架远心端依次设有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和第二层塔覆膜结构;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均由倾斜部以及直筒部组成,所述倾斜部设于直筒部靠近塔尖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与支架本体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套设在支架本体远心端,并设于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近心端,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的顶部与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的连接件之间存在着直径差,并通过这个直径差产生的外扩力锚定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的连接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外鞘及导管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内部还设有导管输送通道:所述导管输送通道远心端开口位于外鞘近握持把手端,导管输送通道自外鞘中心穿过并延伸至外鞘近Tip头端;导管输送通道远心端开口以软质的单向阀门结构封闭、用于防止血液倒流;导管输送通道表面以快拆膜性结构覆盖,撕除快拆膜性结构后可将该通道从输送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鞘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其近心端为支架本体,为一直筒型覆膜结构,又称塔尖部;所述支架远心端依次设有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和第二层塔覆膜结构;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均由倾斜部以及直筒部组成,所述倾斜部设于直筒部靠近塔尖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与支架本体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套设在支架本体远心端,并设于第二层塔型覆膜结构近心端,所述第一层塔型覆膜结构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式双层塔型覆膜支架的顶部与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的连接件之间存在着直径差,并通过这个直径差产生的外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洋赵文军金莎莎王翔褚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